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福─土樓燈籠高掛 193.9*130.3cm

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想繪製出具有土樓特色及其蘊涵的土樓人家「修身齊家」的理想和「止於至善」的追求,確實極其困難,苦思多時,終能突破困繭。

農曆新年,土樓裡每戶人家都高懸大紅燈籠,紅色鋪滿走道及屋簷下角落,喜氣洋洋。

每戶人家更在大門貼上大紅「福」字,福氣光臨,好不熱鬧。

土樓也講究「六畜興旺」,畫上公雞啼叫表示農事順利,五穀豐收。往昔沒有鐘錶的遠古時代,晨昏作息皆以雞啼為準,公雞啼叫也表示黎明肇始,是每日開始耕作的時間。

孩童鬧春,聚在一起嘻鬧表示福澤綿延,香火鼎盛。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初溪一字排列的三座巨型圓樓,由左至右為餘慶樓、庚慶樓、集慶樓。

福建土樓通常住有過百戶家庭,即約700至800人,但進出土樓的門口只有一個,以堅固木材製成,有防火功能。「由於客家人 是外來居民,他們擔心被原居民或海盜侵擊,會加以防範,如底層及第二層是沒有窗戶,只有三、四層住所設有窗戶。」此外,福建土樓外牆厚達1至2米,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走。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以特有的空間形式、絕妙的防衛系統、巧奪天工的建造技術和深邃的土樓文化,令世界矚目。」

為著達到上述情景,前景描繪土樓以內部結構為主,遠景則以土樓外部建築述說嚴謹的結構,此圖可說「內外兼修」。

翻遍所有土樓資料可以確定找不到前景的土樓內部結構,那是畫者按照拍攝資料自行依據永定傳統講究「風水」觀念繪製而成,其中以畫裡遠景初溪一字排列的三座巨型圓樓為依據,由左至右為餘慶樓、庚慶樓、集慶樓,其中又以餘慶樓為最主要的參考圖。

餘慶樓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距今280多年,為雙環圓形土樓,直徑42米,占地2100平米。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構圖方式:

福建土樓講究「風水」理念,且結構複雜嚴謹的建築,因此採用深具數理根據的對稱方式。

對稱是幾何形狀、系統、方程以及其他實際上或概念上之客體的一種特徵-典型地,物件的一半為其另一半的鏡射。

在數理上,如果稱一個幾何圖形或物體為對稱的話,即表示它是變形的不變量,而對稱一詞亦包含在此定義之中。若兩個物體稱為互相對稱時,即表示其中一者的形狀經幾何分割後,在不變更整體形狀的情況下,可以將分割片段重組為另一者,且反之亦然。

對稱亦可在人類與其他動物等生物體中發現。在二維幾何中,較有趣味的幾種主要的對稱為相對於基本之歐幾里得空間等距的:平移、旋轉、鏡射及滑移鏡射。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對稱可說是在所有的形式原理中最為常見且最為安定的一種形式,並且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例如,人類的五官及四肢便極為對稱,其餘動物或植物、昆蟲或鳥類等,也往往具有對稱的形態。對稱在各種視覺形式中,最能予人平和、莊重的感受,雖然較易失之於單調,但對於人類的情感頗具穩定作用。於建築物中、室內佈置上亦常可見到對稱形式的出現。

色彩計劃及配置:

幾近三百年的古老建築難免產生苔蘚密佈的景況,為使色彩單純符合計劃及配置要求,干擾的其他色彩全部棄置。

寒暖對比:

屋瓦及屋頂的寒色系列與走道及屋簷下燈籠光線投射形成的暖色系列構成強烈的寒暖對比。
心理作用而對色彩產生寒冷或溫暖的感覺,其中紅、橙、黃、紅紫屬於暖色;而藍、藍綠、綠為冷色;黃綠色和紫色是中性。

使用寒暖對比有色相對比的加強效果,可使圖形與背景適度的區分。

彩度對比:

屋瓦及屋頂的 低彩度灰藍色系列與走道及屋簷下燈籠的高彩度色系列構成強烈的彩度對比。

將不同彩度的色彩並置所產生的對比,其中和低彩度配置會使色彩顯得較鮮明,而與高彩度並置會使色彩顯得較濁。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福建土樓通常是指閩西南獨有約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承重生土牆壁所構成的群居和防衛合一的大型樓房,俗稱「生土樓」。總數約三千餘座,主要分布地區包括龍巖市永定縣和漳州市南靖縣、詔安縣、平和縣、華安縣。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形式,產生於宋、元,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就地取材,吸收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禦外敵的防禦的要求,被稱為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

在1970年代之前,流行「客家土樓」一詞,隨後調查研究,發現土樓並非客家人獨有,漳州和泉州地區也有閩南人居住在土樓。而把閩南土樓稱為客家土樓是不夠全面的,因此學界轉用「福建土樓」一詞概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國家文物局立福建土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有關單位也是以福建土樓一詞申報世遺的。不過最著名的土樓如振成樓、承啟樓、田螺坑土樓群的住戶是客家人。

2008年7月福建土樓46處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包括永定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南靖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大地土樓群,以及衍香樓、振福樓、懷遠樓、和貴樓。

歷史背景

以客家土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

土樓最早出現在明代的文獻。其中《重修虔台志》記載著閩西的土匪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永安與連城的交接處建立了兩座土樓。而1573年的《漳州府志兵防志》則記載漳州地區居民開始建築土寨以抵禦海寇的騷擾。

根據黃漢民和曾五嶽的看法,土樓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陳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戶閩南。閩南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古代兵寨的遺蹟。圓形的山頭自然不宜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蹟多呈圓形。這些圓形山寨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一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省耕地,便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客家系由中原遷移到閩南,帶來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因防衛需要,建立厚土牆,這便是最初五鳳樓和方土樓的來源。由於圓形的土樓,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外牆,包圍著最大的公共庭院,在高層瞭望點的視野,比方樓寬闊,因此也被客家人紛紛採用。

然而這個看法卻備受質疑,首先關於陳元光史書並無記載,屬於口耳相傳的傳說。而陳元光的府治雲霄縣,留下的只是一座古堡,還有零星的土樓,都是清代建造的,難以說明土樓的起源和陳元光有兵寨有任何關係。其次,漳州地區的土樓,絕大部分集中在詔安縣、平和縣、南靖縣等地區。這些縣也是漳州客家人的主要分布地,而且土樓的居民也是客家人為多。[1]最後,圓土樓不止分布在福建漳州,更廣泛分布在廣東省饒平縣、大埔縣等地區。當中的南陽樓、尊君堡、道韻樓和中憲第的落成年代,比漳州地區最早的土樓齊雲樓、一德樓還要早得多

土樓分類

按建築內部結構分類

黃漢民根據土樓的內部結構,將福建地區的土樓分成了兩種:

內通廊式土樓(客家土樓):土樓內住戶擁有從底層到頂層的單元,各從二層以上,各房間門前有環形走馬廊,每層有四五部公用樓梯。內通廊式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客家人聚居的永定縣,又稱為客家土樓,以永定縣湖坑鎮振成樓為代表。

單元式土樓(閩南土樓):單元式土樓各層沒有連貫各戶的走馬廊;土樓分割為一套套垂直單元,各單元有獨立的門戶,有獨立的庭院,有獨立上下樓梯。單元式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閩南民系聚居的地區,又稱為閩南土樓,以華安縣二宜樓為其代表。

單元式的福建土樓雖然分布在閩南漳州地區,不過居住者大部分卻是漳州地區的客家人。比如土樓最多的詔安縣、南靖縣和平和縣裡,大部分土樓分布在客家人聚集的鄉鎮,少部分在客家人和閩南人混居的鄉鎮。由此可見將「內通廊式土樓」和「單元式土樓」等同為「客家土樓」和「閩南土樓」是不嚴謹的。

按建築外形分類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占地面積達數千平方公尺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週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其中,若以上方俯視,更能顯現出來該建築圖樣的感動力。

圓樓為圓形的土樓,閩南人稱之為圓寨土樓。其用途重於防衛,因此該名稱嵌「寨」之名。雖然該形狀的土樓不是最多,但是面積通常最為龐大。面積最大者甚至可達72開間以上。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臥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繫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禦功能。

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樑,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五鳳樓又名大夫第、五鳳樓、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其名雖同,但有些許差距。以兩廂房,一門樓等細部構造組成的該土樓類型,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突,彷彿中國古時筆架。五鳳樓主要分布於閩西各縣與漳州。其中,移民台灣的漳州客家人,也將其五鳳樓建築風格帶至台灣。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型、半圓形與八卦型等種類土樓。凹字型土樓主要分布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圓形土樓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方形土樓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橢圓形土樓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湖坑鎮的「福裕樓」 一座典型的五鳳樓

營造技藝

土樓的營建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客家土樓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徐松生所說,土樓用土「田間腐殖質下面一層泥土最好」,含水量宜在18%。整牆是整個工程中的難點,需要「傾斜一些」曬乾後才能垂直於地面。後期防水也非常重要。

材料

就地取材,由紅壤(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摻上杉木條、鵝卵石、石灰、細砂、竹片、糯米粉湯、紅糖、蛋清夯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因此大型的土樓需要家境殷實的人家集數代人之力才能造成。

布局

一樓為廚房,二樓貯藏糧食堆放農具,三樓臥室。

一樓、二樓不向外開窗。三樓以上才對外開窗。

有的土樓在高處建有瞭望台。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感言:

將藝術創作鐫入骨髓刻進生命之中,將繪畫視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月落日出赫赫光輝 耀照天地氤氳靈氣,胸懷高山大川之魄 巍巍巨嶽自顯崢嶸。

冷冽寒風呼嘯 明澈天空晴亮 雪嶺雲海滔湧陽光輝映,我欲縱馬馳騁 我將展翅翱翔 我追逐疾風並擁抱藍天。隱密森林呢喃 巖峻巉岩聳矗 廣袤湖潭深邃雲霧輕飄,我曾聆聽傳說 我正緊握美夢 我吟嚎長歌與蒼鷹齊飛。

一日之求 毀譽不計 心安理得 安然入眠,一生所願 遨遊天地 了無虧欠 無忝所生。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