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彩百年紀念座談會

《刊載水彩藝術資訊2008.9 第五期》

時間:200812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誠201

主辦: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

出席人員:楊恩生教授、鄧國強教授、蘇憲法教授、陳東元教授、謝明錩教授、洪東標理事長、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巴東、黃進龍教授(依照發言順序)、李焜培教授

列席人員:水彩協會會員、師大的學生 

楊恩生:今天是台灣水彩百年座談會,顧名思義是台灣百年的水彩歷史。開始介紹在座的水彩畫家,依照年齡順序介紹:鄧國強教授(水彩畫家)、蘇憲法(現為師大美術系系主任)、陳東元(師大美術系66級)、謝明錩(水彩畫家)、洪東標(現為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理事長)、巴東(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黃進龍(師大美術系78級)。接下來請洪理事長談談過去百年的水彩歷史,及未來的方向。

洪東標:台灣水彩的發展,從1907年石川欽ㄧ郎到台灣從事水彩教學工作起了開端,今天到了2008年,,要為過去的100年明確的作一個定位。中華亞太水彩協會特別在2008年舉辦台灣水彩百年大展,與歷史博物館合辦「台灣水彩百年大展」主要的要彰顯三個主題:1.對台灣水彩有貢獻的畫家和作品2.百年水彩教育推廣相關問題3.百年來推動台灣水彩的民間團體。水彩畫與台灣的本土文化發展有很重要的關係,在石川啟蒙下,台灣第一代畫家產生(李澤藩、倪蔣懷、藍蔭鼎),影響了之後水彩的發展。水彩可以發展成最具代表性的媒材、將把水彩推展成國民美術。

楊恩生:接著進行第一個主題,有關水彩百年的歷史。

鄧國強:最早水彩是沒有地位、不受到重視的,石川欽ㄧ郎將水彩引進台灣之後,對水彩發展有重大影響,在他的引領下,成立了「台灣水彩畫會」,畫會成員倪蔣懷是一個企業家,出錢出力,是贊助畫會的重要人物。

當時的本土畫家還有李澤藩、洪瑞麟、張萬傳、藍蔭鼎等,他們對台灣早期的水彩畫貢獻很大。

1946年後,對台灣有影響的水彩畫家早期有馬白水、王藍、席德進、劉其偉、胡笳、梁鼎銘、梁中銘、吳承硯。蕭如松、沈國仁、何文杞、陳甲上、陳明善、梁丹丰、劉文煒、李焜培、舒曾祉、孫少英、陳  誠、金哲夫、鄧國清、鄧國強、鄭香龍、賴武雄、蔡長培、簡嘉助、藍清輝、李薦宏、羅清雲、文  霽。

前黃金時期:張柏舟、梁丹卉、蘇憲法。

黃金時期:林順雄、陳東元、楊恩生、謝明錩、洪東標、柯榮豐、黃銘祝、鄭治桂、林耀生、呂振光。

後黃金時期:郭明福、黃進龍、陳品華、林嶺森、簡忠威、洪明爵、曾己議、

郭進興、張明祺、陳文福。

謝明錩:在石川來台之前,還沒有西畫的概念,當時的繪畫沿襲著齊白石、八大等文人畫。隨著1907年石川來台,1918年開始有「台展」、「府展」,學校也請了畫西畫、東洋畫的日本老師,西畫開始發展,台灣西畫的源流就是在這時開端的。

楊恩生:請蘇主任談談關於台灣水彩發展的辛酸與社會教育的影響。

蘇憲法:台灣水彩的發展,石川欽一郎功不可沒。台灣的藝術教育,是以水彩開始的。水彩幾乎是每個人都接觸過,台灣對水彩教育非常重視,20年前,國小國中高中都有成立美術班,30個人為一班的小班制教學。

大學美術科系的考試,術科考試,水彩佔了很重要的位置。水彩科目名稱改為彩繪技法,創意表現則是與水彩相關的設計,政府非常重視水彩的教育。

80年代是水彩興盛時期,90年代開始衰落,由水彩轉而油畫。台灣水彩原料是最便宜的,銷售量佔世界第一位。不過油畫是以水彩為基礎的,水彩存在著特殊性、便利性、熟悉性,從銷售量、便利性,目前水彩還是很盛行的。

藉由這機會,有系統的整合台灣水彩的發展百年史,是非常有意義。大家對台灣水彩發展的辛酸有任何看法,可提出來討論。

楊恩生:師大的系展作品,學生參展作品變少,必須兩項合在一起評審,針對素描、水彩,學生參展意願不高,而且具象表達能力薄弱。針對師大的系展作品,看到水彩的危機。

黃進龍:水彩名稱改成彩繪技法,使用的媒材可以水彩或者麥克筆,而針對色彩的搭配,使用水彩是最直接,因具備便利性。最近幾年,觀察到的現象是:使用不透明的技法來作畫,嘗試多種媒材。師大美術系系展件數的減少,因課程、師資的不足,導致學生繳交件數變少;加上社會多元化的風氣,同學在大學4年會嘗試多種媒材,相對水彩專精度就沒這麼高。在教育上,這些因素是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楊恩生:請陳東元談談水彩的黃金時期。

陳東元:先提出另一個議題:水彩畫家與油畫家誰重視台灣價值?舉一個畫家---席德進,水彩與油畫的題材相當極端,水彩畫描繪寫生的對象的是台灣的山水、廟會、台灣老人;而油畫的題材是俊男美女、同性戀,或一些 門窗裝飾紋飾的題材。

台灣畫家---李梅樹,他的題材都是 仕女或靜物,少數畫風景,有一張是畫三峽的橋。對照題材的內容,水彩畫家比油畫家更重視台灣價值、投入比較多,這因為是水彩畫具的輕便性可以帶著到處寫生。

造成師大美術系1975-1990之間《水彩黃金時期》的背景及沒落因素:

*造成的背景因素:

1. 紐約新寫實主義的影響,具像寫實再度受到重視。

新寫實主義,是理性客觀的。新寫實繪畫,利用噴槍噴畫的技法,畫面沒有筆觸。

2. 水彩技法的蛻變

3. 老師的啟迪

受到徐寶琳教授很大的影響,「看ㄧ次,畫一比」「調色盤的髒,不是髒」,觀察、與調色混色的重要。

受李焜培老師的影響很大,介紹外國水彩畫家的作品,使眼界更廣。

4.繪畫材料的影響

牛頓水彩顏料、不同畫紙有各種變化。

5. 資訊來源取得便捷,藝術家雜誌的支持

6. 相機取景代替素描速寫

這是一關鍵因素,相機取代了速寫。

7. 掌聲得獎不斷

參加比賽全省美展、全國美展得到好成績。

8. 改變寫生觀念

寫生只是一個過程,一個學習的過程,將寫生的觀念運用到繪畫上。紙張的大小以全開、對開為主,也改變了作畫的方式。

*造成的沒落因素:

1. 盛極而衰是正常現象,不可能獨領風騷
水彩到了楊恩生老師時期是一個高峰,寫實技法達到最高峰,這時代是一個關鍵。

2. 對水彩的誤解及前輩油畫家的反擊造成一蹶不振

有錯誤的觀念:認為水彩是油畫的草圖,水彩畫的保存期限是更長久的。前輩油畫家對水彩畫家的批評。

3. 大學美術系所寫實風格不再受到青睞

寫實已不受到重視,大學美術系以多媒材、裝置藝術為熱門。

本人對裝置藝術的存在、盛行存有懷疑的態度,將如何去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及如何保存作品?

*介紹自己的作品:

第一張作品:大三時的作品,寫實風格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第二張作品:也是大三時的作品,燈泡和蛋黃,軟與硬的結合。

 

 

第三張作品:不以寫實風格來創作,回到傳統的技法。

 

 

之後陸續以電腦影像處理、油畫的創作為主。

 

楊恩生: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巴東來談對師大美術系在水彩上過去及現在的看法。

巴東:我是65年進入師大就讀,65-75年間正值師大水彩的黃金十年,根據個人主觀的觀察,20-30年前左右,水彩是最普遍的媒材,早期水彩技巧的層面上是初步的。當時師大很重水彩,在術科裡占40%,還有李焜培老師的影響很大,介紹各種風格的水彩,各種新訊息的來源,而經由老師的啟蒙,學生是一個重要關鍵,必須由學生開啟新的風潮。當時第一個引起風潮的人是陳東元老師,將海鮮非常寫實的描繪,極具份量、厚度、深度的作品,引起世代風潮,這時期的同學們受寫實風格的影響,師大著重在水彩創作上。

 

 

而第二個具有影響力的是楊恩生老師,作品表現光影,畫面的明快,讓我很感動,他帶領師大水彩風潮,承接了陳東元老師寫實風格。後幾屆,都受到楊恩生老師的影響,跟著寫實風格走,楊恩生老師帶領水彩的一個高峰。

而就主觀觀察,楊恩生有兩個的高峰,一是寫生,對水份、色彩、光影的控制,畫面的生動,令人感動,將水彩流暢的本質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後來接觸攝影,風格轉為描寫寫實的精緻度。就我價值的認知,認為水彩應表現流暢的本質、光影的變化。楊老師對材料學(水彩材質)有很大的貢獻,而後來轉以生態藝術為主。師大黃金時期跟楊恩生老師有相當大的關係,影響力表現力太強,影響校內、校外,水彩技法步驟的教學書,在教學上有很大幫助,水彩的寫實度受到重視,大家都往這方面的形式技法,而導致造成固定模式。我個人美學認知,認為藝術應該著重內涵,形而上的價值提升的建立,不應該在停留在技巧上寫實的鑽研,

水彩的沒落,就是沒有去建立形而上的價值提升、沒有追求深度價值。

水彩有各種風格,不同的風格,是豐富、多元、趣味的,每個風格都有他的價值,藝術內在本質的是很重要的,能不能畫出本土的價值,並不是以題材來分辨,所有的藝術必須從生活、生命中出發,不該著重在外在的形式。

楊恩生:請李焜培老師提出ㄧ些看法。

李焜培:每個畫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發展,大學時代的環境、風氣是影響的關鍵,師大從陳東元開始,是水彩黃金時期的中心點。台灣年輕畫家,應多方面去發展,參考國內國外作品,提升能力、充實自己。


楊恩生:最後請洪東標理事長做總結。

洪東標:台灣水彩百年大世紀的年表,整理區分為六個年代:啟蒙時期與本土第一代畫家、渡海名家、融合中的新世代、前黃金時期、黃金時期、後黃金時期。

綜觀台灣水彩百年發展的情形,是今天座談會的重點。

中華亞太水彩協會與師大共同合辦一個展覽,紀念台灣百年水彩的畫展,邀請當代年輕的畫家,鼓勵年輕水彩畫家參展,希望當代藝術家投入水彩的創作,這展覽預計9月在中正紀念堂舉辦,另外以回顧的形式再辦理一個以一百年來的水彩專業畫家承先啟後的表現為宗旨的展覽,計畫在歷史博物館展出,敬請期待。

 

以下是水彩藝術資訊2008.9 第五期刊載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