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如火如荼廝殺,曾經體認遊牧民族的特質,心有戚戚,附加感想如下:
西伯利亞東岸至烏克蘭草原,一望無際的草原,綿亙萬里的森林,自古就是遊牧民族縱橫馳騁。殺伐狩獵的地域。潮起潮落,多少王國、汗國、帝國在此崛起湮滅,多少豪傑在此創造歷史事蹟,多少英雄在此隕落慨歎。
種族複雜,世仇熾烈,興起、消失只剎那間,國起國滅速度之快,歷史不及記載,全然消失無影 。
這片廣袤無垠、無邊無際的大地,遷徙多少民族,只能紮「蒙古包」式輕便駝運的大帳,空曠沃野無法纍石夯土構築堅固城池,軍事屬「易攻難守」,從漢、唐時期的「匈奴」「突厥」開始至現代史的「蒙古西征」「韃靼侵擾」「哥薩克崛起」,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2022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曾經流淌數千萬戰士的鮮血,以「血流成河」「屍骨堆山」形容並不為過。
遊牧民族好客熱情,豪邁威武,歷史上不乏英雄事蹟,蒙古騎兵、韃靼騎兵、哥薩克騎兵.......,勇氣蓋天,英姿颯爽,成為許多名畫的創作內容。
遊牧民族對「家」極為重視,若遭到侵犯絕不退縮,能夠容忍統治政權更迭,但家園遭到侵害會群起憤然抗拒,男女老少不論階級、職位都會拿起武器全面捍衛,從「2022年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可以窺其一面,剽悍民族性表露無遺。
蒙古極盛時期,「成吉思汗」鐵木真西征,征服歐亞許多城邦、國家,掃蕩「俄羅斯」,攻勢在烏克蘭草原遭「哥薩克騎兵」挫敗,無法繼續推進。
烏克蘭共和國大部分地處烏克蘭草原,擁有「哥薩克」的優越血統,烏克蘭草原遠古時代便是遊牧民族放牧牛、羊的最佳地域,數千年累積的糞便形成肥沃黑土壤,現已經改為農耕,有「世界糧倉」之稱。
哥薩克,是一個起源自烏克蘭的東歐大草原,主要為東斯拉夫信仰東正教 (但始源突厥) 的多族裔背景社羣。主要聚居於聶伯河、頓河、烏拉爾河及捷列克河等東歐河流流域沿岸,並對烏俄兩國的歷史發展影響深遠。依現代視角看歷史上他們總體而言,是屬於一個半游牧兼半軍事化的羣體,而這些哥薩克人尤其是以持之以民主傳統而著稱。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的俄國政治專家安吉拉‧史坦特(Angela Stent),曾以「普京主義」(The Putin Doctrine)來解釋普京對歐洲秩序的盤算—亦即企圖扭轉蘇聯解體後的歐洲秩序、重建一個「更適合俄羅斯的強權主義的多極新秩序」。普京的長期智囊—俄羅斯外交與國防政策委員會名譽主席、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事務學院的院長謝爾蓋·卡拉加諾夫(Sergey Karaganov),在普京下令開戰前三天,也曾在俄國官媒以「普京主義」解釋「俄羅斯的新外交政策」。
卡拉加諾夫跟史坦特一樣,都以「普京主義」來形容或總結在強人領導下的俄國政治企圖,而且都認為西方應該像對待蘇聯—值得尊重和恐懼的大國—那樣對待俄羅斯。不過作為普京顧問的卡拉加諾夫,更清楚地說明了「普京主義」出現的(至少在俄國知識精英眼中的)時代背景:西方世界正在走向「緩慢但不可避免的衰退」,因此才會急著以「新冷戰」的方式來捍衛他們統治世界政治的地位。
卡拉加諾夫指出,普京的外交政策可以稱為「建設性的破壞」(constructive destruction),不過這並不代表俄國的外交政策是侵略性、或者將會攻擊任何人。不過卡拉加諾夫也說,這其中確實存在一個例外:那就是北約的擴張以及包容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安全威脅,而且西方國家也見不得俄國與中國的交往與關係,因此西方企圖利用過時的歐洲—大西洋安全體系與規則來要求俄羅斯,「但莫斯科不會接受這種威脅,也不需按照這些本質上不利於俄國的規則行事」。
卡拉加諾夫眼中的「普京主義」顯然遠遠不僅是對烏克蘭一地的愛恨(阿嫚普的提問),更不是僅對於烏克蘭一處的新納粹祭出鐵腕(佩斯科夫的回答),而是站在西方國家轉向沒落的歷史時刻,俄國應當如何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與利益。這套說法與另一位被視為「克里姆林宮智囊」的俄國知名學者杜金(Alexander Dugin)頗爲類似,不過杜金將俄羅斯重建為「歐亞帝國」的方式是主動介入、分化、打擊西方國家,卡拉加諾夫則主張以不那麼具有攻擊性的手段,使俄羅斯再次成為「能夠捍衛其主權與利益的主要全球大國」。
卡拉加諾夫將蘇聯解體後的俄國外交政策粗分為四個階段:包括一開始的「虛弱與妄想期」—俄國失去奮鬥的意願,誤信西方會來拯救他們;「緩慢重建期」—俄國開始發展武器系統來挑戰美國,並且阻止西方干涉俄羅斯的內政;「重歸偉大期」—崛起的中國成為俄羅斯的盟友,西方則在全球經濟危機後逐漸失去對地緣政治與經濟的宰制能力;2018年之後的俄羅斯在卡拉加諾夫看來已經取得領先地位,雖然相關的現代化工作仍在持續,但經濟發展的疲軟也讓人擔心這些成就將被否定,而當前的烏克蘭危機就是發生在此一時期。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關鍵一》眼前的僵局:基輔未能遵守明斯克協議 打壓居民
莫斯科認為,2014年9月在法、德居間斡旋下,俄、烏與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等各方簽署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允諾賦予烏東居民更大範圍自治,但基輔始終沒遵守,甚至一再打壓烏東的俄語居民,基輔形同對烏東進行「種族滅絕」,衝突至今造成逾1.3萬名士兵與平民死亡。
而親俄與反俄衝突不曾停歇的頓巴斯(Donbas)地區,也是這次點燃衝突的原因之一。普亭指責烏國向頓巴斯地區派遣僱傭兵、首次發動武裝無人機襲擊,指責其違反《明斯克協議》,破壞停火條約,試圖改變現狀。
關鍵二》心中的大夢:俄國想重建蘇聯 俄烏同源欲恢復往日榮耀
兩國歷史淵源已久,最早可回溯至9世紀,東斯拉夫人在基輔建立一個民族國家,這也是為何普亭常稱烏克蘭與俄羅斯系出同源。因為系出同源,普亭意在恢復昔日蘇聯榮耀光景,時常將俄烏兩國形容為「同一民族,同一整體」。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烏克蘭與西方越來越近,成了2022年俄烏衝突的最大導火線,讓俄羅斯決定開戰。
且烏克蘭曾是前蘇聯的農產與武器庫,由於龐大的農業產業,加上地處重要黑海港口樞紐,境內還藏有大量核武器和先進軍工製造業,烏克蘭便一直扮演蘇聯關鍵性的戰略一環。在蘇聯解體並宣布獨立後,烏克蘭仍與俄羅斯在能源與安全體系上皆保有密切關係。
關鍵三》地緣政治的安全威脅:就怕烏克蘭加入北約
俄國不滿西方想批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要求申請,加上烏克蘭與北約成員國聯合軍演。
一直以來,莫斯科視烏克蘭為俄國與北約的緩衝,克里米亞在八年前被奪後,基輔更將俄羅斯視為侵略者,俄羅斯則將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視為等同於北約再次東擴;對俄羅斯而言,無疑是被人侵門踏戶到無路可退的地步,最後只能以武攻自救。
對俄羅斯來說,由於烏克蘭身處黑海出海口,成為俄國拉攏成為關稅聯盟的重要對象。2013年,烏俄兩國因基輔要與歐盟簽署指標性的政治與自由貿易協議而日趨緊張。當時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據傳在俄方施壓下中止和歐盟的協商,烏克蘭親西方陣營發起大規模示威。
烏東親俄民兵與親西方的基輔新政權交戰,導致烏東與俄交界的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兩地宣布獨立,自此烏東親俄民兵與基輔政府軍之間衝突不斷。同年克里米亞公投脫離烏克蘭,俄國將克里米亞併入。
烏東衝突以來,基輔尋求加入北約及強化與西方的軍經關係,將莫斯科定位為「烏克蘭及歐洲所有人的安全威脅」。
2021年年底,為了讓西方正視俄羅斯「北約不東擴」的要求,俄軍在俄烏邊境部署軍力,屯兵10萬,但此等規模的軍力也威脅、刺激英、美等國加派更多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導致俄烏衝突急遽升溫。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澤倫斯基2019年5月以高達7成支持度當選烏克蘭總統。當時就有人批評,他唯一與政治沾上邊的經歷,就是在鬧劇裡扮演過總統。他上台後還真把總統角色當喜劇演,找了些他熟悉的人──喜劇團隊成員、演員、製片、娛樂界律師、經紀公司與電影公司老闆──來組成核心決策小組,讓他們出任總統府辦公室主任、首席政策顧問、情報局長、國防委員會顧問等職,名副其實的「雞犬升天」。
他就任時烏克蘭與東烏頓巴斯地區戰爭已經打了5年,為解決這個問題尋求俄羅斯協助解決,先主動撤軍並表達善意,組成了德法俄烏的四方會談,會談更納入盧甘斯克和頓涅茲克2個宣布獨立的州,同意給予他們高度自治的地位。但是他的軟弱與急於求成的性格讓普丁看破,不只沒有保住東烏,反而讓普丁更加牢固地控制這2個州。
澤倫斯基活生生讓普丁給耍了之後,他推翻四方會談所有承諾,轉向投靠美國。不料美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當時川普正在競選,對手拜登的兒子杭特.拜登陷入為烏克蘭天然氣公司擔任白手套醜聞,川普以扣住援助款施壓澤倫斯基,要他查明此事讓川普用來打擊拜登,但澤倫斯基沒查出所以然。這件事後來被美媒爆料,美國國會還因此啟動對川普濫權的調查,打算藉此彈劾川普。川普為此責怪澤倫斯基幫倒忙,尚未當選的拜登也對他記恨在心。一次沒有任何結果的政治操作,同時得罪連著2任的美國總統,澤倫斯基也算是政界奇葩。
澤倫斯基闖禍後,找上川普的國務卿蓬佩奧幫忙。蓬佩奧當時全心反中,看中烏克蘭製造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出售案,當時中國急需獲得發動機技術,不惜砸下重金搶標,交易已經談成,蓬佩奧要澤倫斯基否決這項交易,並下令將馬達西公司國有化,澤倫斯基很快地照辦,當然,這下子把中國謀劃多年的馬達西奇收購案案砸了,又在美俄之外再得罪中國。名列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席位的核大國,他在不到2年內得罪了3個。美國知名政論雜誌《大西洋》月刊就調侃道:「烏克蘭總統的位子如果空著沒人幹,狀況應該會比現在好得多。」
阻止了馬達西奇收購案後,川普把扣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款項共數億美元總算給了烏克蘭。澤倫斯基向蓬佩奧提出烏克蘭參與北約的軍事演習,蓬佩奧表示支持,於是2020年9月就開始參加北約一項大規模聯合軍演。他還找上英國尋求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有美英兩國支持,澤倫斯基信心滿滿。而加入北約要所有成員國同意,未完成程序前,烏克蘭暫以「增強夥伴國」名義參與北約的活動。
此時美國進入2020年底的總統大選,澤倫斯基也準備迎來他上任後最重要的唯一一項政績。不料拜登當選上任後,並未認真看待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未知拜登是否仍對澤倫斯基查拜登長子杭特的案子記恨在心,拜登上任後舉行的北約峰會沒有邀請烏克蘭以觀察員身份參加。雖然如此,2021年的北約軍演烏克蘭還是參加了,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事已引起普丁的警覺,先挑動頓涅茲克與盧甘斯克加強對烏克蘭政府軍攻勢,把先前失去的地段全部奪回,普丁也同時開始往俄烏邊境與白俄羅斯部署軍隊。
令人納悶的是,這時拜登不知打什麼算盤,突然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還邀請澤倫斯基到白宮作客。他藉機再向拜登提起加入北約的事,拜登口頭上雖表示支持,卻一直找藉口推拖。由於東烏情勢惡化,俄軍在俄烏邊境部署軍隊數量漸增,澤倫斯基向拜登說,最壞情況可能會與俄羅斯發生戰爭,拜登回應稱,「烏克蘭加入北約,確實會激怒俄羅斯。」到年底時,面對俄羅斯在邊界駐軍15萬,普丁也下了最後通牒,澤倫斯基仍打算用苦肉計來迫使北約接受他,仍舊以強硬姿態反擊普丁。
直到2022年,澤倫斯基還在想用各種加入北約的奇特招式,包括把加入北約寫入憲法。在2月中俄羅斯開戰前幾天,澤倫斯基還跟幕僚們商量是否先搞北約入憲公投後再修憲,但討論還沒結果,俄軍已經越過邊界殺進城了。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再次發表電視談話,宣布在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兩國的要求下,他決定在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軍事行動」。普京強調俄羅斯的計畫並不包括「佔領烏克蘭」,但他也說俄羅斯將實現「烏克蘭的非軍事化」。在普京下令用兵烏克蘭後不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派駐基輔的記者在連線棚內時聽到數起遠處的砲擊聲,連線記者隨即穿上防彈背心。除了拂曉前的飛彈攻勢,俄軍也從南方的黑海與北方的白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是三面受敵。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除了緊急宣布全國戒嚴,也宣布烏克蘭與俄羅斯斷絕外交關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與俄國官方的RT電視台報導,普京在對全國民眾發表的特別談話中表示,他決定在頓巴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普京說:「因為當前的情況刻不容緩,頓巴斯的兩個共和國也向俄羅斯尋求了幫助。根據《聯合國憲章》第7章第51條,經聯邦委員會批准、為了履行俄國與頓內次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友好互助條約,我決定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保護剛成立的兩個國家。」
才承認對方建國,三天後馬上宣戰
俄媒強調,在21日召開的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中,與會者均主張承認頓巴斯地區的兩個人民共和國,普京會後在深夜時段仍對全國民眾發表電視演說,強調西方遏止俄國發展的企圖、以及在頓巴斯地區發生的「種族滅絕」行為。普京隨即簽署承認兩國的總統令,並在總統令中指示俄軍,在雙邊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正式簽署前也要履行「維和」任務。
時隔不過三天,除了俄羅斯國會公開支持普京的決定,俄羅斯與頓內次克、盧甘斯克也迅速完成友好互助條約的簽署。但這還不夠,普京24日再次發表電視演說,表示頓巴斯地區的局勢因為烏克蘭軍的攻擊持續惡化。在基輔意圖入侵的情況下,頓盧兩國已向俄羅斯求援,因此俄國無法坐視不管。
普京也要求烏克蘭士兵立刻放下武器,並且直接向烏克蘭軍人喊話:「親愛的同志們,你們的父祖輩曾經一同保衛我們共同的家園、對抗納粹分子,這一切並不是為了讓新納粹奪取今天的烏克蘭政權」、「你們是向烏克蘭人民效忠,而不是向搶劫人民的反人民正府效忠,請不要聽從他們邪惡的命令」。「我敦促你們立刻放下武器回家,我向你們保重,所有聽從這一要求的烏克蘭軍人,都可以任意離開交戰區域,回去與你們的家人團聚。所有流血與殺戮的責任,都將由烏克蘭的政權承擔。」
普京還說,北約成員國支持烏克蘭的新納粹分子,這些人永遠不會認同克里米亞與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克里米亞最重要的港都)民眾自由加入俄羅斯的決定。他也指控北約的戰車部隊正在往俄羅斯邊境移動。不過普京雖宣稱「特別軍事行動」的區域是在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所在的頓巴斯,但普京也說他要將烏克蘭「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由於在俄羅斯看來,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已非烏克蘭領土,此一宣稱似乎顯示俄軍展開軍事行動的範圍不會侷限在這兩個叛離的「人民共和國」領土。
從黑海與克里米亞發動南方攻勢
除了烏克蘭幾個主要城市可能都遭受砲擊,烏克蘭官員甚至表示,俄國的兩棲部隊已從黑海港都敖德薩登陸。烏國內政部長格拉什琴科(Anton Gerashchenko)一名顧問在WhatsApp的群組對記者證實此事,並稱俄軍已向卡爾可夫推進,靠近基輔的瓦西里基夫空軍基地(Vasylkiv Air Base)也遭受飛彈攻擊,但敖德薩登陸一事後來被烏克蘭國防部否認。
括卡爾可夫與聶伯城都是遭到俄軍的飛彈攻擊,烏克蘭政府證實全境至少十個地區遭到俄軍攻擊,不過主要擊中在東部與南部地區,數架停在機場的飛機也被炸毀,不過《紐時》並未說明哪個機場遭受攻擊。根據烏克蘭邊防部隊公布的影片顯示,大批俄軍搭乘軍用車輛24日也從克里米亞越過烏克蘭國界北上。
北方攻勢:從白羅斯入侵,劍指基輔?
在森基夫卡(Senkivka)滿載士兵的一長列軍車、以及戰車與各式裝甲車輛,24日清晨從白羅斯進入烏克蘭。 森基夫卡是白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國交界的地帶,俄羅斯先前以演習之名將三萬大軍開進白羅斯,直接壓迫烏克蘭首都基輔,因為基輔距離白羅斯邊境不到一百公里,如果俄軍戰機從白羅斯起飛、或者飛彈從白羅斯發射,基輔根本沒有任何應變的時間;若從公路運兵,幾乎一個小時就能從白羅斯直抵基輔。
烏東戰場:俄媒宣稱「烏軍棄守據點」
烏克蘭官員一度表示,俄軍的兩棲部隊今晨已從南方的敖德薩登陸,並且持續往內陸推進,不過此事已被烏克蘭總參謀部稱為「誤報」,但南方仍有來自克里米亞的俄軍北上;加上已開進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奉命執行「特別軍事行動」的「維和部隊」,烏克蘭等於已經三面受敵,而且三方攻勢似乎都還在往烏克蘭內陸推進。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1個月,莫斯科坦承尚未實現軍事目標,進展不如預期。美國官員表示,俄羅斯軍隊沒有前線的最高指揮官,而是由中央政府在千里之外對戰場發號施令,導致俄軍指揮系統崩潰,官兵士氣低迷、死傷慘重。
《紐約時報》報導,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說,北約官員和情報界花費數週研究俄軍在烏克蘭戰爭的最高指揮官是何許人也,但一直沒有得到答案,讓西方官員做出結論,指揮戰爭的是位在莫斯科的政府高層,包括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甚至是俄國總統普廷(Vladimir Putin)。
研究烏克蘭戰爭已5週的美國官員稱,俄羅斯在莫斯科對烏克蘭發動軍事行動,沒有統一的戰爭指揮官在前線發號施令,這可以說明為什麼俄軍在戰事行動上不順利。
報導提到,俄羅斯缺乏統一的戰爭指揮官,這意味著俄國的空中、地面和海上部隊不同步。美國高級官員和獨立分析人士說,俄軍戰場行動一直受到後勤不善、士氣低落,以及7000至15000名軍人陣亡的困擾。還導致至少7名俄羅斯領軍陣亡,因為高級軍官被推到前線,以解決初級軍官或士兵的戰術問題。
美國軍方官員表示,很難從500英里外開展軍事行動,單是距離就可能導致正在作戰的部隊與莫斯科的戰爭計畫之間出現脫節,俄羅斯沒有簡化作戰流程,反而製造了一台無法適應烏克蘭靈活作戰的軍事機器。
另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說,俄羅斯士兵被下令沒有上級明確指示前,禁止採取任何行動,這讓俄兵在戰場上士氣低迷。這種從莫斯科將指令下達給戰場上的將領,然後將領們再將傳達命令給部隊,無論當地戰況如何,部隊都被告知要遵循這些指令進行作戰。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俄羅斯釋出國防部長蕭依古主持一場軍備預算會議的畫面,蕭依古在影片中表示,「雖然我們目前遇到了困難」,但武器訂購和供應仍依照計畫進行。
俄國入侵烏克蘭超過一個月,俄國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第一副總參謀長魯茨科伊上將廿五日首度召開記者會,宣稱俄軍以削弱烏克蘭戰鬥能力為重點的第一階段行動「總體已經達標」。他說,俄軍今後將側重於「解放(烏東)頓巴斯的主要目標」。
西方國家軍事分析師指出,這是俄國為挽回攻占基輔失利顏面的說詞。曾擔任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現任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員的霍吉斯表示:「如果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拿下頓巴斯,俄國何必大費周章從北邊、東邊和南邊入侵烏克蘭?顯然俄軍已經備多力分,必須集中攻勢。」跡象顯示,俄羅斯正在從喬治亞調兵,但最終目的並不清楚。
倫敦智庫「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地面戰專家雷諾斯也有同感:「俄軍的原始戰略是斬首烏克蘭中央政府,或者藉由大軍壓境讓基輔政權垮台,明顯事與願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稱,「過去一周,我們英勇的武裝部隊重創了敵人,造成慘重損失。」他說,從俄國入侵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已有超過一萬六千名俄國官兵陣亡,遠高於俄國官方公布的數據。
澤倫斯基也再度向俄國喊話,以談判結束戰爭,但同時表明烏克蘭不會同意放棄任何領土換取和平。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俄羅斯宣稱烏克蘭戰爭(俄稱「特別軍事行動」)進入第二階段後,雙方將戰場的焦點移到頓巴斯地區,準備在烏克蘭東部進行決戰。不過烏克蘭南部13日傳來烏軍捷報,俄軍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在奧德薩外海遭烏克蘭軍以兩發國產反艦飛彈擊沉。俄國官媒已證實莫斯科號發生大火嚴重損壞,但未提及遭烏軍飛彈擊沉一事,也沒有說明船上為何會發生大火引爆彈藥庫。
多名烏克蘭官員13日宣稱,烏克蘭守軍朝潛伏在奧德薩(Odessa)外海的俄軍軍艦發射海王星反艦飛彈(Neptune anti-ship battery),結果擊中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Moskva)飛彈巡洋艦,引發大火後沉沒。俄軍共有三艘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2千噸的「光榮級飛彈巡洋艦」,而且分別擔任黑海艦隊、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其中最早服役的莫斯科號(舷號121,蘇聯時期稱「光榮號」),正是黑海艦隊的旗艦,此次擔任封鎖黑海與圍攻奧德薩的任務。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俄軍日前強行渡過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Luhansk)的北頓內茨克河(Siverskiy Donets),遭到烏軍伏擊損失慘重,烏克蘭記者布圖索夫(Yuri Butusov)報導指出,俄羅斯軍隊至少損失100單位的軍事設備、數百名士兵命喪黃泉。
隨著烏軍逐一收復哈爾科夫附近的俄軍陣地,俄軍轉而在盧甘斯克發起攻勢,近日在比洛霍里夫卡村莊(Bilohorivka)附近搭建浮橋,企圖越過關鍵河川「北頓內茨克河」,沒想到卻遭烏軍伏擊,英國國防部戰情報告指出,俄軍至少損失一個營級戰術群重要裝甲部隊和渡橋設備。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烏克蘭當局宣布在馬立波(Mariupol)被俄軍圍困的亞速(Azovstal)鋼鐵廠的戰事已於16日晚間畫下句點,烏克蘭軍方表示那裡的「戰鬥任務」已結束,並報告說士兵正在撤離。
紐時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向在俄羅斯持續數周的攻擊下為平民提供庇護並拼命戰鬥的捍衛者致敬,並稱「我們希望能拯救自家人的生命,我想強調的是:烏克蘭需要活著的英雄」。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烏克蘭軍的逆襲之戰,根據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戰報,烏軍上周末的閃電快攻在48小時之內,奪回東部超過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俄軍被迫棄守撤離。成功收復的城市,包括哈爾科夫州的重要城鎮巴拉克利亞(Balaklyia)、作為補給線的伊久姆(Izium)、庫皮安斯克(Kupiansk)等地,都在9月10日重歸烏克蘭的控制。俄羅斯已證實軍隊自上述城鎮撤離,但宣稱是為「重新集結」、轉進「加強」頓內茨克前線軍力。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日以來在東部戰線不斷推進、收復失土,在南部戰線也持續小幅反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2日在夜間例行談話中宣布,從本月初以來,烏軍已在烏克蘭南部及東部收復6000平方公里的國土,呼籲國際社會對俄羅斯加強施壓。
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之所以還能持續發動戰爭,是因為各國對俄羅斯的施壓還不夠,俄羅斯佔據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造成「輻射恐怖」;俄羅斯故意破壞歐洲的天然氣市場,讓各國人民因能源資源價格上漲而痛苦,這是「能源恐怖」;俄羅斯先前阻止烏克蘭出口糧食,造成世界糧食危機,這是「飢餓恐怖」,但目前世界各國仍尚未承認俄羅斯支持恐怖主義,這個「恐怖國家」的公民仍可獲得歐洲簽證前往各國渡假,且沒有人知道這些「公民」是否包含剛從烏克蘭返國的殺人犯和虐待狂。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烏俄衝突持續延燒之際,驚傳連接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交通要道「刻赤海峽大橋」發生大爆炸,接著猛烈起火燃燒,且當下正好有火車經過。
當地時間週六清晨6點左右刻赤橋發生爆炸,聲音之大遠在數公里外都能聽見。當時正好有列車行經,至少有兩節車廂伴隨濃烈黑煙遭大火吞噬。後續影像顯示,與運輸軌道平行的大橋道路段部分崩塌。
刻赤大橋除了交通功能外亦有重大政治意涵。目前的結構是俄國2014年侵占克里米亞後,由總統普廷下令全力改善與本土的交通連結所建,分為平面道路與鐵路運輸兩部分,分別於2018和2019年完工,兩次通車儀式普廷皆出席。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Sergey Shoygu)發布正式命令,「俄羅斯部隊撤退到第聶伯河右岸」,這意味著俄羅斯主動放棄首府刻松市(Kherson,赫爾松),這是烏克蘭一直在等待的「無血收復」。
紹伊古與總指揮官蘇羅維金大將(Sergey Surovikin)聯合招開記者會,他說,「面臨烏克蘭軍隊的推進,俄軍隊應該在河的另一邊重新集結,以加強防衛。」
蘇羅維金說,由於補給線路都遭到切斷,已經無法再向刻松市和左岸的其他地區有效運送物資,經過討論後,紹伊古同意了撤出左岸,並在右岸設置防禦的建議。
從戰役的角度來看,放棄刻松市是合理的,面臨一個無法有效補給,又無法增緩的地方,就是個「雞肋」。已無法續戰,但放棄又必然損失士氣與形象。俄羅斯支持戰爭的網路客感嘆,「這是俄羅斯悲劇的一天。」
「是的,這是俄羅斯軍隊歷史上的黑頁,俄羅斯恥辱的一天。」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俄羅斯從赫松(Kherson)撤軍,放棄這個自2月展開入侵行動以來唯一占領的烏克蘭州級首府後,居民今天歡騰迎接烏軍抵達赫松市中心。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y)在晚間影片演說中表示:「今天是歷史性一天,我們一步步收復南部國土、收復赫松。」
他說:「目前我方守軍在城郊,我們很快就要進去,不過特種部隊已在城裡。」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美國「時代雜誌」(Time)12月7日宣布,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烏克蘭精神」(the spirit of Ukraine)為今年的年度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理由是面對俄羅斯入侵時展現堅忍抵抗。時代雜誌總編輯費森塔爾(Edward Felsenthal)說,今年年度風雲人物的決定,是「有記憶以來最明確的」,澤倫斯基「以我們數十年來未曾見過的方式,激勵了這個世界」,「轉移了地緣政治氣候,引發一波席捲全球的行動潮」。至於「烏克蘭精神」,費森塔爾說,具體展現在「這個國家內外無數的個人」身上,在幕後奮戰的人,包括廚師、外科醫師等尋常百姓。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2023年2月27日前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HRC)發表演說,抨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造成大規模死傷、破壞、無數人流離失所,是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侵犯人權行為。
根據《美聯社》報導,古特瑞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演說,他表示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侵犯人權行為」,戰事進入第二年,但仍看不到盡頭,導致數萬人喪生。
古特瑞斯指出,俄羅斯襲擊平民和公共設施,造成平民傷亡,且讓他們陷入可怕的傷痛之中。他也在演說中譴責已有75年歷史的「世界人權宣言」經常被誤用和濫用,尤其是被某些特定族群人士當成謀求政治利益的工具。自去年俄羅斯開戰,面臨國際壓力激增,俄方選擇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2023年3月17日發布了一份逮捕令,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丁對烏克蘭發動野蠻入侵負有責任。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國際刑事法院指控普丁負有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行責任。並稱:「全球目睹普丁的士兵向公寓大樓發射飛彈、折磨平民並槍殺他們,還有系統性地強姦婦女和女孩。」
報導稱,男女老少無差別被俄羅斯士兵處決,他們的屍體被扔進事先挖好的深溝裡,最年輕的受害者是一名14歲的男孩。在烏克蘭至少造成7000名平民喪生,近800萬烏克蘭人逃往歐洲各國,這場戰爭造成的痛苦和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已經讓全球感到震驚。
報導稱,自10月以來,俄羅斯軍隊也多次瞄準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讓城市陷入黑暗,數百萬人在嚴寒的冬季無法取暖。在戰爭初期,俄羅斯軍隊被迫從烏克蘭各城鎮撤退,但隨著他們的撤退,他們對平民犯下的戰爭罪行變得越來越清楚。自3月以來,大量的墓穴中充滿了成千上萬的平民遺體,許多人的手被綁在背後,還有在基輔和哈爾科夫地區的解放區域發現了酷刑室,包括布查(Bucha)、伊爾平(Irpin)和伊久姆(Izium)等城市。
《 按此進入瀏覽參考文獻 》
臺灣是藝術家的墳場,從事藝術創作是條不歸路,要有守貧的準備。臺灣沒有讓藝術家生存的環境,藝術創作只能當興趣,不能當職業。
藝術的真諦在色彩中求生命的深度與厚度,藝術的過程在技法中求藏巧守拙鋒芒不露,藝術的生命在創作中求真善美與返璞歸真。
每個人頭上各有一片天,各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各有自己的道路;每個人經歷不同,各有許多說不完的故事。從自己累積的生活經驗中去尋找靈感,這便是創作之源。
生命在決心死去的一刻點燃,藝術家的事業,是在閉上眼睛之後才開始的,走入歷史後得到的聲名,才是真正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