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近一甲子的痕跡

 

陳枝清

 

首先要感謝東元兄讓離鄉迷途的遊子皆能找到一條歸鄉之路,內心的喜悅遊子感同身受,在此謹代表諸遊子向東元兄說聲感恩啦!

拜讀諸佳作,內心湧起一股共襄盛舉的衝動,無奈不善言詞拙於寫作的我只能用這詞不達意的章句來陳述內心最深層的告白。

人生是無常變換的,因緣總是處在生滅之中,八識田中的記憶也將隨著歲月長久,而逐漸的流失及淡忘,然而大元國小兒時的記憶卻是那樣的刻苦銘心,時至今日已近五十寒暑,期間歷經了多少辛酸的血淚史,如今重拾舊夢內心的感觸真是難以言諭。

人是有等級的,金錢多寡不能成為價值的標準,但是個人的基本尊嚴卻建立在經濟基礎上,這是不諍的事實,兒時的記憶對我是負面的,在山上我是公認的歹子,少不經事的天性,也著實帶給大家或多或少的困擾,在此向大家說聲”對不起啦”!!

我是第八屆畢業生,兒時的玩伴皆因缺乏互動而年久失聯,放棄升學我的十三歲既開始了我流浪的生涯,二十歲因逃避現實遁入軍中,二十四歲退伍,無一技之長的我選擇了交通運輸業,加入了由卓蘭客家朋友所得標之大元山遺物(鐵路、枕木、橋樑)的拆除工程,我負責運載因此也成了大元山僅存遺跡的摧殘者,如今想起時感不安,無奈既定的政策吾不為人亦為之。

我家住在四公里,父親陳旺欉是製材工廠的底層員工,家中有兄弟妹五人,大哥陳旺財是個江湖中人,還好歹竹出好筍,他的子女也都學有所成;我排行老二,三弟陳枝田在自家開了一小型工廠,業餘時合組了一小型樂隊並在內擔任主奏,在宜蘭的樂界亦小有名氣,小弟陳枝旺不知何因緣,竟當了廚師且考有乙級烹調執照,目前在羅東公正路公正國小附近開了一家食神平價麵飯館,盼舊雨新知多多捧場,小妹陳秀花三十三歲正值青春年華卻在一場意外的車禍中不幸往生,嘆之。

一板之隔的游家,由游愛珠為首的五位小美女是我們小時候最親近的玩伴,兒時點滴只能意會不可言談,若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句話對陳游兩家並不適用,我們只是有緣無份目前她們都很好,祝福她們平安。

另有一位未曾被提起的代課老師--黃建智--是我的忘年至交,他個性開朗,才華出眾,熱心公益,與他交往受益匪淺,目前他在中華電信任職。

我目前在大都會客運陽明山站任職駕駛,驚巧的是同站同事中竟有一位大元國小的同班同學--陳 定--他是陳添明,陳阿美,陳碧珠的大哥,他很務實能安於天命,目前住在板橋,擁有二棟房子,正準備買第三棟呢!

山上過往述之不盡,總之在那窮鄉僻壤極其艱困的環境之下,每個孩子都經過千鎚百鍊,大家都有一身強健的體魄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才能在這五濁惡世的沙婆世界立有一席之地,校友們!!一起來吧,明年的中秋月更圓,願諸遊子皆能返鄉共度佳節,末了。二則禪機與同好者共勉

1.有甲乙二行者,甲行者問:如何是道,乙行者答:如何非道。

2.徒弟問師父:我要如何才可成佛,師答:你有一個我,不可成佛,徒弟又問:師父您是否可成佛,師答:我有一個你,亦不可成佛,徒弟再問:沒有你沒有我,是否就可成佛,師答:沒有你,沒有我,誰要成佛。

這是2008年1月6日攝於羅東。前排左一是:陳家三姊〈曾與仲敖教授在三星國小同班同學〉左二是家母、左三是工作站負責材料倉庫管理的楊周伯伯〈現已高壽91歲,校友楊文順的父親〉。第二排左一是:淑娟、惠玲、愛珠、麗珠、月娥;游家五千金。第三排左一是:陳枝旺、旺才、枝清、枝田;陳家四兄弟。

 

訪小城再憶

 

元月十九日與多位同學及師長拜訪台北小城李校長,想起諸位師長們對大元國小無怨無悔的付出心甘情願的奉獻在此像諸位師長行個致敬禮。

此次聚會喜憂摻半,看到各校友不同非凡的成就則喜,而年過半百的我卻一事無成則憂還好佛陀說過:﹝我非常富有並不是我擁有很多而是我需求很少﹞人生有各種不同的因緣聚會,當然是有不同事物的結果,只要能不執著過去,把握當下創造未來才算是積極的人生,否則是很容易患精神官能症的。

告別台北小城之後的餐會中,與陳東元聊起校友們的投稿意願不高,若以目前的情況裝訂成冊實顯單薄,我想這是侷限於種種因素吧,游麗珠的一句話說:﹝不管如何,你不投稿即使是一句問候也行﹞否則在人生的章節上,翻開大元國小的那一頁,你將會是空白的,你也可能遺憾終生,校友們,你們說是嗎?

民國四十一年,我出生於宜蘭縣三星鄉阿里史村的大坑底,在那窮鄉僻壤,鳥不生蛋的地方,家父靠著砍柴抽藤維生,吃的是田薯野菜,住的是難御風寒的稻草屋,在那三餐不濟的環境之下,又因前人的重男輕女之故,終於犧牲了我的三位姐姐,從小送人當童養媳,值得安慰的是,目前她們都屬小康,民國四十四年,幸得姨丈林石川的引進,家父陳旺欉方得至大元山工作站,成為製材工廠的底層員工,生活看似安定,但光靠家父微薄的薪水,想要圖個溫飽,確有實質上的困難,幸得母親及山上偉大的女性,為了維持家計,都能不辭辛勞,在苗甫打零工,為的只是讓子女能平安順利的成長。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算是坎坷的,家境的因素,迫使我放棄升學,十三歲的某日,由李校長帶我到羅東某家雜貨店,當童工開始,輾轉的不知更換了多少工作,在當時,那種現實的社會,沒才沒錢沒背景,想要出人頭地,談何容易,在不知所云的日子裡,虛混了七年,因一無所成,後經村幹事的推薦,提早入營,在軍中參加過隨營補習,退伍後,因叛逆的天性,加入了民族運動,也走過不少街頭抗議的行列,也參加由黨外人士所舉辦的不少讀書會,最後因洞悉深層,看清了山頭利益的現實面,無力感的倍增,只好回歸基本面,老實工作賺錢,但是身體卻出了狀況,醫生建議最好的良藥就是運動爬山,也因此喜歡上大自然,在某次的機緣中,爬上了觀音山硬漢嶺,下山時,在凌雲禪寺中看到了一本金剛經的流通本,裡面艱澀的詞句,引起了我好奇之心,終因不服輸的個性,種下了向佛的因緣,至今已過十六載,期間也讀過一些經典,不能說學有所成,但也少有所得。

佛教是值得尊崇值得學習的宗教,佛教不是神學不是哲學也不是心理學,但他又是三學的總括,因在三學之外還需加上最重要的體証,否則即使讀遍經律論三藏,充其量也只是鸚鵡話語,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如來清靜性,本自具足,不向外求,不從他得,佛說:﹝自力解脫,智慧解脫,而非神通或借助他力解脫﹞佛教我們如何面對積極的人生,學佛是快樂的,自由自在的,佛說:﹝惡莫善行﹞除此之外,學佛若會帶給不便(即使是一絲絲),那你的向佛之道已偏了,佛不談怪力亂神,若你開始求神問佛,保證楣運將至,凡事只要不愧於心,又何需求神問佛,運,要深省自心,而不是假術士之手,造業得報,是宇宙的定律,是自然的法則即使你已成佛亦然,文殊菩薩手拿智慧劍,佛魔皆誅(試問為何連佛都殺),學佛最怕法執,正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經的筏喻說:﹝即使渡你到彼岸成佛之法(筏),若不捨就上不了岸,成不了佛﹞。

大乘菩薩道,是佛教首要推崇的目標,菩薩在行六度萬行之時,成就別人也同時成就自己,身為一位萬行菩薩,要能忍人所不能忍之忍,行人所不能行之行,而菩薩又是蓋棺論定的,俗話說:﹝一念嗔恨起,火燒功德林﹞壇經開宗明義說:﹝入寶山切勿空手回﹞但也不要帶一堆垃圾回家,修佛要事理圓融,福慧雙修,解行並重,悲智雙運,佛有世俗諦跟勝義諦,有方便與究竟,有出世與入世,有心境與實相,這些問題若沒有搞清楚,那只是一堆和稀泥,想要釐清絕對要有石破天驚的一擊,而非敲打唸誦坐禪可得,處於末法的今世諸多附佛外道,假借佛教之名行怪力亂神之實,終日在求神通求感應,使眾生顛倒夢想,分不清是非黑白,此類外道比比皆是,佛子切勿心存投機,想走捷徑,應該多聞多聽多看,參訪善知識,老實修行,才不至落入外道的巢臼,而不能自拔,佛子應慎之。

簡短的章句,望能帶給一些心靈的衝擊,盼諸佛子,皆能脫離無明的束縛。

最後值得一題的游麗珠,其姐喻為老古板,依我看,做事有板有眼的,真不愧是一位主管級的好人才,但可多點微笑,還有讓人跌破眼鏡的游愛珠,憑著兩夫妻的白手起家,能有今天的成就,真要刮目相看,不過奉勸一句,身體為要,切勿贏得財富而輸了健康,那可划不來。

二則語睩和四句與大家共勉

1.手將青秧播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便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有時退步也是精進的)

2.老和尚早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爾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如今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老和尚如今已達不住心的境界,修行就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