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語
要完成一件胸有成竹的作品,必須從資料蒐集、構思、起稿、繪製、完成,每一步驟,每一細節,每一層次都不能馬虎隨便,中間的過程都可以讓人看得清清楚楚,過程中難免會有難題出現,不妨視為襯托,難免會有不如意的困局,不妨視為打底,需知一件嘔心瀝血的作品絕對比順意流暢的作品更感人。 同樣地,每個人都可以繪製一件屬於自己的作品,那就是自己的這一生,人生雖然有許多波折,有失意、有困頓、有失敗、有落淚的時候、有辛酸的時候、有流下血汗的時候......,但這些都可以襯托出喜樂、快意、美滿、圓融......,如果一輩子順意,絕對無法體會何謂成功,如果沒有經過憂苦,怎麼能品味安樂的滋味。 若以繪畫四大要素來繪製自己的人生作品, 家是最值得入畫的內容, 愛是最值得構圖的因素, 健康是最值得使用的技巧, 幸福是最值得使用的色彩, 家是一輩子的重心,能夠闔家平安、能夠夫妻恩愛、能夠子孝孫賢、能夠衣食無虞......,人生的內容絕對精彩,絕對讓人稱羡。 愛是一輩子的柱石,能夠體會愛、能夠去愛人 、能夠去關懷人、能夠去體恤人.....,人生便可以四處逢源;施比受更快樂,更可以得到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 現在的生活環境,水質、河川、空氣無不受到污染;社會現象所見、所聞、所聽都不是潔淨;所食的肉類蔬果絕大多數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濫用農藥……,再再都造成健康警訊,不動怒、不勞累、不消沉、常運動才能夠永保健康。 美滿的幸福可以讓人生色彩更亮麗,不覺得嗎! 如何讓人生過得充實、過得平順、過得安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哲理,自己的處世之道。 個人認為:美好的人生應該是在精力充沛的年輕歲月熱衷知識技藝的追求,為奉獻社會做好準備,一旦立足社會,便須努力奮鬥耕耘,過程雖然是那般艱辛,充滿血汗及淚水,卻可以將辛苦所得積攢,安享晚年。 作品即將完成是藝術創作最關鍵時刻,往往最後幾筆會有“畫龍點睛”之妙,但若沒有經過思考便驟然下筆,往往是“畫蛇添足”的敗筆,因此最後要完成作品時,每一筆觸都得靜坐在畫架前,面對畫面再次仔細閱讀審視每一細節,有時可能會數小時之後才會動這最後一筆。人生一是如此,尤其“老”與“死”每個人都得面對,這是門很深奧的學問,一生只有一次機會,要後悔都來不及。其實,最能夠享受人生應該是退休後的晚年歲月,如果可以衣、食、住、行都不虞匱乏,便能夠含飴弄孫,可以子孝孫賢,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處處可以彰顯生命的光輝,時時可以呈現人性的尊嚴。 藝術家通常都喜歡將內心世界的感受透過作品創作展現給群眾以獲得認同共鳴,進而博取掌聲讚美,甚至於能夠得到實質的回饋。藝術家的執著狂熱,帶著世俗無法理解的傻勁,這莫名的衝動時常讓自己受到傷害,陷入無法自拔的地步,有時連家人都無端被捲入犧牲。藝術家通常都不善理財,為了創作,可以不顧周遭的感受,一意孤行,總想拋棄諸多羈絆,沉浸在自我認同的盲目氛圍裡,加以社會普遍無法予以肯定,最後到了晚年,許多藝術家處境堪憐,晚景淒涼,落得三餐不繼,久病無法醫護的地步。 我多次在文章裡重複下面這段話:經濟不虞匱乏才是藝術創作的立足點,妥善的生涯規劃才能顯現人生的價值,要過著最起碼有尊嚴的晚年歲月,說得坦白現實,依目前的台灣物價計算,就是需要有一間沒有貸款壓力的房子,以及在都市生活約五百萬、在鄉村生活約三百萬的存款(2010年底物價飛漲,改為在都市生活約八百萬、在鄉村生活約五百萬的存款。),這些存款還不能拿去投資,存款當然包括退休金及養老保險金。 希望每個人完成的都是賞心悅目的畫作,可以讓人細細品味,可以讓人慢慢閱讀。千萬不要像裝置藝術那般的作品,因為裝置藝術是即興的、是短暫的、是可拋棄的、是記錄性的......,展覽結束就當垃圾處理。
世界重要水彩協會網站
每到水稻收割季節,農家婦女忙得必須背著襁褓的幼嬰到田間工作,甚至只能在阡陌間哺乳幼嬰。 農家收割水稻後將稻桿曝曬數日,然後收集推成草垛,做為日後生活所需。 畫面中加入雞群,不僅是常見情景,另一含義是:雞與家在閩南語裡是同音,有家庭興旺之意,台灣婚嫁必備小雞陪嫁便是此意。 整幅畫用黃金比例與複數三角形構圖,看起來熱鬧且忙碌,又富許多色彩且顏色鮮艷明亮,但無形的涵義則圍繞著“愛”,人物無論收割、堆草以及就學年齡前的孩童都需下田幫忙,都是在為這個家庭做最大努力,哺乳幼嬰的慈母關愛的動作,長輩在旁的寒暄問暖、呵護備至,再再表露這個家庭的期望與未來,在牛車上嬉戲、抓頭蝨的溫馨童趣顯示這個家庭歡樂融融。 而雞群亦富趣味含意:圖左下“求愛”舞動翅膀的妙姿、以及母雞帶著小雞覓食,這不都是“愛”的具體呈現,公雞的啼叫及凝視警戒更暗示這個家庭的雄心與戒慎。 牛車旁的黃牛也是舐犢哺乳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