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類繪畫作品創作難度最高卻最難販售?

陳東元 / 2020年8月20日

肖像畫是創作難度最高的繪畫作品

何類繪畫作品創作難度最高卻最不容易販售?

依數10年創作經驗和觀察,無疑是肖像畫。

肖像畫不只是需要畫“像”,這僅是最基本初階的要求。

肖像畫還需畫出解剖學的難題,即是“人體”,要畫出骨、血、肉、皮膚,且需結實勻稱或吹彈得破的面部質感。

以上是可以用肉眼觀察,肖像畫更要畫出無形的“生命”,要呈“神靈活現”的高度藝術涵養。就要畫出“精”、“氣”、“神”才是最困難的境界,即是形而上的“靈魂”、“思想”和“智慧”。

生活周遭,撫育成長的尊親,胼手胝足同甘苦共患難的親人,牢牢鐫刻在心底是刻骨銘心的情感。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陳東元 油畫作品 慈母手中線 91×72.5cm 油彩、畫布 1988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陳東元 油畫作品 舐犢孺慕 91×72.5cm 油彩、畫布 1988

徜徉豪邁遼闊的新疆大地,一望無際的天地,遊牧民族毫無修飾的豪情一如童年山區在艱苦環境裡孕育的善良人性,彷彿是心靈記憶的景象,既親切又熟悉,繪製時湧出美好的憧憬,深埋在深處的感動萌發,畫下這美麗大地與無邪無垢人心構成的「人間淨土」境界,更將自己溶入畫中。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陳東元 油畫作品 策馬縱鷹(熱鬧的柯爾克孜節慶活動)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10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陳東元 油畫作品 帕米爾高原塔吉克婚禮盛會 130.3×193.9cm 油彩、畫布 2009

近年來,台灣水彩英才輩出,迭有肖像畫佳作湧現且充滿難度挑戰,技法精湛高超讓人咋舌驚嘆,展現的盡是巨幅作品,實是前所未見的榮景,藝術家林毓修更是箇中翹楚,風格獨特的作品極具代表性。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林毓修 水彩作品 純真.失落 2011 水彩 70×91cm

『純真』…一處心靈底處的缺口。那是種忘年的真情感動,更是一抹無從拾回的真切笑意;也或許是早已不習慣的眼神和再也無法笑到位的嘴角。是缺了?還是早已失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家 林毓修 水彩作品 藝與毅 2013 水彩 100×114cm

當藝術創作已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習慣。歲月堆擠並層疊出一張莊嚴而美麗的面容;有智慧、有神采、更帶有一抹堅毅的氣息。是藝術內涵的魅力,牽引無悔的動能,享受創作中挑戰的孤寂與苦思後突破的雀躍。這是我認識的藝術家,在藝與毅之間,堅定從容而柔軟。

肖像畫是最困難販售的美術作品

「誰會買巨幅的陌生人肖像放在家裡或掛在牆面」、「家庭的每一分子豈能容許絲毫沒有任何沾親帶故的陌生人肖像平白闖入生活空間造成困擾」或「誰見過親朋好友的牆面會懸掛巨幅的陌生人肖像」,這就是最簡潔直接的答案。

這是台灣習俗的避諱,也是生活認知的常識,卻被藝術家疏忽。

吾等應可確定台灣多數家族若需求肖像畫通常會委託藝術家專門繪製。即使在歐美或世界其他國家亦是,照相機尚未發明的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揚‧維梅爾(Jan Vermeer)和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便是最佳例證,二位專為富裕商家繪製肖像畫維生。絕大多數肖像畫會隨著家族衰敗或變故消失蹤影,或嚴重毀損無法修復忍心棄置,只有值得傳世的珍品才由美術館(博物館)典藏提供後世觀賞研究。

美術史中甚少藝術家將所畫自認能夠充分表達個人創作意念的肖像畫拿去推銷給他人的情形發生,此等視為「陌生人」的畫像在台灣傳統習俗更是忌諱懸掛或擺放在家裡。通常展覽場合展示肖像畫主要目的除展現藝術家繪畫能力,尤其冀望殷商前來委託為鉅富本人或家人繪畫肖像。

肖像,不論攝影作品或藝術家繪製的畫作,均可視為人格之延續是身份的表徵,重要證件如:身分證、健保卡、金融卡、信用卡、悠遊卡、申請重要文件......均需附貼相片(亦是肖像範疇),是故肖像畫幅無論大小均不可等閒視之。

現代台灣居住空間狹窄,尤其繁華都市更是如此,通常買得起畫作的高所得家庭多以城市居民為主,生活空間受到侷限一般家庭懸掛肖像畫已經非常少見,但仍有少數保有傳統習俗。

在台灣拜訪親朋好友,可曾觀察牆面上懸掛的是那些肖像畫。

最常看到的是福澤綿延、源遠流長的祖先遺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祖先的遺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祖先的遺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祖先的遺像

再來就是祈求福佑闔家平安的神明或宗教信仰心靈依託的上帝、先知、聖人以及終身感念的恩人。

台灣或閩南習俗通常是關公或媽祖。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關公畫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媽祖畫像

 

信佛家庭是南無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南無阿彌陀佛畫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觀世音菩薩畫像

 

虔誠天主教家庭以聖母或聖母子居多,基督教家庭是耶穌居多。

 

Raffaello Madonna Cowper.jpg

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 聖母子畫像

 

Sagrado Coração de Jesus - escola portuguesa, século XIX.png

耶穌及聖心的態像

 

在民智未開的歐洲,知識財富集中在王(皇)室或貴族,平民迫於生活壓力根本沒有能力請藝術家繪製肖像,而王(皇)室或貴族則有御用藝術家為家族服務,尤其在立下豐功偉業之時。

在台灣亦有政治領袖或企業家在功成名就之後,會透過介紹敦請藝術名家繪製巨幅肖像,只是往後功過褒貶很難論斷,所以為數不多。畫種侷限油畫而非水彩。

Louis le Grand; Rigaud Hyacinthe.jpg

法國皇帝路易十四畫像Portrait of Louis XIV of France (1638-1715) by  Hyacinthe Rigaud 1701 Height: 238 cm (93.7 in); Width: 149 cm (58.6 in)

Ingres, Napoleon on his Imperial throne.jpg

寶座上法國皇帝拿破侖畫像(Napoléon Ier sur le trône impérial)by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806年 Height: 259 cm (101.9 in); Width: 162 cm (63.7 in)

Queen Victoria - Winterhalter 1859.jpg

維多利亞女王畫像(Queen Victoria (1819–1901) by After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1805–1873) circa 1870 (original: 1859) Height: 242.5 cm (95.4 in); Width: 156.9 cm (61.7 in)

直到東西貿易暢通,海上交通暢行無礙,中產階級崛起逐漸掌控經濟命脈,貴族不再獨占財富權勢,富裕平民才有能力敦請藝術家繪製肖像畫,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揚‧維梅爾(Jan Vermeer)和尚·巴蒂斯·西美翁·夏丹(Chardin, Jean-Baptiste-Simeon)的作品於焉流傳後世。

Frans Hals - Laughing man with a jug, probably Pekelharing.jpg

弗蘭斯.哈爾斯 Frans Hals (1582/1583–1666) Man with a large pottery jug or drinkebroer 1650  67.3 x 55.3 cm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 Self-portrait wearing a Hat and two Chains - Google Art Project.jpg

林布蘭特 Rembrandt van Rijn (1606–1669) Self-portrait wearing a Hat and two Chains 1642 Height: 72 cm (28.3 in); Width: 54.8 cm (21.5 in)

Vermeer - Girl with a Red Hat.JPG

揚‧維梅爾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Girl with the red hat 1665-1667 Height: 22.8 cm (8.9 in); Width: 18 cm (7 in)

Self-portrait wearing Glasses by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jpg

尚·巴蒂斯·西美翁·夏丹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 (1699–1779) Self-portrait wearing Glasses 1775 Height: 46 cm (18.1 in); Width: 38 cm (14.9 in)

台灣曾長達50多年戒嚴時期,封閉的政治體系,為了表明忠心及社會地位,通常懸掛領袖肖像。

至今仍有不少具政黨傾向的家庭仍保有懸掛政治領袖肖像的傳統。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孫中山遺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蔣中正遺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蔣經國遺像

或許尚有存疑,還有許多青少年青少女的房間都貼滿偶像的肖像圖片,但這些都是價錢便宜印刷出版的海報或照片,他(她)們沒有能力購置昂貴的巨幅肖像畫。

每個年代都有青少年青少女崇拜的偶像,以影歌星為最,下面是1950年代美國好萊塢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詹姆斯·迪恩 James Byron Dean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奧黛麗·赫本 Audrey Hepburn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葛雷哥萊·畢克 Gregory Peck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伊莉莎白泰勒 Elizabeth Taylor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瑪麗蓮·夢露 Marilyn Monro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美國普普藝術家 安迪·沃荷作品 瑪麗蓮·夢露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美國普普藝術家 安迪·沃荷作品 瑪麗蓮·夢露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美國普普藝術家 安迪·沃荷作品 瑪麗蓮·夢露

肖像畫甚少見大幅作品,若是超過100cm以上便屬巨幅範疇。

動輒數10萬甚至超過百萬的巨幅肖像畫只有經濟實力雄厚的才有能力購買,偏偏這些社會菁英處處以事業及家庭為重,特別忌諱無端莫名謠言中傷,稍不小心便演變成腥羶風聞,成為社會輿論攻擊的對象,落得狼狽局面影響聲名地位及事業。

巨幅肖像畫懸掛牆面勢必引起側目,此類醒目且超乎想像尺寸卻與家族完全毫無任何沾親帶故的的陌生人畫像必會讓訪客特別注意,若遇來訪客人問起:「這畫像是你的家人嗎?怎從未見過呢?」這時負責接待的家庭成員必會加以說明,不僅不勝其煩還會衍生無法臆測的後果,每位家庭成員的說辭不同,眾說紛紜的結果更容易演變為中傷謠言的癥結。

假使解釋說明稍有疏失,以訛傳訛造成醜聞,導致無法彌補的困擾災禍,難免釀成得不償失的尷尬局面,購畫的當下思忖「避免不必要的困擾」,每位收藏者定會慎思再三甚至選擇放棄。

台灣許多傳統保守家庭依舊保存在世者不能懸掛肖像的習俗,若辭世需要懸掛畫像,通常都延請藝術家專門繪製。

巨幅陌生人肖像畫極難獲台灣普通家庭青睞,公司行號更不容易懸掛,牆面只能有領導階層。

收藏家呢?收藏作品旨在增值,因此需要有操作的空間,台灣有如此的環境和資金進入市場嗎?

經典好評的肖像畫最好的出處就是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可惜台灣相關各處美術館(博物館)已經20多年未有購藏預算,要讓美術館(博物館)收藏畫作只能靜待創作者百年之後。

藝術家子孫後代捐畫給美術館(博物館)還需負擔不斐的稅金,是否需詳加考慮。

尺寸過大的作品銷售困難

藝術家的通病,視野囿限在狹窄範圍,自我感覺良好,在自我的世界孤芳自賞,不去碰觸更寬廣的世界,造成極易走入偏狹的觀念與現實脫離,甚至造成創作或生活的艱難困頓,作品畫輻過大便是因素之一。

無論水彩、水墨畫或油畫巨幅畫作得以販售向來屬“異數”、“特例”,是天上送下來的厚禮,並非“常態”。以商業利益考量的畫廊最怕的是展覽作品全是超過20號(72.5 X 60.5cm)以上大幅畫作,為了顯現藝術家的能力通常只展示少量件數,原因是極難推銷,收藏家購藏壓力巨大意願低落。

台 灣 畫 廊 作 品 銷 售 困 難 度 比 較 表
價 格 販 售 困 難 度
1萬以下 比較容易
1萬~5萬 具有難度(作品需說明並推銷)
5萬~10萬 困難(作品需強力推銷並提出藝術家資料、經歷......詳細資料。)
10萬~100萬 非常困難(隨價格多寡困難程度隨之提高)
100萬以上 異數、特例,並非“常態”
1000萬以上 辭世後深具地位及影響的藝術家,如:張大千、陳澄波......。

試想,若有超過100多萬鉅款,會做怎樣處理,儲蓄?買股票?置房地產?買金飾珠寶?買翡翠玉器?投資?買古董?買靈骨塔骨灰靈位?最後的選項應該才會是少有增值空間的藝術作品!

藝術作品如何抉擇?山水風景?花卉靜物?人物群像?個人肖像?

試問,君如何?

奢想售畫就盡量減少繪製巨幅肖像畫,若沒有經濟壓力不妨放手盡情揮灑百號(162.0 X 130.0cm)以上作品,衷心希望台灣也能有如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所繪蒙娜麗莎的微笑流傳萬世的作品,或舉世讚頌的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揚‧維梅爾(Jan Vermeer)和尚·巴蒂斯·西美翁·夏丹(Chardin, Jean-Baptiste-Simeon)等名家作品。

《特別提醒》

以下美術史裡記載的名家作品分別以作品佈置、作品修護、參觀現場、畫框.......,可以憑依體會畫幅大小。

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的畫幅尺寸只有 77  x 53 cm,約二開大小。

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麥當娜和帶嬰兒的兒童聖約翰 Raffaello Santi - Madonna and Child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1508年 僅有28.5 x 21.5 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See adjacent text.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所繪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 Lisa ,between 1503 and 1506年 (77  x 53 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Tondo Doni 2015.png

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 )-Tondo Doni 1506年 (直徑120 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Raffaello Santi - Madonna and Child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 Google Art Project.jpg

拉斐爾·桑蒂(Raffaello Santi)-麥當娜和帶嬰兒的兒童聖約翰 Madonna and Child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1508年 (28.5  x 21.5 cm)

揚‧維梅爾為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畢生工作生活於荷蘭的台夫特(Delft),有時也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Vermeer van Delft)。善於精細地描繪一個限定的空間,優美地表現出物體本身的光影效果及人物的真實感與質感。多為富裕商賈繪製肖像畫維生,因此多屬小幅尺寸作品,平生籍籍無名,辭世約百年後才獲得肯定,作品皆是傳世經典佳構。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Johannes Vermeer - Het melkmeisje - Google Art Project.jpg

揚‧維梅爾 The Milkmaid 1658 (46 x 41 cm )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Vermeer - A young Woman seated at the Virginals.jpg

揚‧維梅爾 A Young Woman Seated at the Virginals 1670 – 72 (25.5 x 21 cm )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Johannes Vermeer - The lacemaker (c.1669-1671).jpg

揚‧維梅爾 蕾絲女工 Lacemaker 1669 – 1671 (24 x 21  cm )

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為17世紀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居阿姆斯特丹,其創作過程至今仍津津樂道,迭起衰落足以讓後世借鑑,從所有作品中可以察覺,早期肖像畫畫幅偏小,晚期則多大幅。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 Zelfportret op jeugdige leeftijd - Google Art Project.jpg

Self-portrait》,1628–1629年,22.6 x 18.7 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的早期自畫像 Self-Portrait 1632 (21.8 x 16.3 cm )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Rembrandt Self-portrait (Kenwood).jpg

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的晚期自畫像 Self-Portrait 1665 – 69 (114.3 x 94 cm )

尚·巴蒂斯·西美翁·夏丹(法語: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1699年-1779年)是18世紀的法國畫家,是著名的靜物畫大師。

夏丹所在的18世紀,法國盛行洛可可畫風,以歷史題材為主,但他的畫作所選的都是小題材,他的作畫主題有天真純潔的孩子,沉思中的廚房女傭。這些普通下層人民的日常生活場景,都是當時法國藝術界認為不值得描繪的內容。

夏丹的藝術能力主要來自自學,他受到17世紀尼德蘭畫家和現實主義的影響,為富有的資產階級畫了許多不少肖像,他早期的資助來自貴族,包括路易十五。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Jean Siméon Chardin - The Provider (La Pourvoyeuse) - WGA04759.jpg

《提供食材婦女 The Provider 》,1739年,47cm × 38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Jean Siméon Chardin - The Kitchen Maid - WGA04763.jpg

《廚房女僕 The Kitchen Maid 》,1738年,46.2cm × 37.5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Jean Siméon Chardin - The Prayer before Meal - WGA04770.jpg

《餐前祈禱 The Prayer before Meal 》,1744年,49cm × 38cm

創作內容亦是決定作品銷售難易因素

世上的人都在追求圓滿、幸福、完美、平安、愉悅、光明、溫暖、富裕、喜悅......,唯獨藝術家特別喜愛蒼茫、飄緲、烙痕、傷疤、悲情、黯黑、冷冽、貧苦、悲戚、苦澀......,「人生無常,苦海無邊」無法逃避,藝術家多屬「多愁善感」,此類內容較易引起社會悲憫,無病呻吟的情狀可以獲得同好同儕共鳴,從而讚嘆掌聲不斷,卻容易陷入「孤芳自賞」的偏執困境,與現實環境追求憧憬的標竿造成嚴重脫節,與普羅大眾心思大相逕庭,導致作品不易販售的原因之一。

美術館(博物館)珍藏的不朽作品表現歡樂場面容易被史家或導覽譏諷成膚淺虛偽,導致展覽件數比較稀少,造成內容悽苦的畫作居多,以致影響後世創作意念,藝術家希冀博取美名無法掙脫窠臼,依循前人腳步並身陷其中,加以周遭環境因素及同儕評論深怕創作內涵深度不夠,因而無法自拔,

「日出晨曦」和「落日餘暉」,天邊彩霞何者光輝璀璨?何者容易入畫?美景當前如何抉擇?一是朝氣蓬勃迎向光明,一是暮氣落寞逐漸黯黑,或許一些藝術家喜歡「夕陽無限好」的情懷,從中可以詠誦生命歷程「只是近黃昏」的感嘆心緒,或刻劃歲月烙印留下的滄桑痕跡。

然而收藏作品的藏家都期盼家庭圓滿幸福、事業興隆順利,若藝術家無法堅守為理念「守貧」的堅定意志,一昧心思只想亮眼售畫績效,如何決定,不言可喻。

想有亮眼的賣相,應設法與社會需求或世俗傳統妥協。想擁有崇高的創作理念又兼顧絕佳販售表現,談何容易!能達到的藝術家屈指數數能有幾位!

只年長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10多歲的弗蘭斯.哈爾斯,作品中無論各個階層、職業、性別都帶著「微笑」,雖然稟賦或美術史評價略愻,但影響卻非常深遠。

哈爾斯共創作約有300幅畫,迄今已知的畫作全部是肖像畫。因為在黃金時代期間荷蘭盛行肖像畫,所以哈爾斯別具一格的作品在當時十分受歡迎,他的風格也飛快地在荷蘭盛行開來,影響了不少畫家。

弗蘭斯.哈爾斯(荷蘭語:Frans Hals,約1580年-1666年),荷蘭黃金時代肖像畫家,以大膽流暢的筆觸和打破傳統的鮮明畫風聞名於世。

哈爾斯擅畫肖像畫,並以人物生動的姿態而出名,繪有不少群體肖像,內容多是公民警衛。在群體肖像中,哈爾斯力求描繪每個人獨特的面貌使他們清晰可辨,而人物生動的表情與姿勢則體現了不同的性格,也使畫面看起來更加真實。

他的肖像畫作生動地表現了社會不同層次中的人民與生活:軍官的宴席或會議、槍手、工會成員、海軍上將、將軍、鎮長、商人、律師、文員、流浪演員和歌手、名門世家、世俗老嫗等等,展現出黃金時代期間荷蘭人生活樂觀、富裕的面貌。哈爾斯善於捕捉人物瞬間的表情,並能以巧妙而奔放的筆觸將其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畫布上,生動的畫面一反傳統肖像畫中人物死板的姿態。

Frans Hals 020.jpg

哈爾斯 Frans Hals 《聖喬治民兵團體的官員 The Officers of the St George Militia Company》 1639 (421x 218 cm )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Frans Hals - Lachende jongen.jpg

《微笑男孩 Laughing Boy》,約1625年 ,直徑30.45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Frans Hals 008.jpg

《吉卜賽女郎 Gypsy Girl 》,1628年-1630年,58cm × 52cm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Frans Hals - Drinking Boy (Taste) - WGA11089.jpg

Drinking Boy (Taste) / Boy with a glass and a pewter jug 》,between 1625 and 1628年,直徑 38 cm

販售畫作需面對並接觸收藏群組

有「世界最偉大的乞丐」之稱的德蕾莎修女因為目睹印度街頭充滿窮人及棄嬰遍地,印度人民的苦難讓她難過,就在那一刻,她決心一生奉獻給窮人,且盡自己的力量來服務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 但是在這過程,遇到許多困難,包括有人建議收到許多善款,應該要成立一個基金會來處理,但是德雷莎修女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悟到,募愛心一切都回到原點,回歸到當初的熱情,當初單純的心。 追求夢想的過程不也是如此,只要曾經有夢,不論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就從頭回到原點,歸零後再出發,看到德雷莎修女一生的故事,也給了我們不少啟示。

有一次,德雷莎修女被記者問及尖銳疑慮:「仁愛仁教修女會每一筆款項皆來自善心人士捐助,為何修女搭飛機總是頭等艙或商務艙,而不是經濟艙。」

德雷莎修女如此回答:「經濟艙乘客會捐款嗎?頭等艙或商務艙都是高所得,且喜愛臉面,飛機高空平穩後可以四處勸說募款,仁愛仁教修女會擁有全世界聲譽,捐款人在支票上填寫往往是令人意料之外的數字,是機票費數千或數萬倍,一趟飛行所募款項足夠修女會數年開銷,如此做為只要不違背當初單純的愛心。」

遠離塵囂的德雷莎修女尚有如此「入世」觀念,心想賣畫維生的藝術家更不該消極存有坐等慕名人士前來買畫的念頭,「禮物不會平空從天上掉下來」應該積極面對有經濟能力的社會菁英,而不是圍繞四周只會在旁鼓掌讚賞的無能力者。

台灣深諳此道最著名的應是張大千,黨、政、軍、商各界皆四處逢源,交際應酬手腕讓人欽佩,聘名廚掌勺接待賓客,品嘗茗茶無不絕妙精品。龐大開銷造成債務積欠,只能「以畫抵債」,辭世後多位債務人皆聲稱是最後遺作—尚未完成題款鈐印《廬山圖》的擁有者。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張大千遺作《廬山圖》

贊同掌聲和收藏是不同群組,怎能等同看待,多位憑己能耐推售畫作的藝術家常被詆譭為庸俗,更有些畫家無法放下身段與世俗人士周旋,明明就很想賣畫,卻又假裝不在乎,「愛呷假客氣」裝高尚,總總作為終歸無助。

光學空前發達造成肖像畫需求萎縮

照相機發明,藝術家繪製肖像畫的功能已被取代,委託日漸蕭條。

台灣歷次競選看板便是最突顯的現象。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往昔競選看板都是請專門技師繪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現今競選看板都是高解析相機拍攝經電腦列印。

電腦資訊空前發達的今日,光學精進瞠目結舌,照相攝影器材顯像力超乎想像,肉眼無法觀察的細微部位均能徹底呈現,可謂「毫髮畢現」,連臉頰毛細孔都能一一呈現,加以列印器具咋舌,10幾層超大影像輕易完成,既省時又省錢,若使用高級油墨,千百年雨淋日曬都無法變色變質。

現代多數藝術家繪製肖像畫又以投影機將相片予以放大再塗以色彩加工,已淪為「相片的附庸」,「形而下」的創作理念難登「形而上」藝術殿堂。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最強攝影機誕生!Panavision DXL 支援 8K 60fps RAW 拍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Canon EOS R5 支援 8K 攝錄與 20fps 電子連拍

擁有名家作品是收藏家的夢想和榮耀

兩岸文化交流熱絡,多次訪台並影響深遠的藝術家關維興所繪肖像畫何以始終受到肯定且販售績效歷久不衰。

關維興所繪肖像畫多數尺寸不大,約圖畫紙四開(52cmx38cm)左右,沒有裝框,可以置入活頁夾,像傳統水墨畫「冊頁」,隨時隨興取出與選擇性的欣賞者分享,沒有將「陌生人肖像畫」隨時展示的顧慮,避免稍不小心或許導致「身敗名裂」的窘境。即使已經裝框,體積小,不必懸掛牆面,只要覓個書櫃便能妥善收藏。

但台灣目前展覽的肖像畫幾乎是尺寸長寬在1公尺左右甚至超出甚多的作品,且頭部滿佈整個畫面,也有頭部局部放大,整個畫面只有五官,如此巨幅作品勢必懸掛牆面無法置放櫃子收藏,造成無法篩選過濾欣賞者,增加許多需要顧慮的戒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耄耋老人 36cm x 53cm (2004)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山丹丹 53cm x 36cm (2003)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幸福老漢 36×50cm (2007)

關維興所繪巨幅肖像畫多屬「群像」,頭部完整。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鄉情 200x130cm (1998) 畫家歷經八年,三易其稿,嘔心瀝血之鴻篇巨製!

關維興不少作品描繪戲劇部分情節,深具高度裝飾效果,或者少數民族缺少強烈個性的畫面,情境營造遠勝實際人物表徵,「陌生人」的顧慮明顯減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苗女 40cm x 30cm (2001)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京劇花臉 75×54cm  (2007)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蒙古姑娘 52cm x 36cm (2007)

關維興,曾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協水彩藝委會副主任,全國美展水彩畫評委,國家一級美術師,是中國水彩名聞遐邇,國際知名的「大師」,收藏家擁有畫作可以顯現榮耀的願望,如同台灣極想擁有張大千的畫作同樣心境。

台灣藝術家想成為如關維興這般海內外知名的「大師」,多努力吧!尤需學習虛懷若谷的心胸和深諳人情世故的處事態度。

藝術家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創作理念與聲譽獲利的抉擇

最著名的範例是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 的名作《夜巡》(荷蘭語:De Nachtwacht)和《克勞丟斯.西菲利斯的密謀》( The Conspiracy of the Batavians under Claudius Civilis) 的創作過程。

17世紀初期的荷蘭,奠定了海上霸權的地位。阿姆斯特丹從原來的小漁村變成了大海港,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源源不斷地從海港運進荷蘭。無數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變成了新富階層,富商讓包括林布蘭特在內的畫家們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那時候,許多富豪喜愛懸掛畫像彰顯社會經濟地位,不僅喜歡獨自畫像,還喜歡畫團體群像。群像考驗繪畫技術,一幅畫構圖時涵蓋數位甚至多達10幾人,如何去處理每位所在的位置,平衡每位的重要性(畢竟都付錢)就成了畫家們的難題。畫家絞盡腦汁協調每張臉龐,於是出現了平均排列,所有人都是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平衡均霑,沒有主從輕重之分,誰也沒有感覺份量重一點或少一點,只是都沒有生動的表情。

Frans Pietersz de Grebber- Cloveniers schutterij Haarlem 1619.jpg

弗朗斯.彼特斯.德.格里伯 Frans Pietersz de Grebber 《聖阿德里安市民衛隊官員的宴會 Banquet of the officers of the St. Adrian civic guard 》 1619 (209x 500 cm )

Frans Hals - Banket van de officieren van de Sint-Joris-Doelen.jpg

哈爾斯 Frans Hals 《聖喬治軍團的官員盛宴 Banquet of the Officers of the St George Civic Guard》 1616 (175 x 324 cm )

林布蘭特才氣橫溢,構圖處理顯然跳脫傳統窠臼,尤其鍾情於挖掘最生動的表情,以及表情下的人性。

1632年,稍具名氣的林布蘭特為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的杜爾教授和他的七個學生作畫—《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荷蘭語:De anatomische les van Dr. Nicolaes Tulp)

這幅畫是林布蘭特26歲的成名之作,畫裡人物造型精細而端莊。畫的重心是解剖屍體,並以此證明畫中諸人均為醫學團體成員。人物安排採取非傳統方式,打破平均排列的模式,不做呆板橫排,有側身有彎身有傾身,前後位置佈局錯落有序極富真實感。每個人表情都不同都很生動,有人驚訝,有人淡定,有人探頭,有人認真聆聽......,突顯內在性格特質,他們不再是面無表情的面具,而是個個靈氣生動的人,每個人都可自認是畫中的主角。顏色簡單,背景單純隱沒,簡化了這幅畫的嚴肅窒息氛圍,畫的光暗像打了投射燈,營造主題人物突出,十足戲劇效果,主講人是著名的杜爾醫生,占主要位置,其他人有層次的穿插排列,互不遮擋,清楚看到各自差異的舉止容貌。

這幅畫打破了傳統的群像模式, 蔚成新風,林布蘭特從而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訂單。

此時的林布蘭特春風得意,找他作畫的人絡繹不絕,不僅在阿姆斯特丹購置豪宅,且有收集古董的嗜好,從日本武士的盔甲到珍稀動物的標本都是藏室寶貝。

Rembrandt - 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jpg

林布蘭特 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 1632 (170 x 216 cm ) 布面油畫 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當林布蘭特成名,一切都春風得意的時候,《夜巡》的災難讓其從富足慘跌終致貧苦潦倒。

《夜巡》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畫家林布蘭的名畫。1642年林布蘭受僱於阿姆斯特丹射手連隊為其所作的肖像畫,林布蘭一改以往肖像畫中人物按照尊卑順序排列的原則,另闢蹊徑作出舞台化的效果。此畫所描繪的其實是白天隊長與副隊長(畫面中間兩位人物)率員巡查的景象,因光線昏暗而被誤為是描繪夜間。林布蘭受18個人的委託,酬金約1600弗羅侖(荷蘭貨幣)。最初完成的畫中一共有34個角色,其中除去付錢的18人外,還有16個支撐畫面結構的「模特」。後來畫面受水侵等損害,裁剪後比原畫略小。

值得一提的是畫面中出現的一個小女孩,邏輯上小女孩出現在這幅畫中是十分不合時宜的,但林布蘭的處理使其並不十分突兀,顯得十分自然。同時小女孩的色調與後排的暗色調形成了對比,現多認為小女孩是光明與真理的象徵。

林布蘭處理畫面最讓人驚嘆的是光和色彩的表現,西方學者咸認為林布蘭特的人物畫,畫藝精湛,博採眾家之長。令人迷醉的是,不論筆法從早年的精緻細腻到暮年的粗獷奔放,畫中的人物(包括自畫像),始終籠罩在一層迷離而神聖的光輝中,筆觸總是相當細膩,但是卻不宥於冷硬刻板,或是過於真實,將光影與色彩的表現融冶於一爐,將形象處理得在似與不似之際;光的調子柔和而溫暖,呈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氣氛,似乎人物就處在周圍朦朧的空氣感之中,無怪乎藝術史家推崇他所展現的光線為一種「聖光」。「林布蘭特營造的聖光」被後世廣泛用於繪畫與攝影中。

La ronda de noche, por Rembrandt van Rijn.jpg

林布蘭特 夜巡 1642 (363 x 437 cm )布面油畫 收藏地: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

《夜巡》隨著時間的流逝,油畫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現黑褐色,有人誤認為畫家描繪的是晚上的場景,因此取名《夜巡》。後經專家鑑定,畫家採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線,描繪的也是白天的場景。

1642年,林布蘭特為阿姆斯特丹射手連隊作畫。射手們每個人出了100弗羅侖(荷蘭貨幣),每個人都自認為應該處於畫像中央!但是林布蘭特並沒有按照這些人的要求,而是一反陳規,將眾多人物進行舞台化的處理,每個人錯落有致,塑造出一個非常雄壯的戰士出巡場面。

畫面中,只有兩個隊長以及一個神秘女孩處在光亮位子,這種明暗交替使得整張畫面更具有戲劇性。

然而,如此獨創驚嘆的表現手法卻導致了僱主們的不滿!他們追求的不是藝術性,而是自己在畫面中體現出的地位!在多次要求修改繪畫未果後,為了索回費用,射擊手公會甚至將林布蘭特告上法庭,對他進行大肆攻擊,其中不乏落井下石的權威批判。林布蘭特的聲譽由此受到巨大損害,很多富商不再找林布蘭特作畫。

林布蘭特因為這張畫而聲名掃地,當時誰能料到這幅被他們嗤之以鼻的畫作會成為後世的經典呢?

可以如是說,當紅時期的林布蘭特只能算是一個天才畫家,失意之後的林布蘭特才是一名藝術大師。

林布蘭特的畫藝精湛,終其一生總是喜歡在塵世人物臉上尋找詩意,不在乎絕對的庸俗美感,直接沁人心脾。即便是粗暴又毫無遮掩地在臉上畫下每一皺紋,繪出每一贅肉,老婦人臉龐滿佈無所遁形的皺紋和贅肉充分展現哀怨與靜謐的美感。《點按此處欣賞細部筆觸紋理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108.jpg

林布蘭特《中年婦人像》Rembrandt van Rijn Portrait of middle-aged woman 1634 (53 x 68 cm )

點按此處欣賞細部筆觸紋理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林布蘭特《母親畫像》Rembrandt van Rijn Rembrandt’s Mother 1631~34 (74.4 x 62.7 cm )

Rembrandt: Portrait of an Old Woman (Prophetess Hannah)

林布蘭特《母親畫像》The prophetess Anna 1639 (79.5 x 617 cm )

貧苦潦倒之後,也許看透了世態炎涼,林布蘭特對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入。開始在人物畫中展現出此前不曾有過的對人性的關切。認真地觀察繪畫對象,將他們細微的心理變化通過表情和光影呈現在畫中。之後,又在宗教題材中注入父愛、憐憫與饒恕,把底層貧苦民眾納入畫中,對抗流行的審美態度,在孤獨困頓中,選擇與世俗文化抗衡。

1669年,林布蘭特在窮困中去世,除了舊衣服和畫具,沒有留下任何財產。林布蘭特荊棘路走到盡頭,辭世後眾人陡然覺醒重新肯定,他的創作獲得藝術新生。

去世前的林布蘭特曾有過一次「翻身」的機會,為阿姆斯特丹市政廳作畫。當時的首席畫家富林克突然去世,大家認為林布蘭特那麼貧窮,需要工作不會胡亂妄為。就在這樣僥倖期待中,1661年,《克勞丟斯西菲利斯的密謀》誕生了。然而,就是這幅視覺想像達到極致的畫作,卻給林布蘭特的人生帶來了浩劫。

Bataafseeed.jpg

林布蘭特《克勞丟斯西菲利斯的密謀》 The Conspiracy of the Batavians under Claudius Civilis 1661~1662 (196 × 309 cm)

克勞丟斯西菲利斯是荷蘭建國史上的傳奇人物,領導日耳曼部落起義反抗羅馬人。在17世紀的荷蘭,此歷史事蹟讓人聯想到新生的尼德蘭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獲得獨立。市政廳想要的是一副典雅端莊的畫作,而在林布蘭特的畫作《克勞丟斯西菲利斯的密謀》中,卻充滿了醜陋、畸形和野蠻。他的筆觸猛烈而狂亂,但自由、狂野之意呼之欲出。主角們不再是偉大優雅的正向貴族,而是一群粗鄙醜陋的鄉巴佬。

在此之前,其他諸多畫作為了掩蓋克勞丟斯的獨眼醜陋形象,往往只描繪他的側面,而林布蘭特卻是根據歷史記載將他畫成臉上有疤的獨眼龍,沒有把荷蘭精神領袖克勞丟斯畫成明君,如此做法簡直是褻瀆神聖!

這幅畫原本被掛在市政廳的拱牆上,卻在幾個月後遭到撤下,林布蘭特也未獲得佣金,林布蘭也因此聲譽大跌,從此委託繪製逐漸減少,生活經濟陷入困頓。山窮水盡的他將這幅畫大卸八塊,期望能以這種方式賣出去,但無人問津。

林布蘭特巧妙利用明暗對比,將人們如何從黑暗逐漸靠向光明的表情刻畫得相當細膩,當時誰也無法預知,《夜巡》和《克勞丟斯西菲利斯的密謀》,會在百年後被發掘認可,被推到神壇。

林布蘭特的一生,從富足到潦倒,唯有自畫像沒有停止過。有人說,自畫像是對自身最好的解剖,在這些自畫像裡,看到的是一直在探求技藝、靈魂和人性的偉大藝術家。

林布蘭特繪製《夜巡》之前意氣風發充滿自信。

 

Rembrandt laughing.jpg

林布蘭特自畫像 Rembrandt Laughing, 1628 ( 22.2 × 17.1 cm)

 

Rembrandt Self-Portrait (Royal Collection).jpg

林布蘭特自畫像 Self-portrait, 1642 ( 70.4 x 58.8 cm)

 

林布蘭特繪製《夜巡》之後窮苦潦倒卻意志堅定。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 Zelfportret als de apostel Paulus - Google Art Project.jpg

林布蘭特自畫像 Self-portrait, 1661 ( 91 × 77 cm)

 

Rembrandt, 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jpg

林布蘭特自畫像 Self-portrait (86 × 70.5 cm), 1669年繪製,也是林布蘭過世的那一年,面容看來比其他自畫像蒼老許多。

 

林布蘭特有句自白:「如果我想解救自己的靈魂,我應該追求自由,而非榮耀。」,從畫家手握畫筆真正覺醒的那一刻,就不曾妥協地走上了這條光榮荊棘路。或許知道到頭來終會一無所獲,卻將苦樂得失都當成過場,對自己的堅持和選擇的命運義無反顧。

林布蘭特在當時飽受侷限能夠突破自我,尋找屬於自己真正存在價值,堅持方向前進,才能夠找到永恆的道路。這位偉大藝術家所帶來的藝術的饗宴,實在讓人驚嘆 。

莎士比亞名言:「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榮辱,不以身外的榮辱介懷,用息事寧人的態度避免無謂的橫禍。」

在人生路上,不可能無風無雨永遠平順,要學習接納人生的各種困境,學習一種「成全」,一種「圓融」。在苦難中,卻仍努力將自己理念傳承下去。學習這份自我期許:勇敢向前的樂觀以及對事情處理的智慧。

肖像畫

肖像畫是藝術家和所畫對象之間的心靈溝通,再借用形象的特徵進行表述,更多的是表現藝術家對所畫人物的主觀看法,更多地體現了藝術家自身的存在。畫家不再是簡單完成畫作的藝匠。

肖像畫絕非以“像”為最高的目的,現有的照相技術和電腦合成技術就能夠完成,沒有必要再用繪畫表現。評價畫的好壞以“像照片一樣!”那麼畫肖像畫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藝術家設法畫成像照片一樣,或將描繪對象畫成照片一樣,都是曲解肖像藝術。

肖像在繪畫中是個專有名詞,不是以人物為內容的創作都可以歸為肖像畫,肖像是和現實或過去的實際生活中人物相關的藝術創作。肖像的創作不再是簡單人物形象和身份的記錄。

肖像藝術,被畫的對象只是藝術家藝術創作的參與者,亦因藝術家而成就肖像的價值,已經不再是形象的記錄,而是可以流傳後世的藝術品。展示給他人觀看欣賞時,周遭皆是藝術品的參與者,是作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這件藝術品是欣賞者和藝術家共同營造的氛圍。這就是人們還要手繪肖像的原因。

畫好一幅肖像,不是光憑畫技好就可以達到,更多的是需要和所畫對象的溝通,對其有深入的瞭解。

許多藝術家都畫過無數的肖像,傑出的作品大多是自己的朋友和親人甚至是自己的肖像。最讓人熟知傑出的應是林布蘭特(Rembrandt van Rijn) ,不斷地刻劃探索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種種痕跡。好的肖像畫可以隨著時間流失反而永存不朽。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麗莎就是很好的例證,蒙娜麗莎因為達文西而流芳百世,是達文西讓我們記住她永恆微笑。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結合尖端科技導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羅浮宮爭相圍觀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蒙娜麗莎

肖像畫具特殊性,向來是藝術家的綜合能力的試金石,眾多經典的繪畫名作,都是藝術家以肖像畫的方式,探尋描繪對象的外貌、內心和精神過程。

繪畫的過程,藝術觀念和藝術追求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也形成了不同的關注點和表現方法。有的注重逼真地再現物件的外貌,有的注重揭示物件莫名的內心世界,有的則借題發揮探索抒發情感。

從這個層面上而言,懂得肖像畫意義的人並不多。肖像畫首先是可以識別的對象,肯定畫的是誰;然後是欣賞畫家的表現形式和技巧,必須通過以形寫神的藝術效果獲致形神兼備,從而形成有意涵的藝術形象。不過一旦肖像中的像失去了可識別的意義後,那麼藝術價值就凌駕為首要。

藝匠一昧只追求“形似”,根本無法領會何為“神似”,“神似”才是寫實的最高境界,講究的是神韻,不顯山,不露水,“神似”是介乎似與非似之間,絕不是只是像而已,而是表達創作者的情境、心境、意境。

Matisse - Green Line.jpeg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馬蒂斯作品 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The green line

1905

The Green Stripe (La Raie Verte), also known as 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The Green Line, is a portrait by Henri Matisse of his wife, Amélie Noellie Matisse-Parayre. It is an oil painting on canvas, completed autumn or winter 1905. It is named for the green band that divides the face in half, by which Matisse sought to produce a sense of light, shadow, and volume without using traditional shading. Matisse's colorism was shocking at the time. When the painting was exhibited in Paris in 1906 such works were being derisively labeled as the creations of Les Fauves (the wild beasts), along with similar works of André Derain and Maurice de Vlaminck.

馬蒂斯作品 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I was really inspired by Matisse's use of color during the early 1900's. Matisse was a strong believer in color. He really supported the use of colors straight out of the tube. So I decided to create a portrait of a man using mostly colors straight out of the tube. I was inspired specifically by Matisse's 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especially his use of color to create a sense of three dimensionality. In this painting, I tried using the juxtaposition between colors by putting warm and cool colors next to each other. Just as seen in The 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I inserted a green stripe which separates the warm and cool skin tones of the man's face to create a better sense of three dimensionality. The background colors are mostly a juxtaposition of complimentary colors which create a better sense of contrast.

馬蒂斯(Henri Émile Benoît Matisse)解釋他的肖像作品時說:「並不依賴精確地複製自然的形態,也不依賴耐心地把種種精確的細節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賴美術家面對自己選擇的客觀物件時他那深沉的感受,依賴美術家凝聚在其上的注意力和對其精神實質的洞察。」許多現代藝術家在作品中對客觀現實的關注已遜於主觀表達的需要,藝術性的真實承載著藝術家的無上精神。

透過肖像畫可以欣賞藝術家關於肖像畫的表現形式與方法,從而相互交流、學習和借鑒,探索肖像畫藝術的不同審美需求及時代意義。

 

寫給入門者的西洋美術小史:真實的世界──荷蘭美術

2021-05-10 15:30 聯合新聞網 / 好讀出版

https://udn.com/news/story/12674/5438324?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西元17世紀〈真實的世界──荷蘭美術〉

歐洲分為天主教和新教兩個主要陣營後,藝術發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十七世紀初,北荷蘭獲得獨立成為新興國家後,實施民主憲法和喀爾文教義,與當時尼德蘭南部(今為比利時)的政教組織完全不同。魯本斯是尼德蘭南部安特衛普的大畫家,接受天主教會和君主貴族的委製案,繪製巨幅畫作以榮耀教會和西班牙宮廷的無上權力;而北荷蘭的商業大城居民多是新教徒,他們反對南方富人與權貴的奢侈行為,不喜歡其華麗虛飾的風格,他們的行事態度比較接近英格蘭清教徒,崇尚節制、勤勞、樸實等美德,因此壯麗浮誇的藝術創作在這時的荷蘭幾乎看不見。

荷蘭人瘋肖像畫

荷蘭對於歐洲流行的華麗巴洛克風格一直無法欣賞接受,他們在這時所建立的唯一宏偉建築是阿姆斯特丹的市政廳,選擇的是一種冷靜低調的宏偉,幾乎看不到裝飾、雕刻。

但繪畫方面卻受到商人和中產階級的支持,顯得熱鬧非凡。由於新教徒禁止在教堂中裝飾巨幅宗教畫,畫家只得從事不涉及宗教題材的肖像畫,許多商人、中產階級都想把自己的肖像留給後代子孫,讓子孫記得自己的樣子,這是荷蘭肖像畫興起的背景。

到了十七世紀,荷蘭藝術的委託人甚至包括了鐵匠、鞋匠、裁縫和麵包師傅等勞工階級,他們也希望能夠留下自己的形貌。因此,在此時的荷蘭,我們幾乎看不到宗教題材的繪畫作品,而是看到許多反映荷蘭日常生活和文化品味的作品。

這些數量可觀的繪畫,忠實記錄了當時荷蘭整齊的街道、冷調平穩的建築、修整完善的河流和運河,甚至還記錄了當時居民的休閒活動與嗜好,藉由這些忠實的描繪,我們可以看到荷蘭人的生活態度,他們既見多識廣,且富有冒險精神,又能享受簡單平靜的家居生活。荷蘭的繪畫,十足反映了荷蘭人的性格。

哈爾斯的快照繪畫

哈爾斯(Frans Hals, 1580-1666)是此時自由荷蘭最早成名的肖像畫家,雖然成名,卻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落魄日子。他的雙親原本居住在尼德蘭南部,由於新教徒的身分,所以來到荷蘭的哈倫定居,他一生貧困,常向麵包店和鞋店賒帳,去世之前曾獲得救濟院的一筆小捐款,因為他為該院負責人畫過肖像。畫家沒有固定的資助者是很難生存的,他的畫風如果不受歡迎了,就會被打入冷宮,不再為當時的人所記起,哈爾斯活了八十多歲,他再怎麼傑出,也不可能迎合每個時期的風潮,一旦他的作品不再能討好雇主,在沒有固定收入之下,只得終日為生活奔波。

「微笑騎士」是典型的哈爾斯作品,畫中人物展現動態的姿勢,他愉快的笑容、誇張的衣服、帽子和裝飾,都與傳統肖像的構圖不同,它幾乎是一幅「快照」,就像我們用拍立得照下來的快照,將人們一瞬間最真實的表情和神態留下來。他的模特兒似乎沒有在他的畫布前浪費太多時間,哈爾斯一旦捕捉到模特兒的獨特神情,便可用色彩和筆觸將他變成一幅快照般的肖像。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布洛克先生的肖像。

 

在「布洛克先生的肖像」(上圖)中,我們看到哈爾斯獨特的肖像風格,畫中的人似乎還在與人談話,他還沒有坐定,還沒有準備好入畫,他笑容滿面、精神飽滿,一點都沒有早前肖像畫模特兒的莊重和嚴肅。哈爾斯刻意營造這種隨意揮灑的印象,這樣的效果,如果不是有著爐火純青的技巧和縝密的思維,是不可能達到的。看到這幅畫,我們甚至以為畫中的模特兒根本不是無聊地長坐在畫布前,他像是剛坐定,畫家就俐落地揮動他的畫筆,畫出他的一頭亂髮和尚未整理好的衣服,整幅畫傳達出一種動態,剎那間的生動。哈爾斯打破荷蘭傳統的修飾技法,而是保留自己創作過程的筆觸,這對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有極大的影響。在他之前的荷蘭畫家,向來以愈能巧妙隱藏繪畫過程,代表技法愈高超純熟,哈爾斯顯然有獨特的洞察力與思考。

維梅爾專注勾勒日常生活

哈爾斯的肖像畫不那麼「尊貴」或高高在上,林布蘭則畫出寂寞、憂傷的肖像人物,荷蘭畫壇的走向顯然和歐洲南部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相信一幅偉大的畫不是因為它的題材很偉大,而端看畫家如何去表現一個題材。一幅肖像畫令人印象深刻,不是因為模特兒是君主貴族,而是畫家能勾勒出人性最動人之處,所以就算是他們不再以宗教、神話做為繪畫主題,但十七世紀的荷蘭繪畫仍佔有一席之地,這些瑣碎、無關緊要的事物也能成為最令人難忘的畫。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維梅爾的生平是個不為人知的謎,他一生完成的畫很少,賣出去的更少,在他有生之年,一直默默無聞,直到十九世紀末期,藝術史家和世人才肯定了他的作品價值。他的作品反映荷蘭的日常家居生活,場景非常平凡,都是有關房間、起居室、廚房的一景,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驚人或重要的場景。我們看他的畫,會覺得很適合掛在咖啡屋、餐廳和溫馨的廚房。「讀信的藍衣少婦」一畫中,維梅爾將時間靜止,少婦在房間的一角專注地讀著信,世界不存在了,時間不存在了,只有她和她手上的那封信。畫家的表現手法令人驚嘆,「讀信」明明是一種「動態」,可是他卻畫出一幅「靜物」般的繪畫,試想這幅畫如果放在擾擾攘攘的咖啡屋一角,似乎可以讓所有的吵鬧紛擾平靜下來。畫中的少婦進入一種永恆的靜止狀態,畫中左邊洩進來的光線是一片靜止中唯一的流動元素,使這平凡的角落變得神聖美麗。

 

Johannes Vermeer - Het melkmeisje - Google Art Project.jpg

維梅爾在〈倒牛奶的女僕〉。

 

將「動作」場景轉換成「靜物」意境,維梅爾在「倒牛奶的女僕」(上圖)中,做了最好的說明。女僕正在倒牛奶,牛奶在流動,光線從窗戶滲透進來,這樣一幅處處是動作的畫,卻帶給我們最大的寧靜感。維梅爾在衣服、物品的質地處理、色彩的運用和形狀的表現上,有他獨到的見解。他似乎將現實一景變成彩色的鑲嵌,使整幅畫有如一幅精緻美妙的鑲嵌畫,我們幾乎很難相信,他竟能將如此平凡的一景,變成如此撼動人心的畫,那簡直是奇蹟了。當我們在觀賞它時,似乎也要沒入它的靜止世界中,在那永恆的靜止中,我們失去空間,也失去時間。<

《敬請觀賞相關影片》

Leonardo da Vinci: A collection of 148 paintings (HD)

Rembrandt, Self-Portrait1452-1519

維米爾的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何是傑作? - 詹姆斯·厄爾(James Earle)

Exhibition on Screen: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Trailer

The Life and Art of Jan Vermeer

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 (1699-1779) A collection of paintings 4K Ultra HD

Jean Simeon Chardin: A collection of 174 paintings (HD)


《敬請觀賞肖像畫水彩技法影片》

Water color painting (1)

Water color painting (2)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藝術感言:

將藝術創作鐫入骨髓刻進生命之中,將繪畫視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月落日出赫赫光輝耀照天地氤氳靈氣,胸懷高山大川之魄巍巍巨嶽自顯崢嶸。

冷冽寒風呼嘯明澈天空晴亮雪嶺雲海滔湧陽光輝映;我欲縱馬馳騁我將展翅翱翔我追逐疾風並擁抱藍天。隱密森林呢喃巖峻巉岩聳矗廣袤湖潭深邃雲霧輕飄我曾聆聽傳說我正緊握美夢我吟嚎長歌與蒼鷹齊飛。

一日之求 毀譽不計 心安理得 安然入眠,一生所願 遨遊天地 了無虧欠 無忝所生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