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十五歲起,陳東元逐漸淡出水彩畫壇。多年來他由「局內人」改變心境為「局外人」的角色來冷眼旁觀水彩畫壇過去一百多年的發展,應能更客觀的陳述這項水彩歷史。 ── 引述楊恩生訪談節錄 第 7 節: 臺灣水彩畫發展分期 2008年「臺灣水彩100年」畫展分別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及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水彩藝術家洪東標與張毓婷已將台灣水彩畫百年發展分期做有系統整理,本章節以此論述作為依據做說明。 1948─海納百川、行蹤萬里的渡海名家匯聚時期 臺灣光復後,大陸水彩畫家紛紛來臺,1948年馬白水(1909─2003)因嚮往台灣風光搭中興輪至基隆港旅行寫生至此。次年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辦個展。因展出成功,當時師範學院(今台師大)圖畫勞作科(今美術系前身)同學一致促請莫大元主任聘馬白水教授水彩。正值大陸變色馬氏則留在師大任教至民國六十四年(西元1975)退休。 馬白水以野獸主義近乎原色的色彩、強烈的互補色對比和優雅的中性色而獨樹一幟。由於在臺師大任教,有緣將透明水彩放入中小學美術課本裡,再度確立傳統的透明水彩地位。他成功地將中國傳統水墨融合西方立體主義,尤其擅長運用鮮明、互補的色彩。晚年更將中國水墨的筆趣與多點透視的觀點放入畫裡。他以西式的畫法配合宣紙作畫,形成獨自特有的彩墨風格。 1949年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撤退至台灣,除政權統治外,更有許多文化菁英渡海前來,水彩藝術家有接收日治產業的工程師劉其偉(1912─2002),及隨政府來臺創設復興崗美院的梁鼎銘(1898─1959)、文化大學吳承硯(1921─1999)等。 梁鼎銘憑藉他高超的繪畫技巧,其淵博學問修養,對西畫的法則、結構、色彩、空間的深究後,能以認真、踏實、實驗的精神,使中西畫藝融會貫通,而形成一代大師個人獨特的繪畫理念和風格。除水彩外,從純藝術的角度去欣賞他的國畫、油畫、鉛筆畫、粉彩、木刻浮水印、雕塑、廣告畫等都有深厚的基礎,有其傳統的浸潤。 吳承硯的藝術生涯可謂承襲了家學傳承,他水彩、油畫皆擅以純熟的技法展現沉穩、精練的寫實功力,顯示對自然深切的洞察,於是出自他筆下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觀賞者對「美」的共鳴,精確的寫實功力呈現出十七世紀荷蘭畫派的唯美質感。水彩作品深具中國傳統水墨徐悲鴻倡導的風格,並混合印象主義的觀念及荷蘭十七世紀古典靜物的寫實風格,卻力求簡潔、流暢的水彩趣味。堪稱「渡海」名家中的代表畫家之一。 劉其偉,知名畫家兼人類學家,以水彩畫和混合媒材作品備受喜愛,有畫壇老頑童之稱,在台灣畫壇經常尊稱他為「劉老」。劉其偉以探險非洲、大洋洲和婆羅洲等地和探索原始藝術著名,終其一生關注於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持續出版相關著作,致力以藝術推廣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自然生態保育。 在師大任教多年的馬白水,給予臺灣水彩畫壇莫大的影響。再加上劉其偉的「混合媒體水彩」(Mixed Media),藉由特殊材質的使用,增加水彩作品的質感與趣味,把探索與實驗精神運用於水彩畫創作,都為臺灣水彩畫注入新風貌。 這批渡海來台的畫家不僅將「中國美術現代化」的重要課題帶進臺灣畫壇,也創造出極具中國風味的多樣繪畫風貌,以水彩畫的西方媒材,表現出「中國」與「東方」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