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國小,心目中最偉大的學校,最有愛心的校園 ── 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 ──
民國30至50年代,台灣是局勢最艱困的時期,但還有更為不幸的角落在眾人視野之外。 宜蘭大元山區住著一群群命運悲悽的林業員工,住在一處處森林砍伐滿目瘡痍的深山裡,面臨山崩地塌、土石流氾濫的挑戰,卻仍艱困地支撐台灣的唯一經濟命脈,他們比雨果作品《悲慘世界》的情境更悽慘,他們的孩子比英國作家查理斯•狄更斯筆下《孤雛淚》更讓人同情。何其不幸,我正是其中的一員學童,但又何等幸運,我遇到充滿愛心的校長,在您老人家悉心照顧下讓我有足夠能力奉獻社會。 就在宜蘭縣大同鄉山區裡的大元國小,學校宿舍裡住著超過八成以上的學童。 這群學童孤苦無依地過著孤兒般的生活。 這群學童住的是與世隔絕的山區,氣候苦寒,潮溼多雨,超過五、六千毫米以上年降雨量,暑夏少有超過攝氏20度,嚴冬卻是天寒地凍,情況之惡劣超乎想像。 這群學童距家需一天路程,小學一年級便得學會照顧自己,養成獨立的能力。 這群學童從小看多了山崩地裂、土石泥流、路毀橋斷──只能斷糧挨餓的認命。 這群學童在最需要呵護的稚齡,就得離開父母的懷抱,──只能對著大山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爸”“媽”的想念雙親 。 這群學童,流著鼻涕,穿著衣袖沾滿涕垢無法禦寒的單衣,──只能凍得鼻青唇腫。 這群學童,只能打著赤腳行走在利刃般的頁岩上,冰天雪地的寒冬依舊如此。──只因不少沒鞋穿。 這群學童生病時只能躺在宿舍裡呻吟。──只因他們的父母無法在身邊陪伴照顧。 這群學童只能拿野草樹葉充糖吃。──只因他們沒有零嘴。 這群學童只能把玩昆蟲、青蛙、四腳蛇‥‥。──只因他們沒有玩具。 這群學童,只能三、五片菜葉裹腹三餐,營養嚴重不足。──只因他們家境貧寒。 這群學童,只因操場太小,高低不平,到處大小頁岩石塊,更怕稍有不慎掉落山崖而無法撿取的滾球。──所以他們沒有玩過球。 這群學童,只因通往廁所黑漆漆的路途,貓頭鷹的鳴叫,毒蛇的出沒。──所以只有夜夜尿床,滿室尿騷。 這群學童,有好多品學兼優的女生,無法升學。──只因家長重男輕女。 更有女學童,被迫吞食女性荷爾蒙,畢業後賣身抵債。──只因林場哄抬生活用品的物價,家長累積的賒帳。 李有權校長像聖母般地慈愛,像觀世音般地慈悲降臨山區,救苦救難,是您老人家改變了這淒苦的世界。 李有權校長出身東北富家千金,就讀當時女子貴族學校─北京輔仁大學,大二與表哥司兆鵬結婚,鶼鰈情深。台灣光復,夫妻連袂抵台投身教育,表哥司兆鵬一人身兼宜蘭縣羅東、頭城兩所中學校長,萬事起頭難,聘用教師、規劃校園、添購設備......,件件都是考驗,蠟燭兩頭燒,以致積勞成疾,奉調三星國小校長養病,民國43年不幸辭世。 堅守愛情誓言,在至愛過世之後,為全心培育子女,又恐觸景傷情,毅然決然的排除都市之一切紛擾,謝絕友朋之熱心關懷,矢志奉獻山地教育及全心培育四名子女,乃請調至窮山惡水的大元山上,不僅營造適於子女成長學習的環境,更孕育許多社會菁英,譜寫出一頁感人肺腑的山中傳奇。 帶著剛會走路,最小才2歲的稚齡女兒,初抵大元國小,眼前情況的惡劣,何止數百倍差異的想像。您老人家也曾失望懊惱,也曾猶豫卻步,癱坐在操場懸崖邊,望向十數丈深的溪谷,淚潰南澳北溪。然母性的潛能激發鋼鐵般的意志,抆去淚水面對艱困。您老人家不僅要效法孟母三遷,更要積極改善除營造出適合四名子女就讀的教育環境,甚至福澤還擴及所有學校學童。 您老人家是宜蘭縣第一位女校長。您老人家知道,當時戒嚴需憑甲種入山證才能進山,窮鄉僻壤的山區嚴禁外人進入,外界不會有人知曉慘狀,不會有外力支援,一切得靠自己,於是發動全體師生胼手胝足整理校園,種植花草,尤其必須不斷搬石運土填補不斷塌陷的操場。 您老人家激勵學生,親登高梯書寫勵志標語,校口門牌及校內所有標語無不親力親為。 您老人家指導學生繪製豎立校園的各類地圖,使學生知曉山外世界有多大。 您老人家購買圖書讓學生博覽知識。 您老人家透過羅東天主堂聯合勸募衣物,利用夜深親自修改,讓住校生不再受凍。 您老人家向鄉公所爭取棉被,讓住校生夜夜溫暖好眠。 您老人家極力爭取當年只有榮民子女才能享有的聯合國提供奶粉及營養午餐,讓學生有足夠營養強健身體。 您老人家利用營養午餐所剩的麵粉袋當尿片,夜夜巡視宿舍,幫小學一、二年級尿床的學生,換下尿濕的內褲,愛心可說是當今教育史上僅見。 您老人家每遇學生病痛,總是像親生子女般照顧,餵食藥品,日夜撫慰。 您老人家率領全體師生墾荒種菜,飼兔養豬,使住校生食物多元,更是生活與教育結合的最佳典範。 您老人家深知不會從天上掉下禮物來,每一筆教育經費,每一筆社會資源,都必須靠自己設法爭取,無法只憑一紙公文就獲得上級單位的配合,因此必須經常下山奔走。 您老人家出差遭逢強颱暴雨,不畏強風劇雨,強渡土石泥流,念的是山上學子。 您老人家每遇山崩路塌,橋斷軌橫,扳著危機四伏艱困疲憊地回到學校,雙腳流血紅腫,身上滿是傷痕。校舍屋頂刮飛,缺糧斷炊下的學生彷彿見到至親,抱著您老人家痛哭。 您老人家擅長烹飪,為著學校經費的拮踞,總是在家熱情招待賓客,以致自己舉債度日。 您老人家親訪家長,阻止了不少女學生被推進色情火坑。 您老人家跋山涉水規勸家長,讓勤學女學生有升學機會。 您老人家對學生的關愛與照顧,連親生子女都吃味抗議。 您老人家鼓勵學生,教育能改變困境,大家都勤勉奮發。 您老人家的努力辦學,締下百分之百佳績的升學錄取率。 您老人家榮獲第一屆優良教師師鐸獎,是肯定,是榮譽,是尊崇,是景仰。 您老人家是我心目中最偉大、最有愛心、最值得尊敬的恩師,我想用餘生完成一項根本不可能的心願,讓您的偉大事蹟使世人知曉。惟所有資料和檔案已經消失40餘年,如果沒有「一絲絲無形」的連繫牽引,即使耗費數百數千萬的經費也無由完成。您的感召,凝聚了山上每個人的心,《雲的故鄉─大元國小遲延50年的畢業專刊》才能在短短半年餘順利出版,做為您老人家88歲生日的賀禮,讓消失多年的大元國小校史及大元山林業開發史得以重見天日,受眾人重視。 ………………………………………………………。 在您老人家13年辛苦努力下,大元國小畢業校友不乏企業家、大學校長、大學副校長、大學教授、民意代表、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政務官、政府局處首長、公務員、建築師、工程師、設計家、司法官、律師、藝術家、美食烹飪家、影視傳播家、......。如此偏遠窮僻山區,如此缺乏設備及資源,竟能培育出這麼多社會菁英,讓人刮目相看如此輝煌的成績。 2008年5月19日陪同MIT台灣誌攝製大元國小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當時有超過30位校友參與攝製,我毫不猶豫引以為傲地在學校僅餘下的黑板角落邊題上《大元國小,心目中最偉大的學校,最有愛心的校園。》永誌紀念。 校長,我們永生懷念您,感恩您。 李有權校長的一生,可以用以下幾點概括說明: 人生哲學 校長常說:「人間處處是機會,猶豫不決所帶來的損害和痛苦,不會少於錯誤的決定。」又以蘇東坡的「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豁達之人生態度面對困阨,「寂寞時便不覺寂寞,窮困時更不覺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助力。」 又說:「人生或許是一條大道,或許是一條小徑,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煉,這種磨煉需要大的耐心、毅力、修養、膽魄和氣量,不管是酸、甜、苦、辣,不管是血、肉、淚、汗,該經歷的總要經歷,該體驗的總要體驗。」 從這些名言中,我們知道校長的人生哲學,有的是吸取先賢之精隨;有的是出自胸懷的創獲;有的是躬行實踐的體驗,這些都是我們學生或世人遵行的方向,昔日東坡稱讚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絕非溢美之言。 教育理念 校長說:「環境能改變人生,習慣會影響人格,書香可變化氣質。」這種理念與名言,可成千古老師施教之方針。 辦學精神 校長說:「鐵肩任教育,笑眼看兒童。」 這種擔當與慈愛之精神,數十年如一日,令學生油然生「高山仰止」之情。 處事方法 校長抱持:「窮而益堅」、「挫而愈勇」和「愛心無我」的信念,把遭遇到的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力量,一步一腳印鍥而不捨地努力。 並以「大」、「恕」、「耐」為準則。大字是胸襟大,眼光遠大。而恕字乃人己一貫之道,推己及人,以人度人,以情度情,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耐」是隱忍、寬容。 從校長的處世方法,學生體會到信念貴在實踐,實踐就要勇往直前。校長的授業解惑是我們知識的源泉,而處事的方法,更是我們成功立業的啟迪與導引。靜思校長諄諄的傳道之聲,能不愴然涕下嗎? 生活態度 校長素愛整潔,唯美在念,吸取新知,關心國事。 此四點每天環繞在校長的周遭,看似平常,而校長一以貫之,沒有片刻的中止,成為學生的榜樣,而今典型在前,學生只能追思,只能摹擬。在追思摹擬之餘,猶覺教庸長存,繫於學生的胸懷,永遠的感念,永遠的恩師,此情悠悠,天長地久。 今日您在兒孫親友學生的環繞下,將生命託付給天主,今日的追悼儀式隆重,場面感人,雖然悲傷,雖然不捨,但也備極哀榮,您可以安息了!我們知道您對我們的愛,一定不會隨您生命的消逝而終止,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您溫暖的懷抱,依然能感受到您誠摯的關愛,我們強忍心底的疼痛,讓我們用平靜來面對逝去的一切,用回憶來追懷您那如流水般的逝去……如果歲月不能帶走校長您老人家今生的眷顧,就讓我們用懷念將滄海喚為桑田。獻上所編成的《懷念與感恩》集,您的生命將繼續發光,再度洋溢熱情,關懷世人。 ※欲瞭解大元國小暨大元山林業開發史可前往專屬網站瀏覽。http://www.taiwanartist.tw/Principal.htm 2016年4月2日告別彌撒現場講說全文
請參加彌撒的親友、朋友、校友 翻開「懷念與感恩」 97頁 「大元國小,心目中最偉大的學校,最有愛心的校園」 民國30至50年代,台灣是局勢最艱困的時期,但還有更為不幸的角落在眾人視野之外。 宜蘭大元山區住著一群群命運悲悽的林場員工,住在一處處滿目瘡痍的深山裡,面臨山崩地塌、土石流氾濫的挑戰,仍然艱困地支撐台灣的唯一經濟命脈,他們比《悲慘世界》更悽慘,他們的孩子比《孤雛淚》更讓人同情。 何其不幸,我正是其中的一員學童,但又何等幸運,我遇到充滿愛心的校長,在您老人家悉心照顧下讓我有足夠能力奉獻社會。 就在宜蘭縣大同鄉山區裡的大元國小,學校宿舍裡住著超過八成以上的學童。 這群學童孤苦無依地過著孤兒般的生活。 這群學童住在與世隔絕的山區,氣候苦寒,潮溼多雨,地球未暖化前,盛夏少有超過攝氏20度,嚴冬卻是天寒地凍,颱風豪雨更是平地的3倍,情況之惡劣超乎想像。 這群學童回家需一天路程,小學一年級便得學會照顧自己,養成獨立的能力。 這群學童從小看慣山崩地裂、土石流、路毀橋斷,也常有斷糧挨餓的認命。 這群學童在最需要呵護的稚齡,就得離開父母的懷抱。 這群學童穿著衣袖沾滿涕垢,卻無法禦寒的單衣,只能留著鼻涕。 這群學童沒鞋穿,只能打著赤腳行走在利刃般的頁岩上,冰天雪地的寒冬依舊如此。 這群學童生病時,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照顧,只能躺在宿舍裡呻吟。 這群學童沒有糖果可以吃,只能拿野草、樹葉、充零嘴。 這群學童沒有玩具,只能抓昆蟲、青蛙、四腳蛇‥‥玩耍。 這群學童,每餐只能吃三隻手指寬的三、五片菜葉裹腹,營養嚴重不足。 這群學童從來沒有看過籃球、棒球,因操場太小,高低不平,更怕稍有不慎掉落山崖而無法撿取。 這群學童,通往廁所的路途黑漆漆,有貓頭鷹的鳴叫,有毒蛇的出沒。只能夜夜尿床,滿室尿騷。 這群學童,有好多品學兼優的女生,家長重男輕女,無法升學。 更有女學童,有些被迫吞食女性荷爾蒙,畢業後賣身抵債,那是林場哄抬生活用品的物價,家長累積的賒帳。 李有權校長像聖母般地慈愛,像觀世音般地慈悲降臨山區,救苦救難,是您老人家改變了這淒苦的世界。 李有權校長出身東北富家千金,瀋陽豪宅與張作霖隔鄰,就讀當時女子貴族學校─北京輔仁大學,上課時有三名女傭在旁侍候,作風新潮,求知慾望狂熱,尤其精於傳統婦女的女紅、書畫。這個習性一直沒有改變,至今90多歲仍然善用電腦網路和高雄、美國、英國的孫輩E來E去,LIN來LIN去。 大二與表哥司兆鵬結婚,鶼鰈情深。台灣光復,夫妻連袂抵達台灣,投身教育,表哥司兆鵬一人身兼宜蘭縣羅東、頭城兩所中學校長,一份薪水做兩份工作,兩地距離遙遠通車需1小時以上,萬事起頭難,聘用教師、規劃校園、添購設備......,件件都是考驗,又遭逢228事件影響,蠟燭兩頭燒,以致積勞成疾,奉調三星國小校長養病,民國43年不幸辭世。 原本宜蘭層峰有意安排李有權校長接掌三星國小,同時台北市衡陽路許多家生意興隆、在大陸時曾受李家恩惠的綢布莊開始積極展開募款,想接濟在台灣落難的李家千金。 李有權校長堅守愛情誓言,在至愛過世之後,為全心培育子女,又恐觸景傷情,謝絕所有朋友之熱心關懷,親自到宜蘭縣政府教育處逼著同樣來自北京的教育主管讓她到窮山惡水的大元山,這個決心不僅營造適於子女成長學習的環境,更孕育許多社會菁英,譜寫出一頁感人肺腑的山中傳奇。 帶著剛會走路,最小才2歲的稚齡女兒,初抵大元國小,眼前情況的惡劣,比想像的差異何止數百倍。 您老人家也曾失望懊惱,也曾猶豫卻步,癱坐在學校操場的懸崖邊上,望著數10丈深的溪谷,淚潰南澳北溪。選擇離開,至少是三星國小校長,也有台北市衡陽路綢布莊善款接濟,經過思考,李有權校長抆去淚水選擇留下,這種母性的潛能激發鋼鐵般的意志。您老人家不僅要效法孟母三遷,更要積極改善教育品質,營造出適合四名子女就讀的環境,甚至還將福澤擴及到所有學童。 您老人家是宜蘭縣第一位女校長。 您老人家知道,當時戒嚴需憑甲種入山證才能進山,窮鄉僻壤的山區嚴禁外人進入,外界不會有人知曉慘狀,不會有外力支援,一切得靠自己,於是發動全體師生胼手胝足整理校園,種植花草,尤其必須不斷搬運石塊填補持續塌陷的操場。 您老人家激勵學生,親登高梯用油漆刷書寫勵志標語,校門及校內所有標語無不親力親為,這種膽識豪氣連當時精於書法的男老師也自嘆不如。 您老人家指導學生繪製各類的地圖豎立校園,使學生知曉山外世界有多大。 您老人家購買圖書讓學生博覽知識。 您老人家透過羅東天主堂聯合勸募衣物,利用夜深親自修改,讓住校生不再受凍。您老人家給我的是一見長到腳踝的女用大外套,還跟我說,以後穿著全身包住就不會冷了。 您老人家向鄉公所爭取棉被,讓住校生夜夜能夠溫暖能夠睡好覺。 您老人家極力爭取當年只有榮民子女才能享有的聯合國提供奶粉及營養午餐,讓學生有足夠營養強健身體。 您老人家利用營養午餐所剩的麵粉袋當尿片,夜夜巡視宿舍,幫小學一、二年級尿床的學生,換下尿濕的內褲,愛心可說是當今世界教育史上僅見。 您老人家每遇學生病痛,總是像親生子女般照顧,餵食藥品,日夜撫慰。我有好幾次發高燒,幾達生命臨界點,您老人家還塞錢給我的母親,要母親帶著下山到羅東就醫,但家裡實在太窮,母親只能說,看他自己的造化,如果無法退燒就讓他平靜地走,母親含淚回到深山,以後就是您老人家照顧我。 您老人家率領全體師生墾荒種菜,從此體育課變成挑大糞的時間,每位學童都必須施肥、照顧自己的兩塊菜地,另外還飼養豬和兔子,使住校生食物多元,更是生活與教育結合的最佳典範。 您老人家深知禮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每一筆教育經費,每一筆社會資源,都必須靠自己設法爭取,無法只憑一紙公文就獲得上級單位的配合,因此必須經常下山奔走。 您老人家出差遭逢強烈颱風,總是不畏強風劇雨,強渡土石流,念的是山上無助學子。 您老人家每遇山崩橋斷,危機四伏,還是堅持扳著鐵軌前進,艱困疲憊地回到學校,雙腳流血紅腫,身上滿是傷痕。學校宿舍的屋頂刮飛,宿舍住校生缺糧斷炊,林場的儲備米糧充盈,卻從未派人關心,從未施捨過一碗稀粥,住校生已經幾餐沒有進食,看到校長出現,學生彷彿見到至親,抱著您老人家痛哭。回到狼籍的家裡,受到驚嚇的子女從日式木製衣櫥爬出,抱著您老人家哭訴:媽!妳到哪裡去了,你不要我們了。 您老人家擅長烹飪,拿著甲種入山證到翠峰湖遊歷的高官總會順道到家裡作客,為著學校拮踞的教育經費,總是在家熱情招待賓客,以致自己舉債度日。 您老人家親訪家長,阻止了不少女學生被推進色情火坑。 您老人家跋山涉水規勸家長,讓勤學女學生有升學機會,即使高中、大學仍然繼續關注。 您老人家對學生的關愛與照顧,連親生子女都吃味抗議。 您老人家鼓勵學生,教育能改變困境,大家都勤勉奮發。 您老人家的努力辦學,締下百分之百佳績的升學錄取率。 您老人家榮獲第一屆優良教師師鐸獎,是肯定,是榮譽,是尊崇,是景仰。 您老人家是我心目中最偉大、最有愛心、最值得尊敬的恩師和教育家,因此我想用餘生完成一項根本不可能的心願,那就是讓您在山區的偉大事蹟,使世人知曉。 但所有資料和檔案已經消失40餘年,如果沒有「一絲絲無形」的連繫牽引,即使耗費數百數千萬的經費也無由完成。您的感召,凝聚了山上每個人的心,《雲的故鄉─大元國小遲延50年的畢業專刊》才能在短短半年餘順利出版,做為您老人家88歲生日的賀禮,讓消失多年的大元國小校史及大元山林業開發史得以重見天日,受眾人重視。 ………………………………………………………。 在您老人家13年辛苦努力下,大元國小畢業校友表現優異,都能憑自己能力奉獻社會。如此偏遠的貧窮山區,缺乏設備及資源,竟能培育出這麼多社會菁英,如此輝煌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2008年5月19日陪同MIT台灣誌攝製大元國小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當時有超過30位校友參與攝製,在山區廢棄校園僅剩下的黑板角落,我毫不猶豫引以為傲地邊題上《大元國小,心目中最偉大的學校,最有愛心的校園。》永誌紀念。 這一切一切都是因為有您。校長,我們永生懷念您,感恩您。 李有權校長的一生,可以用以下幾點概括說明: ●人生哲學 校長常說:「人間處處是機會,猶豫不決所帶來的損害和痛苦,不會少於錯誤的決定。」又以蘇東坡的「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豁達之人生態度面對困阨,「寂寞時便不覺寂寞,窮困時更不覺窮困,苦惱時有安慰,挫折時有鼓勵,軟弱時有助力。」 又說:「人生或許是一條大道,或許是一條小徑,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煉,這種磨煉需要大的耐心、毅力、修養、膽魄和氣量,不管是酸、甜、苦、辣,不管是血、肉、淚、汗,該經歷的總要經歷,該體驗的總要體驗。」 從這些名言中,我們知道校長的人生哲學,有的是吸取先賢之精隨;有的是出自胸懷的創獲;有的是躬行實踐的體驗,這些都是我們學生或世人遵行的方向,昔日東坡稱讚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絕非溢美之言。 ●教育理念 校長說:「環境能改變人生,習慣會影響人格,書香可變化氣質。」這種理念與名言,可成千古老師施教之方針。 ●辦學精神 校長說:「鐵肩任教育,笑眼看兒童。」 這種擔當與慈愛之精神,數十年如一日,令學生油然生「高山仰止」之情。 ●處事方法 校長抱持:「窮而益堅」、「挫而愈勇」和「愛心無我」的信念,把遭遇到的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力量,一步一腳印鍥而不捨地努力。 並以「大」、「恕」、「耐」為準則。大字是胸襟大,眼光遠大。而恕字是推己及人,以人度人,以情度情,隨時隨地為他人著想。「耐」是隱忍、寬容。 從校長的處世方法,學生體會到信念貴在實踐,實踐就要勇往直前。校長的授業解惑是我們知識的源泉,而處事的方法,更是我們成功立業的啟迪與導引。靜思校長諄諄的傳道之聲,能不愴然涕下嗎? ●生活態度 校長素愛整潔,唯美在念,吸取新知,關心國事。 此四點每天環繞在校長的周遭,看似平常,而校長一以貫之,沒有片刻的中止,成為學生的榜樣,而今典型在前,學生只能追思,只能摹擬。在追思摹擬之餘,還感覺諄諄善誘的精神,長繫於學生的胸懷,永遠的感念,永遠的恩師,此情悠悠,天長地久。 今日您在兒孫親友學生的環繞下,將生命託付給天主,今日的追悼儀式隆重,場面感人,雖然悲傷,雖然不捨,但也備極哀榮,您可以安息了!我們知道您對我們的愛,一定不會隨您生命的消逝而終止,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您溫暖的懷抱,依然能感受到您誠摯的關愛,我們強忍心底的疼痛,讓我們用平靜來面對逝去的一切,用回憶來追懷您那如流水般的逝去……如果歲月不能帶走校長您老人家今生的眷顧,就讓我們用懷念將滄海喚為桑田。獻上所編成的《懷念與感恩》集,您的生命將繼續發光,再度洋溢熱情,關懷世人。
2008年5月17日陪同MIT台灣誌攝製大元國小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當時有超過30位校友參與攝製。最前排坐輪椅,右為李有權校長。
2008年5月19日陪同MIT台灣誌攝製大元國小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當時有超過30位校友參與攝製。全體校友在水泥教室前合影。
2008年5月19日陪同MIT台灣誌攝製大元國小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當時有超過30位校友參與攝製,我毫不猶豫引以為傲地在學校僅餘下的黑板角落邊題上《大元國小,心目中最偉大的學校,最有愛心的校園。》永誌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