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往昔是農業社會,政府為了宣揚“耕者有其田”“三七五減租”的政策,在媒體以及雜誌裡常以文章或製作大量廣告大肆歌頌德政,連看電影時 必須先播放的國歌,畫面 也都是俊男美女抱著剛收割的稻穗,露出歡顏笑容揮著手。基層辦事人員為著討好,無不以假數字假績效欺瞞上級。
主政者在辦公室內望文生義,(生長在都市的認知時常與鄉村產生甚大差距,如:白菜,幼苗是小白菜,長大是大白菜。花生是開花後結的果子。落花生是開花後掉在地面的果子 。地瓜跟南瓜、菜瓜、胡瓜一樣長在地面。),從影片或新聞雜誌得到懵懂的錯誤認知,從未了解 農家實際狀況,以為耕種就像郊遊一樣輕鬆愉快,以為農民種稻可以天天吃白米飯,養雞可以天天吃雞肉、雞蛋。
主政者認為既然農民生活富裕,理應感戴政府,多立些名目抽稅繳費更是理所當然。
他們絕對無法理解,農人工作非常辛苦,插秧、割稻、除草等工作,只要一小時,腰便無法挺直,曬穀、堆草垛、使用風鼓吹掉雜草雜物,身體得癢一星期以上,其他農忙時間更是汗流浹背..........。
農人被忽視,處於社會最低層,是被剝削的對象,除須繳收割收益的稻榖稅外,還須繳水租、田租,連牛都有戶口名冊需繳稅,牛車需繳牌照稅,屠宰牛、豬、羊都需繳屠宰稅,層層剝削,即使是荒年天災或病蟲害欠收照樣須繳納,否則便會被惡行惡狀的辦事人員查封屋舍,如沒有房舍,衣櫥、碗櫥、菜櫥、餐桌椅都會被查封。農人生活苦不堪言,連自己種的白米都沒有辦法享用,吃的是蕃薯籤。
有的甚至傾家蕩產必須賣兒鬻女,當奴工,當童養媳,當妓女。
日據時代晚期支援日軍作戰,緊接政府撤退來台初期籌措反攻大陸軍需物資,所有白米因保存、運輸方便,幾乎充作軍糧,一般家庭無法享用白米,只能吃蕃薯籤。
為什麼要吃蕃薯籤而不吃蕃薯塊?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將蕃薯挫成蕃薯籤?
以往農家沒有冷藏倉庫,只能放在“古亭畚”內,雖然可以防老鼠,卻無法防蕃薯生蟲, 蕃薯籤可以使蕃薯蟲暴露,水煮沸後殺死蟲,蟲屍浮在水面,濾過蟲屍後才能食用。另蕃薯籤更可以曬成蕃薯乾以便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