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星期日 民生報 第七版文化新聞版  宋晶宜

 

在田園中筆耕───────

陳東元網住一片色彩

 

陳東元的畫,充滿風情,陳東元的人,卻是木訥寡言。他不善於言詞,也不長於與人交往,他深知自己的個性,並不想去改變它,因為他的理由是:

「我要以繪畫去說服別人,而不是以言語說服別人。」

在年輕一輩的畫家裡,陳東元是很被重視的一位。他在師大美術系唸書的時候,他的老師就曾經說過,陳東元的畫影響了現代的年輕人,他所畫的水彩不再停留在我們常見的技法裡。

民國四十二年出生於宜蘭縣大元山翠峰湖,陳東元雖然從五年前開始生活在熱鬧的台北市,可是他自覺,他與台北這花花世界「格格不入」,他自覺他適合鄉居的生活,他身在台北,過的還是「鄉下人」的日圓。

自幼從鄉村田園裡得到的美好記憶,至今仍鮮活地在他的腦海裡翻騰,而真實生活中,除了教書就是繪畫,單純得很。

因此,當他的畫面出現農人豐收的喜悅、後院的肥雞高啼、耕牛的舐犢情深、老農的純樸憨厚•••••這都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

從小就愛塗鴉,大學進入師大美術系,才第一次正正式式有了一支炭筆,盡情描繪,接連兩度獲得系展冠軍,同窗都知道陳東元很厲害。

他很肯苦學,在師大時,他只要聽說有人要去國外,他就會要求別人幫他帶畫冊,代價是以一幅畫作交換。

當時國內的水彩畫,不外有兩種,一是以席德進、張杰為代表的渲染方式,一是以李澤籓為主的不透明水彩。

他常懷疑,難道只有這兩條路嗎?於是他不斷地嚐試,不停地實驗。今天出現在他水彩畫裡的重疊、平塗、渲染、縫合、溼筆、乾筆等技法,都是經過一番苦練而來的。

前兩年,陳東元展出的都是水彩,今年他的畫展裡,水彩油畫各半,都是十二幅。

他的油畫色彩亮麗鮮艷,畫面依然是充滿泥土芳香的鄉情,但是有另一番韻致,很項中國的刺綉、華麗的味道。

陳東元說,他在畫油畫時,想到嚐試刺綉的色彩,因為他認為鮮艷的色彩一直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特性。油畫裡的遠近感以及調和度,老畫家們已經做得非常高明了,他寧願在彩度上做實驗。

他自稱,目前還在實驗,他自己還不知道是否成功,如果不理想,他將再求更深入的探討。

        畫展還未開始的前一天,他的水彩就被預購,這雖然是個可喜的現象,但是陳東元並沒有特別高興,謙虛和努力,將使他在藝術之路有更美好的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