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足可說是學生最興奮的時刻,每年的遠足地點就是溪底的地方,「現今為南澳北溪的源頭」也是南澳毛蟹的家鄉,住宿舍的學生最期待的是那天有全年難得一次同時有肉有蛋有菜的一餐,住在工作站及四公里的學生是媽媽們準備午餐,便當盒那顆金黃色的芳香荷包蛋,不過老師們顧慮安全,都不准學生下水遊玩。照片中同學興高采烈拎著方巾包著的午餐沿著運材鐵路前往遠足地點。《于家駿老師提供圖片》

民國五十四年入學第十六屆畢業校友全班合影,中間站著的是吳丁貴老師,背景是南澳北溪上游兩條支流交會處。《 陳明來  陳福輝提供圖片》

學校操場邊簡陋爬竿的一角,在此可以俯瞰南澳北溪上游兩條支流交會的地方─溪底苗圃。《 陳枝清提供圖片》

南澳北溪溪底遠足

一年一次的郊遊遠足,是每位大元國小學生無法忘懷的美好記憶。

地點就在學校操場裝置爬竿的角落可以鳥瞰的一道很深的溪谷,為南澳北溪的源頭, 也是南澳毛蟹的家鄉,南澳北溪的兩條上游支流在在谷底交會,並在此沖積成一片寬廣的石礫灘溪流迤邐蜿蜒,淙淙競陪伴大元國小的琅琅讀書聲。

對許多大元國小學生生長在美如仙境素有“霧中的少女的翠峰湖, 覽盡數丈高懸崖峭壁、瀑布垂掛的七號坑景區,南澳北溪溪谷的景色實在不足一一點也無法與翠峰湖、七號坑景區比美, 無論湖光山色,山巒滴翠都遜色許多,選擇南澳北溪溪谷做為郊遊遠足地點, 實在是學校附近再也找不到更適合地點。

為何一年一次的郊遊遠足如此讓大元國小學生如此回味,實在耐人尋味,可能是這天不需再念煩悶的書,大元國小的老師很盡責,在當年需考試升學的初中時代, 升學率是100%的喔,如此高的升學率,責罵聲藤條聲鐵定逼著學生喘不過氣,這天大家都可以放下這惱人的書本,全校師生一塊兒沉溺在歡樂中。

也有可能是受到書本裡的描述,種種描述郊外踏青快樂氣氛影響了每位學生的心裡。

但追根究底這趟遠足真正快樂的是一年一次的美食大餐,山區生活條件差,收入又低, 難得能吃上像樣的一餐,住在工作站事務所及四公里機關庫的走讀生,這天最期待的莫過於媽媽們準備的午餐,便當盒裡有著那顆金黃色芳香荷包蛋;學校住宿生平日伙食奇差, 午餐與晚餐根本聞不到肉味,少油水,餐餐只有一道菜,每人只有一小碟、一小口就吃完的青菜或醃菜,但遠足這天掌理伙食的林嬤與陳嬤會特別地為住校生滷上一大鍋的雞蛋與三層肉,住校生帶著難得的美食, 每人一顆滷蛋、一片三層肉、一碗白飯或饅頭,大家喜孜孜地拎著遠足去。

不過有時會有狀況發生,人算不如天算,如果前幾天下雨,溪水湍急黃濁,只好延期,但也不能太多天, 學校宿舍為住校生準備的遠足便當一顆滷蛋、一片三層肉如果放上幾天終究會腐壞,那時山區沒有冰箱,雖然氣溫比平地低,食物幾日後變得不新鮮,會發生食物中毒,何況家長收入微薄,無法再次負擔遠足的午餐費用, 延期超過三日,只有取消,明年再計劃進行。 

有時候在想,學校操場邊有一條經菜圃的山路,不到幾分鐘就可以直接下到溪底,為什麼要繞一大圈,走鐵路到四公里機關庫,再走步道下去呢?這樣要多花幾小時,也會弄得大家精疲力盡。等到長大當教師才體察其中原因,原來是學校耍詐,故意拖延到達溪底時間以免照顧困難造成意外,學校估算繞這段遠路,抵達遠足地點,約略近中午時分正好可以吃午餐,吃完飯活動至二點多,整理隊伍回學校剛好是平日放學時間。

南澳北溪湍急的溪水,稍微不小心便容易釀成意外,溪裡雖然有蝌蚪、毛蟹、溪哥、台灣鲴魚......可以撈取玩耍,但畢竟是老師擔憂的危險區域,因此禁止靠近,郊遊活動地點限定在寬廣的石礫灘或苗圃。

這就是大元國小學生一年一次的郊遊遠足, 與平地學校相較,真的是與眾不同,平地學校去的地方是兒童樂園或動物園,而大元國小的學生只能就地遠足。

大元國小的校友,回想當時的遠足是否有許多美好記憶呢?

遠足可說是學生最興奮的時刻,每年的遠足地點就是溪底的地方,「現今為南澳北溪的源頭」也是南澳毛蟹的家鄉,住宿舍的學生最期待的是那天有全年難得一次同時有肉有蛋有菜的一餐,住在工作站及四公里的學生是媽媽們準備午餐,便當盒那顆金黃色的芳香荷包蛋,不過老師們顧慮安全,都不准學生下水遊玩。《 張平東提供圖片》

高年級青春期來臨,身體心理產生異樣變化,尷尬又羞澀,遠足時常一小撮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陳明來提供圖片》

遠足時女學生常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山腰隱隱約約可以看到蹦蹦車鐵道、工作站及四公里兩聚落的痕跡。《王愛寶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