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術 感 言  (三)

2008年有感

2008年,對我而言,是頗有感觸, 是豐富精彩的一年。

為畢業四十餘年的小學母校編輯專刊、米勒的「拾穗」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臺灣水彩100年特展,這三件事情給了我極大的感觸與深思。

壹、為畢業四十餘年的小學母校編輯專刊

大元山林場、翠峰湖往昔的人文事跡

充滿愛心的森林小學─宜蘭縣大同鄉大元國小

雲的故鄉《大元國小專刊》大元返鄉尋根《深山裡的同學會》刊載文 章

我的小學母校─宜蘭縣大同鄉大元國民學校,位在窮鄉僻壤、非常偏遠的深山裡,是當年從事林業的員工子女就讀的學校,民國六十三年大元山林木砍伐結束裁撤後廢校, 至今近四十年,想要編輯一本專刊是何等困難,加以照片取得和文章索件極度困難,當時山區困苦,生活已經那麼困難,怎麼會有結餘去買照相機,拍照的機會不多,來源自然匱乏;那時能夠繼續升學的可謂鳳毛麟角,寫文章邀稿似乎難上加難 ,但凡事盡心盡力,一切順其自然,相信應會水到渠成。

要為大元國小出本書,不要讓其事蹟湮沒消失在荒山裡,但在廢校30多年之後才要去整理出書,真的是非常困難,要達成這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非有相當的毅力去努力不可,到底值不值得做,怎麼去做,始終無法突破,經過月餘的冷靜思慮,靈機一動,突然覺得不妨架設Blog部落格,一方面可以達到傳播訊息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達到破除校友的疑慮,想不到效率奇佳,每日均有近千人次進入,更曾經有高達2112人次瀏覽記錄,校友熱烈響應,圖片源源不絕湧現。由此可見與我同樣熱愛母校的校友實在很多,感情未曾隨著歲月減滅,大家都想玉成此事,感動之餘,工作的熱忱絲毫不敢稍減。

大元國小真的是與眾不同。

幾乎每個人都會認為,童年是最美好,也是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時光。但大元國小同學的童年,更是獨特,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是苦!是樂!是悲!是喜!是那麼深刻地烙印在心底;生長在如此環境,是幸抑或不幸!

從大學開始接觸教育理論洗禮至擔任教職退休,長達30多年,翻閱台灣各地學校,大元國小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學生家境如此貧窮、地處如此偏遠、教育資源及設備如此缺乏、師生朝夕24小時相處在一起、教師付出如此多的愛心,大元國小再再表現出是偉大的。

若說森林小學是目前教育界及家長追求的目標,那大元國小才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小學,根本聞不到任何喧囂與都市文明完全隔絕,沒有任何社會資源的支援與關懷,一切都是師生胼手胝足一起營造的環境,入木三分的體驗造就學生日後在社會競爭裡顯示出無比的堅韌。

早期台灣的學生都曾打赤腳,踏著泥巴、鵝卵石上學,但我們卻是踩著利如刀刃的頁岩、攝氏零度以下的寒冰冷雪;別人都有父母的胸膛可以依靠,慈愛溫暖的雙手愛撫,熱騰騰的與家人一起吃飯,但我們在六、七歲稚齡兒童就得離開父母懷抱,面對自我照顧的宿舍生活;別人都可以上幼稚園,我們卻只有在小學一年級才可以學到ㄅ、ㄆ、ㄇ;別人都可以步行或騎腳踏車每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我們卻必須住學校宿舍,回家的路途那麼遙遠,搭的是危險至極運材用的蹦蹦車與流籠,又得翻山越嶺步行好遠的路才能回到溫暖的家,父母的懷抱,這就是大元國小的學生與眾不同的地方。

當年就讀小學時搭乘的交通工具─索道《陳阿月提供圖片》

當年就讀小學時搭乘的交通工具─蹦蹦車《黃建智老師提供圖片》

隨著部落格的架設,想不到校友熱烈迴響,積極參與,讓這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想法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校友提供千餘張老舊照片並撰文投稿,讓原本只打算200頁的篇幅擴增至500多頁,最後不得不精簡,以400頁印刷出刊。

老舊照片經過四、五十年的歲月摧殘蹂躪,加以人為不當的收藏保存,讓圖片出現許多刮痕、斑駁、裂紋、皺褶、釘痕、霉菌斑,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瑕疵,經高階掃瞄後,原形畢露,勢必花費許多時間去修復,估計每天只能處理四至五張,這是整個編輯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地方。但每張照片都那麼珍貴,都是無價之寶,甚至於是祖傳寶物,即使要花費無數的時間與精力也要完成。

在艱苦環境中長大,心就像鋼鐵般強硬,淚水不輕易滴下,即使是父母臨終亦不曾掉淚。父親往生,心裡懷著恨,他是被剝削壓榨,歧視排擠,積勞成疾而亡;母親是病痛纏身,去世是解脫。唯獨在處理這些資料及寫文章時,眼淚卻時常不自主地滴落,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是一般人無法想像的。

有許多校友都有同樣問題:為什麼我有這個念頭去整理這些資料與記憶。其實,讓我有這股動力,最主要還是當年大元國民學校的李有權校長,當知道李校長還很健康並且每天勤於動筆繪畫的訊息,便迫切想讓她老人家知道,當年承蒙她呵護照顧的這群貧困孩童從未忘記她的恩情,也希望她身邊有一本校友對她的思念感恩。

李有權校長是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最偉大的教育家”,在貧苦的窮鄉僻壤,每個人都會視為苦差,是煎熬,恨不得趕快離開這鬼魅也不願停留的地方,但李校長卻自願請調,一待就是13年,超過擔任校長職務一半的時間,讓“無私的愛”迴盪在整個校園裡,甚至散佈在整個山區,每位學生的家長也都感受到她的愛心,她老人家總是默默耕耘,不求回報。我深知:越是偉大的偉人越是謙卑,也越不喜歡歌頌彰揚,如果她老人家知道我想編一本頌讚她的書籍,絕對不允許我的做法。但是如果書籍內容是包括整個大元山及大元國小的事蹟,她老人家便不能阻止,反倒要共襄盛舉。

宜蘭縣大同鄉大元國民學校專刊封面

剛就讀一年級時全班合影,最後一排左邊第三個學生就是本人,自小身體狀況非常差時常生病發高燒父母幾度想放棄急救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家裡實在太貧窮無法上醫院檢查。《蔡美齡提供圖片》

因父親工作關係,小學就讀 大元國小,大元國小學童最多時(大元山林業砍伐最盛時期),曾有一百六十幾人,我是民國四十九年入學的第十一屆的畢業生,全班有十六名同學。大元國小在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因大元山林業結束以及民國五十七年推行九年國教受到影響而廢校。

學校在行駛運材磞磞車的大元山線上,有些學生距離家裡至少一小時以上甚至於需一整天的路程,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從一年級入學,就必須開始住校。

六、七歲的娃娃,年齡那麼幼小就得離開父母親的疼愛懷抱,必須獨力照顧自己,尤其每學年開學,夜深時被窩裡傳出陣陣啜泣的哭聲,怎不教人傷感心酸,但天亮時卻也不得不擦乾淚水,自己換下的鞋襪衣物需要清洗,樣樣都得自己來,尤其在下雪的冬季,冰層底下的水流寒澈骨,也只有咬緊牙關勉力而為。

生病時,疼痛難耐,發冷發熱,沒有父母慈愛溫暖的雙手愛撫餵食,沒有醫生護士處方照料看護,沒有適當的藥物抗病,全體師生都在學校教室上課,只能孤伶伶躺在宿舍裡輾轉煎熬,任憑病魔纏身琢磨,但除了嚎哭或低泣又能如何。

當青春期來臨,身體心理產生異樣變化,尷尬又羞澀,好多好多的心底話卻無法向父母傾訴,向父母請教,這種孤獨,這種無助,有誰能知曉,除了忍耐,只有掙扎,只有努力。

韓盛鑾老師與學生在學生宿舍前合影。《程遠瑞校長提供圖片》

在記憶裡,由於家長收入微薄,所以宿舍伙食非常差,每餐根本聞不到肉味,看不到一絲浮油,清淡至極,舔不出是甜或鹹,每餐只有一道菜,餐餐是每人只有一小碟、一小口就吃完的青菜或醃菜,其中高麗菜最頻繁,即使偶而有豬肉,那也是那小碟子裡小小的一片,且都是母豬肚子部分的肥肉,瘦肉是少到幾乎看不到,如果吃魚每人僅只有一、二條像食指般大小的小魚,且時常很不新鮮(自平地購買、運送至學校需一至二天),常發生食物中毒,每餐學生最期待的是老師們吃完飯後的剩菜残湯,這些殘留湯羹聞起來特別香,吃起來更是美味,可以讓分配到的學生多吃幾碗飯。學校大約每一學期會自羅東市場購買非常便宜的油渣,這油渣是炸完豬油後剩下的廢料,除餵食家畜外根本沒有人要,油渣拌佐著學生栽種的佛手瓜做餡包成大包子(大約是現在市面常見包子四倍大),久未聞到肉味嘗到油味的學生竟然可以吃10多個,直到肚子撐不下要吐出為止。早餐則是稀飯配品質低劣的黑豆豉、蘿蔔乾或含有霉味的豆腐乳選一。學童普遍有營養不良現象,直到爭取到當時美國援助的營養午餐,提供麵粉、脫脂奶粉、麥角等才獲得些微改善,但甚少有其他食材佐料,常常食不下嚥。

住宿舍學生迎著寒冬的晨曦吃早餐可以看到身體矮小的低年級學生正在從鐵桶裡打稀飯盛好飯的學生不能先吃必須等宿舍管理老師或值星學生喊“開動”才能吃飯。圖片中可以看到學生前面桌上放的只有一碗稀飯及小碟子一塊上含有霉味的豆腐乳,左下角有一位學生頭纏著紗布  鐵定是昨天不小心摔傷  曾經嚎啕大哭一場。《陳明來提供圖片》

學校宿舍曾經有好多年沒有餐廳,只好在宿舍窗戶前搭建小木板為桌,吃飯時只能站立,在沒有任何照明設備下,只有透過窗戶微弱的陽光才能看見飯菜。窗戶上掛的是盥洗的毛巾,桌上鋁製的小碟子上只盛著幾片沒有油脂,沒有鹹味的青菜。《于家駿老師提供圖片》

就讀大元國小的學生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搬運石塊與挑糞施肥是大元國小的學生不能或免的宿命。

學校宿舍裡的學生也必須自己種植蔬菜,從整地、播種、挑大糞施肥、拔除雜草樣樣都得自己動手,有一段時間還畜養大群兔子做為嘉勉學生加菜用。學校位於地質鬆軟易碎的頁岩上,地層容易滑動造成校園塌陷或有時颱風吹襲,校舍被強風破壞,學校經費拮据,沒有外界關懷協助,也都由老師們帶著學童們自己清理整修,與大自然的破壞力頑強抗衡,雖然後來失敗,操場完全塌陷,教室傾頹無法使用必須搬遷,但這種胼手胝足、氣氛熱絡融洽的師生情感絕對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

六年朝夕相處培養出來的濃郁感情,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都是難於割捨,每逢驪歌輕唱的畢業典禮舉行時,全校無不相互擁抱哭成一團。

學校建於滑動的易碎頁岩地層上,時常搬運石塊添補塌陷的操場與大自然展開爭逐是每位大元國小學生的宿命。照片中可以看到學校操場已經傾斜高年級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搬運石塊填補比較嚴重的坍方處。《呂富美老師提供圖片》

在山區讀書的孩子從未受到有關單位(如教育局、林務局、社會局)任何物質照顧,隆冬下雪沒有鞋子穿打赤腳而凍傷的比比皆是,禦寒衣物更是少得可憐,但集體的學習生活及周遭的大自然環境,卻給了孩子們不少東西,大家知道只有努力讀書才能離開貧窮,因此大元國小學童的學習成果並不比平地學童差,畢業的校友當中不乏企業家、大學教授、民意代表、中小學教師、建築師、工程師、設計家、司法官、律師、藝術家、美食烹飪家、影視傳播家••••••。 若以大元國小設校只近20年,就讀學生不到300名,畢業學生不到200名,如此偏遠貧窮山區,設備及資源如此缺乏,竟然培育出這麼多社會菁英,這輝煌的成績,實在讓人刮目相看,簡直是奇蹟。只是這亮麗傲人的成就,又有幾人能夠知曉,是否會像校舍般傾倒,消失在漫漫荒草荒山裡。

童年山區的生活,是那般貧困艱辛,是那般無助無奈,這種深埋的苦楚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高中畢業後亟欲離開令我傷心的蘭陽平原,過去種種是刻骨銘心,百味雜陳,大學時連同鄉會都沒參與聚會,只想逃避,大學畢業分發時志願欄上宜蘭兩字連想都不曾出現,尤其父母臨終前囑咐遺骸遠離蘭陽平原,更讓我決心離去,但翠峰湖及大元國小的影像卻鐫刻在無法忘懷的記憶裡,終於知道這近40年情感的臍帶根本沒有辦法割斷,是愛是恨似乎也消失在無盡的穹蒼裡,“長空不礙白雲飛”現在已能釋懷,感覺上愛更甚於恨,有時反倒想百年後將骨灰灑在翠峰湖及大元山區,與蟬鳴、鳥叫、花蹤、蝶影、湖光、碧水••••••為伴,聽那熟悉的聲音,乘著飄逸白雲無拘無束地翱翔。

出版專刊讓世人知道在大元山裡發生的種種事蹟是最佳的方式,也可以讓民國30至60年代台灣林業開發及林業子弟就學情況能夠揭曉,不至於在台灣歷史只有空白,沒有任何記錄。

總覺得人生何必在滾滾紅塵裡陷於名利迷茫,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經驗,做件有意義的傻事也不錯。這本書的順利出版,正是我感覺值得做的抉擇。

八月三日,大元國小專刊如期出版,畢業校友群聚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3段30號福華文教會館十四樓為李有權校長88歲生日祝壽,氣氛熱絡,譜下完美句點。

米勒的「拾穗」

貳、米勒的「拾穗」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

譽為西方藝術標竿的法國十九世紀巴比松畫派代表畫家米勒,他的成名作「晚禱」和「拾穗」,在五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七日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

定名為「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的這項大展,展出六十六件巴黎奧塞美術館的珍藏,除十六幅米勒油畫真蹟,同時展出和他同時代的名家柯洛、杜比尼、胡梭的畫作,以及納達爾的攝影作品。

摘自聯合報  2008.08.23 蔣勳「拾穗」 美在艱難中頑強存活的意志

米勒在一八五七年畫「拾穗」,那時法國全部人口有三千多萬人,其中四分之三是農民。農民中最窮苦的是沒有土地、沒有雇主的流民;他們每到收割季節,四處遷徙流動,尋找短期打工機會,賺取按日計酬的微薄工資,求取當下的膳宿溫飽。這樣的流民,當時有八十八萬人,四處流竄覓食。占六成的男性,在田裡幹粗活,四成的女性就在收割打稛之後,在田裡彎腰拾取零散掉落的麥穗。

米勒的畫裡前景是三名彎腰撿拾麥穗的女人,她們是一八五七年米勒親眼看到的景象。那一年,工業革命改善了收割的農具,傳統的小型鐮刀廢棄不用,改用新式雙手掌握的長柄鐮刀。麥子刈收的速度、收穫量與品質都改善了,但是,遺落在地上的麥穗相對也更少了,靠「拾穗」餵飽自己的貧窮婦人存活的機會當然也一樣更艱難了。米勒親眼看到就在眼前三名婦人存活的艱難,他想起了從小讀誦的古老舊約「路得記」的故事,畫下了動人的「拾穗」。

「拾穗」很美,美在土地的寬闊厚重,美在艱難生活中頑強存活的意志,美在慷慨分享生活物質的高貴情操,美,是土地上代代傳承的生活信仰。

其實讓我感觸良深的是參觀人數近達60萬人次,參觀者必須排隊2至3小時才能進入,人群圍繞植物園荷花池數圈。

參觀人數如此多,可見得在台灣人身軀裡流著祖先曾是農民的血液,這份情感是無法永埋的,在適當時機便會迸發流露

看完展覽心中噓唏感歎,三十年前臺灣處處可見的農村景致,感人的畫面尤勝「拾穗」,對土地付出的愛心關注,豈是畫筆所能表達;在匱乏艱苦的物質環境,再再掙脫羈絆努力奮進的鬥志勇氣,應該得到禮讚記載。但是翻遍所有以此為創作的題材,不論詩歌、文學、音樂、繪畫都很貧乏,以繪畫而論,那些前輩們或許都出身仕紳、地主,從未體會貧農的苦處,所以從未有感動,自然不會以此為體材;也或許當時這些遍地到處都可以看到的庸俗場面,不值得入畫,等到要去珍惜時卻是困難重重。

臺灣農村那份質樸純潔的心靈至今保留的竟是那麼匱乏,臺灣鄉土連影像取得及資料記錄都那般困難缺乏,台灣土地或許再也沒有人能聞到祂的芬芳,孕育的所有一切再也沒有人能嘗到祂的甘甜,什麼時候才能出現如米勒的巨匠喚醒 人們對這土地的愛心。

這或許是我執著於農村鄉土為題材的原因。

「 大地淨土」是一直努力的目標,「 心靈淨土」更是一輩子投入追求的意境 ,這題材直至今日仍被前衛藝術家的冷嘲熱諷,藝術評論家無法肯定,生長在深山伐木工寮,家無恆產,居無定所,衣無法暖身,食無法溫飽,是那般清貧,是那般無助,尤其醫療急救器材設施的缺乏,自小目睹體無完膚、支離破碎的慘狀,因此現在社會的黑暗、焦慮、齷齪、猜忌、浮華、虛偽、市儈、憂鬱、躁鬱……非常不願意去碰觸,以免造成自己揮之不去的夢魘終致影響整個人生因此辛勤耕耘之後的甜美收穫,美滿和諧的追求,善良純樸的人性,便是小時追求的目標。

每每回想往昔展覽時,佝僂老婦攜帶兒孫在畫前述說昔日情況,全家浸染快樂歲月;遠從苗栗前來的客家婦女,擰著手帕頻頻拭淚,躑躅展場;滿臉歲月刻劃皺紋的老漢,比手畫腳向兒女表演趕牛的技術……,自己表現的不正是要獲得這些買不起畫作的人認同共鳴嗎?何必去計較自命清高、不知米菜來處的藝評家的認定,甚至是達官貴人的讚許。    

新疆遊牧地區幽曠絕塵的綠色草原;綺麗明秀的高山湖泊;碧沈沈的廣袤森林;遼闊無際的戈壁沙海。在碧如海,花如霞的草原上,蜂來蝶去,綻蕊舒芳,雪白的羊群在蠕動,微風攪動金草,翻起陣陣的漣漪。在潔淨無比的湖泊裡,恬靜地輕盪著微波,溫存地拂動著花浪,清澈得能映照天上飛霞及頂頂雪峰的身影。在花草瀰谷的森林中,勁風捲起的林濤聲,時而像金戈鐵馬的塵戰,時而如蕭笙笛的合鳴,時而像一瀉千里的巨川怒吼,時而如纏綿悅耳的燕語鶯聲。在沉寂無垠的沙海裡,一派輝煌的金紅,涼風款款地吹拂著紅柳,在光芒收蓄的日落及灰藍無盡的蒼穹下,彷彿隱約可聞在遠處的陣陣駝鈴。

接觸到新疆未開發地區的遊牧民族,驚訝他們毫無修飾的豪情,只要露出微笑、伸出雙手,不需介紹便能成為朋友,人與人之間根本沒有距離,內心的良善不需要教育、宗教感化,是天成。哈薩克的「祖先的遺產中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塔吉克人有一特殊風浴,在路上發現遺物,會將遺物放在路旁,並用小石子圍上一圈,表示「物歸原主,讓主人來取」。若是路旁有任何物件,上面壓著一塊石頭,則是塔吉克人的「物品臨時寄存處」,若好奇翻看,定被視為不規矩而加以責罵,真可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都是人性善良純潔的最好寫照。

這是一個多美好的世界,不論自然景致或人性真情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選擇以此新疆遊牧民族做為創作的新題材亦是追求表現「 大地淨土」與「 心靈淨土」

最能表現台灣農村忙碌的景致應是插秧,在南部,插秧是婦女工作,犁田則是農夫的職責。插秧的婦女穿著顏色鮮艷的舊衣服,彎腰辛勤插著秧苗,真是讓人感動的畫面。

每到水稻收割季節,農家婦女忙得必須背著襁褓的幼嬰到田間工作,甚至只能在阡陌間哺乳幼嬰。

農家收割水稻後將稻桿曝曬數日,然後收集推成草垛,做為日後生活所需。

畫面中加入雞群,不僅是常見情景,另一含義是:雞與家在閩南語裡是同音,有家庭興旺之意,台灣婚嫁必備小雞陪嫁便是此意。

整幅畫用黃金比例與複數三角形構圖,看起來熱鬧且忙碌,又富許多色彩且顏色鮮艷明亮,但無形的涵義則圍繞著“愛”,人物無論收割、堆草以及就學年齡前的孩童都需下田幫忙,都是在為這個家庭做最大努力,哺乳幼嬰的慈母關愛的動作,長輩在旁的寒暄問暖、呵護備至,再再表露這個家庭的期望與未來,在牛車上嬉戲、抓頭蝨的溫馨童趣顯示這個家庭歡樂融融。

而雞群亦富趣味含意:圖左下“求愛”舞動翅膀的妙姿、以及母雞帶著小雞覓食,這不都是“愛”的具體呈現,公雞的啼叫及凝視警戒更暗示這個家庭的雄心與戒慎。

牛車旁的黃牛也是舐犢哺乳的“愛”。

「台灣水彩100年」特展的請柬及展覽會場說明

參、臺灣水彩100年特展

「台灣水彩100年」特展於2008/09/262008/10/26在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201展廳  203展廳展出,在展覽會場、媒體的文宣及出版刊物的論文上數次提到 本人在台灣水彩的定位及貢獻: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為「台灣水彩100年」畫冊撰 序

台灣繪畫界出現所謂的「水彩黃金時期」,主要指19751990年之間,師大美術系李焜培與劉文煒等教授的學生中出現一批精英學子,將台灣水彩畫帶入一個鼎盛的時期。其中最早取到成就的是陳東元,他在師大得到系展第一名,後來又得到第八屆全國美展水彩首獎,為當時的水彩畫壇再掀起一陣旋風。之後的楊恩生、洪東標、黃銘祝、呂振光、謝明錩等人,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郭義雄  撰文「振衰起蔽  風華再現」

台灣的水彩自1907年由日本人石川欽一郎自英倫將正統的英國風傳入,到1948年馬白水由大陸來台定居開始,形成本土與海歸兩派。前者由英國風透明水彩逐漸滲入日本風的的不透明厚塗法;後者則將傳統中國水墨畫、彩畫融入水彩。直至1970年代中期起,上述兩個系統才逐漸由新一代的年輕畫者取代─以師大為首的「水彩黃金時期」─融合了美國魏斯(Andrew Wyeth)懷鄉寫實主義,將寫實水彩推至了高峰。當時先後得到全國、全省水彩首獎的陳東元、楊恩生、洪東標等十餘位好手,共同 為師大創造了「水彩王國」的美名。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主任  巴東  2008年8月盛夏於臺北南海學園撰文「師大水彩畫的黃金十年─記師大美術系水彩畫發展之興盛始末」

當時在美術系展得到水彩畫第一名的,即是後來在臺灣藝壇以畫鄉土題材知名的水彩畫家陳東元。他獲首獎的作品並不大,大約是四開或標準開大小;畫題至今尚有印象,名之曰「獲」;畫的是一堆有龍蝦的海產靜物,十分真實地畫出靜物的體積量感,以及光影明暗的空間表現。他們班上(66級)當然還有其他好手,也有不同的水彩畫風,例如頗有才氣的李長發,以及畢業後才較專注水彩畫的郭明福,但最受矚目的仍然是陳東元。在當時來說,這般精準的寫實能力,確實有過人的技巧,乃給予青年學子很大的震撼。這是屬於歐美寫實水彩的風格趣味,與一般熟知平塗、渲染,清麗抒情的水彩畫風完全不同,也與塗改描摹過度而顯得色澤混濁的水彩技法高下差別太大;這當然是陳東元私下取法國外水彩畫資訊,個人深下功夫、磨練技法的結果。由是師大水彩畫給人耳目一新的面目,年輕同儕們即群起追擬,於是為師大水彩畫的高峰發展奠立了重要基礎。

1976年師大美術系系展水彩第一名  獲

臺灣水彩的發展,在文獻與論文裡, 時常要提到我的名字,這實在是受寵若驚。

回想大學時期,當時學子畫水彩常在畫面上塗改描摹,不但失去水彩明快生動的特質,更造成畫面晦澀,整體程度而言是相當低落的。自己覺得臺灣水彩怎麼畫得跟歐風格不一樣, 納悶之餘,透過長輩或友人從國外買回許多畫冊當做學習參考,因此在師大求學期間,就對沙金、雷得、派克、魏斯等美國水彩畫家的技巧均有極深入的研究,與塗改描摹過度而顯得色澤混濁的水彩技法差別極大。

這單純的想法,在當時也深怕被指狂妄、不尊師,因此不敢明言,只能默默耕耘,想不到,竟然得到教授們(尤其是李焜培教授)的誇讚鼓勵,也得到系裡同儕刮目相看,因此轟動一時,影響所及,成為學弟們學習的目標,楊恩生、洪東標、黃銘祝、呂振光…等都受到影響,演變成《水彩黃金時期》的旋風。

但若論我的農村鄉土畫風受到美國魏斯(Andrew Wyeth)懷鄉寫實主義 的影響,個人倒覺得受到同樣是宜蘭縣羅東鎮同鄉的前輩水彩畫家藍蔭鼎的影響比較深比較早。

中學時期住家四周皆與前輩水彩畫家藍蔭鼎描繪的景況一模一樣, 竹林、農人農婦、牛隻、農舍、稻草堆、鴨群......都是生活裡耳熟能詳的熟悉景物,因此臨摩水彩畫家藍蔭鼎的作品成為美術課的重要活動, 然後以此做基礎去描繪周遭農村的景致。

大學時期紐約新寫實主義風潮影響國內, 美國魏斯(Andrew Wyeth)懷鄉寫實主義也適時引進臺灣,我當然深受影響,甚至於被稱是影響最深的畫家。魏斯懷鄉寫實主義對我的影響是構圖取景與技法, 不過骨子裡的感情與思維仍是純臺灣的。

「無心插柳, 柳成蔭。」,想不到能夠成為臺灣水彩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實是時勢造英雄的最佳寫照。

最近幾年消聲匿跡,被繪畫界朋友戲謔,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 總是讓人“知其名而不見其影”。

的確,已經幾年沒有發表作品, 甚至於好幾年沒有動水彩畫筆, 這是藝術理念的改變使然,也是臺灣畫家的無奈。

我的個性淡泊名利,處世「無爭」、「無求」,喜歡怡然、淡然的態度表現「不食人間煙火」的桃花源世界,滌盡內心的塵垢雜念,加以內向、沉默、寡言, 不擅交際應酬,不喜歡吹噓,因此歷次畫展都委託畫廊代為處理展覽瑣事,現今台灣藝術市場被大陸廉價作品攻佔,藝廊十之八、九無法生存,被迫歇業,自己當然無法像往昔一樣展示作品

台灣藝術市場不景氣,反而可以冷靜思考保有原先堅持的自由自在心情更能勤於創作。

見識西遊記裡群魔的威力;領教了天旱物枯卻鬧大水的怪異地域;體驗了「黑風沙暴」的恐怖情景;飽覽了大地的雄奇壯麗;嘗試了氣溫極速驟降20餘度的氣候;分享了祖先遺產有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遊牧民族的豪邁;感受了在雲霧飄渺裡松石為伴的文人雅致……,這些大山大水至今仍讓自己感動激奮,雄偉遼闊的磅礡氣勢是自己繼續努力埋首的方向很自然地選擇油畫做為創作, 畫出巨幅作品,表現讓人震撼的氣勢。

我的真心是始終堅持以溫馨的方式去追求「繁華落盡見真情」的真諦,遠離城市的塵囂與是非所呈現的是一片純然的寧靜、和平與清雅,滿佈著生活的經驗與泥土的氣息。

  參加台灣水彩100年作品   1989 花下  76X56CM

在嘉南地區靠近山區的農家後院,家家戶戶都種植羊蹄甲,不僅顏色鮮艷,花期又長,家禽喜歡在花蔭下休憩,構成極美的畫面。

參加台灣水彩100年作品   1984 耕後   76X56CM

在廣闊的嘉南平原,一望無際的農地,勤奮的水牛在拉犁耕耘後休憩的情景。

早期的台灣鄉村農業社會,水牛是主要象徵,水牛被視為家庭的成員受到尊崇。

參加「台灣水彩100年」特展的貴賓  畫家合影

1975  年貨  76X56CM

1975年榮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展第一名

現在臺灣水彩畫界都以此獲獎畫作做為《水彩黃金時期》的起始依據

 

2008年10月為文於青藤小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