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

 

▲陳東元作品:閑情

▲陳東元作品:展翅


洪東標作品:關渡午後

李澤藩作品:龍山寺

國際華人水彩大展
風生水起 畫說台灣水彩發展簡史

整理/周宇

水彩是最普遍而平價的繪畫媒材之一,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從小到大在美術課中都有過接觸。然而水彩藝術創作「易學難成,易畫難精」,真正畫得好的水彩畫家並不多。水彩雖然源於西方,約在百年前引進台灣和中國大陸後,在傳統的水墨世界中,也激發出一片獨具東方情韻、絢爛的水彩天地。

此次在歷史博物館展出的「風生水起—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匯集了全球四大洲約60位傑出的國際華人藝術家約180件經典作品,是一個質與量均為可觀的展覽。觀眾從中不僅能夠見識華人水彩中的精英作品,也對兩岸水彩發展有了梗概的認識。

台灣水彩畫的推手:

石川欽一郎

大約在100年前,日籍畫家石川欽一郎將水彩首度引進台灣。當時石川除了擔任總督府的翻譯官,同時兼任國語學校的美術老師。

離台後的石川曾經在1922年留學歐洲,所以他的作品深受英國水彩風格的影響。1924年再度來台,任教於臺北師範學校的美術科,自此開啟了台灣新美術的運動,也造就了第一批台灣本土畫家。

石川在教學上採用西式教法,著重素描、水彩的訓練,並且經常在假日帶著學生外出到鄉間寫生,播下了台灣水彩日後發展的種子。

萌芽時期﹕《本土三家》

在台灣的畫壇中,石川有三位較廣為人知的弟子﹕藍蔭鼎、李澤藩和倪蔣懷,一般稱為《本土三家》。

石川的水彩比較偏向英國式的重疊技法;而藍蔭鼎得其真傳,將透明水彩的重疊法融入台灣鄉土的題材中。倪蔣懷則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以經營礦業的收入大力支持台灣美術發展,贊助很多畫家到日本。個性溫和、用色淡雅的李澤藩,則以廣告原料或不透明水彩入畫,變成半透明水彩。

灌溉時期﹕《渡海三家》


另外一個影響來自所謂的『渡海三家』,也就是隨國民政府渡海來台的藝術家。民國三十七年先有馬白水到師範大學任教,他的第一批學生,包括李坤培、劉文偉等等,是台灣目前還在世的大師級水彩畫家。

繼馬白水之後有劉其偉,他原來是工程師,因為對藝術有興趣而從事繪畫,後來轉到人類學和原始藝術,作品中的原始趣味也廣受肯定。與劉其偉同時的還有畢業於杭州藝專的席德進。席德進師承林風眠,在法國留學時受到畢費黑重線條的影響。晚年席德進採用大渲染的技法來畫畫,為渲染技法的翹楚。

另外來自上海的胡茄,來台後任教於復興商工和淡江大學的建築系,雖然沒有在大學美術系教書,屈就了這位傑出畫家,但是他對復興商工的美術教育影響很大。

當然台灣值得一提的優秀畫家還有許多,如吳承硯,蔡長培等;又如林順雄將嶺南派的國畫風格揮灑在馬糞紙之類的材料上,兼具東方水墨意境和西方的色彩光影,頗富獨創性。

台灣水彩畫黃金時期

台灣繪畫界還流傳著一個《水彩黃金時期》的說法,主要是指1975到1990年之間,從師大美術系教授李焜培和劉文煒的學生中出現一批精英,將台灣的水彩畫帶入一個鼎盛的時期。

李焜培的水彩風格和靈活的教學,激發學生水彩創作的欲望。當時一些美術雜誌如《雄師美術》、《藝術家》等,介紹了一些國外的名家,例如美國的鄉村寫實畫家魏斯等,令美術學子大開眼界。由於那時不可能買到原版畫冊,所以70年代這些盜版性質的美術出版品(因為當時還沒有著作權的觀念)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學生可以從中拓展視野。

1976年左右,李焜培老師也出了一本《20世紀水彩畫》,被當時的學子奉為聖經。同學們對李老師和這本書十分崇拜,當準備系展或校外美展時就打開畫冊潛心鑽研,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去揣摩、詮釋,就這樣逐漸的摸索出個人的創作路線來。

最早取得成就的是陳東元,他先在大學二年級時得到系展第一名,後來又得到第八屆全國美展水彩第一名。學弟們看到他的作品後,佩服之餘也急起直追;於是當時在師大掀起了一陣水彩旋風。後來的楊恩生、洪東標、黃銘祝、呂振光等,都有突出的表現。

當時台灣鄉土文學早已發展了一段時日,由於畫家對文學不敏感,到鄉土運動後期才熱中鄉土寫實,開始描寫瓶瓶罐罐、牛車、老古厝一類的懷舊題材。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這批水彩新秀便創作了許多令世人耳目一新的傑作。當時學生也積極參與省展、國展,把美展作為未來進軍藝壇的試金石。

這些新秀畫家99%來自師大,從陳東元起,一直到呂振光就慢慢接近尾聲,之後還有柯榮峰、鄭治桂;都是師大系統出來的。但也有例外,如謝明錩是輔大中文系的,算是《水彩黃金時期》唯一非科班出身的畫家。

《水彩黃金時期》約到90年左右就結束了。究其原因,不外乎藝術的多元化趨勢、公共藝術政策的推行和留學海外的前衛藝術家回流任教等,沖淡藝術學子將精力專注於水彩的企圖心。

然而這些致力於水彩藝術的畫家仍希望以一己之力振興台灣水彩藝術。在94年李焜培師生畫展中,由楊恩生發起出版《水彩雜誌》,前後編了兩年總共出版8期,終因理想過高、行銷經驗不足等原因而停辦。

即使如此,這些水彩藝術工作者也把多年心得貢獻出來和讀者分享,包括楊恩生《水彩材料》、《水彩歷史》、《水彩色彩學》的獨到研究,以及雜誌中關於技法分析、名作欣賞、教學問答等許多精闢而專業文章,開了水彩學術研究的先河。所以雖然目前雜誌已經絕版,但是還有許多水彩畫家,包括大陸人還在想方設法收藏這個雜誌。

本次展覽的主辦單位之一的《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的成員中,許多是《水彩黃金時期》的一員,如洪東標、楊恩生、謝明錩等人。他們有感于台灣水彩的輝煌不再,特地邀集兩岸和旅居海外的華人水彩精英,作為一次互相觀摩、交流、刺激,讓畫藝更精進的一次機會;更希望藉由這個畫展,帶動喜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們,一起來投入這個美麗的水彩世界中,再創另一個《水彩黃金時期》!

文章出自:http://news.epochtimes.com.tw/6/6/17/30260.htm

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

 

        近年來本館陸續舉辦了多位台灣水彩大師的精采展覽,諸如:「真善美聖—藍蔭鼎的繪畫世界」、「藝鄉情真—李澤籓逝世十週年紀念展」,以及「彩墨千山—馬白水九十回顧展」等,為國人提供豐富的心靈視野與視覺饗宴。為發揚台灣美術多方位發展的面貌,記錄、研究、保存與展出,台灣前輩畫家的創作歷程及心血,我們投注相當多的努力,這也正是本館責無旁貸的使命。此次「風生水起—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在累積多年經驗下,更是籌備經年,放眼全球的大型展覽,也是集全球華人地區名家的一場水彩經典盛會。我們搭起這座舞台,讓以水彩為創作媒介的優秀藝術工作者藉此交流,分享彼此的創作經驗,也讓國人有一親炙大師名作的機會。而配合展出,更將在北中南三地,分區舉行「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研討會」、「水彩藝術研習營」,邀請海內外華人社會的著名水彩畫家發表論文、實地風景寫生,傳授分享創作的心得,這對於提升國內水彩教育與創作風氣必也有所助益,也將是國內藝壇的一大盛事。

  水彩藝術創作「易學難成,易畫難精。」原因在用筆敷色時間難於掌控,水分乾溼控制運用不易,若非有千錘百鍊嘗試實驗的精神毅力,由失敗中累積豐富的經驗,無法能有所成。但是也由於水分將水彩藝術之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可以有如水墨般清麗淡雅的氣質,也可以有如油畫似的雄渾厚實氣勢。渲染、重疊、縫合、乾溼並用、光影氣氛的烘托、水分色彩的營造、再加上水彩作品透明獨具的魅力,一直是國內外許多畫家鍾情的創作媒材,更是廣受世人喜愛。 

  此次「風生水起—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邀請全球四大洲約60位傑出的國際華人藝術家,提供約180件經典作品參展,將是全球首見。這項本源於西方的藝術,百餘年來與東方傳統水墨藝術交會,猶如水分與色彩的擦撞融合,衝擊出華人世界獨特之水彩風貌。

  本展能夠順利舉行,首先要感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暨美術研究所、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的響應協辦,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林磐聳所長及黃進龍教授等學者,協助本館籌畫展覽內容,以及楊恩生、李欽賢、洪東標、黃鐵山等諸位優秀的藝術工作者,於百忙中撥冗撰文,以宏觀專業的角度論述西方水彩畫發展、台灣水彩畫的入植與流風、台灣水彩百年發展之繪畫團體、中國水彩發展與現況等四篇專文,更加豐富本書之學術價值,同時感謝瑞昱半導體陳進興副總經理,慨然贊助本展覽圖錄之編印。沒有上述機構與個人的參與,本展不可能如此完會再次表達本館誠摯的謝意,並預祝展覽能帶來預期的成果。

 

洪東標的部落格

大會宣言: 「讓藝術成為全民運動,讓水彩成為國民美術」
「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與
「風生水起 / 2006國際華人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研討會」


水彩藝術由西方東傳百餘年間,與東方固有的水墨藝術產生衝擊和交融,其間如何展現屬於華人世界水彩繪畫獨特的面相,將是本次「國際華人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研討會」研討的重點。
1907年一位醉心於英國風水彩藝術的日籍教師石川欽一郎為台灣的西畫教育播下西畫的種子 這是一顆水彩的種子,水彩在台灣開始萌芽,近百年來水彩以其親和、經濟、方便性在潮濕多雨的海島台灣成為繪畫中的重要媒材,是每一個喜歡繪畫的學子成長中共同擁有的經驗,畫水彩也一度是個風潮,背畫架到野外寫生一度是一種時尚。
回首百年間台灣水彩畫經歷萌芽、成長、茁壯到八十年代形成一段輝煌的「黃金年代」,可謂百家爭鳴,然而在經歷解嚴與民主化後的台灣,水彩受到多元媒材的興起衝擊,在當今畫壇中日漸勢微,有志於水彩創作者對此多所感觸,為提昇國內水彩創作水準與改善創作環境,國內新成立的水彩畫團體「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逐於2005年起多方奔走,在取得國內瑞昱半導體企業陳副總的支持和經費奧援後更獲得國立歷史博物館黃館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林主任的支持下,方有此項大展,並舉辦研討會。
本次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聯合主辦,本會協辦之「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經典大展」自4月28日起至6月11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展出,共邀請中國、台灣、美國、香港、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當代華人水彩畫家共同展出 件作品,精彩可期。
「風生水起2006國際華人水彩創作教育研討會」,特別以國際華人社群最多水彩創作人口的中國水彩畫家和台灣的水彩畫家進行對談,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主任委員黃鐵山率領兩位副主任陶世虎、關維興和頂尖的畫家代表劉壽祥、王紹波、周剛、侯安智、陳希旦、王維新等共九位與台灣代表劉文煒、楊恩生、謝明錩、蘇憲法、洪東標、黃進龍、簡忠威、陳一銘等八位進行對談,會中將有名家現揮毫觀摩,創作心得分享等活動,是數十年來水彩畫界的一大盛事。
研討會於4月29.30兩天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5月2日移師台南女子技術學院、5月3日移師台中教育大學進行。
「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是以水彩專業創作人士組成的優質團體;除了正式穫得內政部核准合法立案,這個全新的水彩團體比照水彩先進國家的組織模式,以嚴謹之會員分級制、限額制暨審核制度來建立會員之榮譽感與提昇和確保創作之水平,朝向創作與學術研究並重的專業團體,以有別於其他聯誼性繪畫團體。未來並將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舉辦水彩展覽、水彩競賽、創作研討會、發表學術研究、出版專籍與寫生旅遊等活動,藉此團結水彩畫壇共創良好的創作空間與環境。乃為實踐本會創會理想的第一步,未來我們期望能再度以更 多的活動來促成「讓藝術成為全民運動,讓水彩成為國民美術」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