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這名稱,有許多不同解釋。有的說是「美麗的姑娘」;有的說是「騎士」;也有人解釋為「白天鵝」。還有一種比較貼切的說法,意為「避難者」或「流浪者」,其含義為「在廣袤的草原上自由遷徙,勇敢的追求自由的遊牧人」。
哈薩克有句俗諺「祖先的遺產中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所以哈薩克可以說世界上最豪邁好客的民族,有位旅行家曾說,要是每隔一至二公里有著一座哈薩克氈房,他便可以不花一分錢或帶一粒糧旅行全世界。平時,哈薩克氈房是不關門或上鎖的,隨時為路過的牧人或族人敞開,任何時問,你推門進入都不會引起主人的驚懼而加以排斥,主人一定會以最熱情的方式接待客人。當你最需幫幫忙時,只要看到哈薩克氈房,一定會有人前來協助。唯一忌諱的是,氈房裡要是只有女人家時,千萬不要進入,這是禮貌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與馬生活在一起,有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足可以編撰成書。曾目睹幼童騎在光背的駿馬上,既沒有馬鞍也沒有韁繩,抓著馬鬃在原野上急馳狂奔,屁股黏在馬背上,渾然成一體。亦看過往夏牧場的轉場途中,哈薩克婦女懷著剛出生的幼嬰,肩膀上襁負著另一幼童,在平疇上馳聘著。更看到行動遲緩的佝僂老漢,騎上馬後,突然變成英姿煥發的勇士。哈薩克人馬術之精,令人咋舌,與馬的情感,更是令人感動。
遠山初雪已降,哈薩克牧民正準備將牲畜驅趕下山,準備過冬,遊牧民族遷移牧場,稱之為「轉場」。
轉場是非常辛苦的,必須歷經數百公里的跋涉,不論晴雨,不論炎涼,不論男女老幼,全都舉家遷徙,即使是積雪過膝、寸步難行,或強風暴雨、雷電交加都不能怯步,遲了一天,所有牲畜便會出現危機,傾家蕩產是常見的。轉場途中,住的是簡易臨時搭建的帳蓬,吃的是粗製的奶茶和。夜晚,只有用繩子將羊群、牛群圈在小範圍內,所有安全警戒全交給凶猛負責的牧羊犬。轉場時,牲畜損失相當大,或體弱死亡或遭狼群攻擊。在寂靜的草原生活裡,陪伴的永遠是寂寞。只有「冬不拉」的琴聲飄蕩在山谷間草原上,才會隨著樂音歡快跳躍。
轉場並非舉家一起遷徙,而是每成三至四梯隊,梯隊間保持一至二公里,通常是由稍大的孩童趕著母馬及小馬先行,馬匹速度較快,先行到達的母馬可以食草休息,待乳腺充盈,便可擠奶釀造「馬奶子」飲料,提供後到的家族一起飲用; 再來是男主人趕著駱駝,馱上簡易的帳蓬,到達當日的預定地點,隨即迅速搭建以提供稍後到達的全部家族休息。隨之而來的是全體家族趕著全部的牛隻馬群,馱著全部財產家具,到達預定地,婦女馬上起灶烹煮奶茶及擠馬奶牛奶。最後的是羊群,羊群速度較慢,可以邊走邊吃草,羊是溫馴的牲畜,這項工作可由孩童或壯丁擔任,只要有牧羊犬在旁照顧管理,便可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