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之邀,參加臺灣水彩經典特展展前研討會,與會諸君皆暢所欲言,熱烈討論,筆者自大學時期便喜歡以水彩當做創作媒材,並以此馳名藝壇,在欣賞展出名家作品之餘,心底不免許多感觸。
水彩是傳統繪畫裡最便宜的材料,而且是攜帶最方便的寫生工具,因此讓人嘆為觀止的作品一件一件出現,尤其最近三十餘年台灣在技法上已經重大突破,呈現的作品連歐美國家都大為讚嘆,年輕學子曾風起雲湧投入水彩領域,可謂盛況空前。
水彩創作已經三十餘年,經歷風風雨雨,一路走來坎坷難行,深覺付出的心力與實際的回饋無法成正比,換言之:如果只是純藝術創作根本無法在台灣社會生存,為讓後學不要步上相似命運,讓我痛下決心“絕不出版有關水彩技巧與畫法的圖書”,以前雖然曾經五年短期開過畫室,有許多優秀的學生現在已經40歲有餘,至今前途茫茫,尤其獲獎越多越投入的越是迷茫,因此“絕不再指導學生,不出現屬於自己的門派、勢力及影響力”的心意直到現在仍然未曾動搖,即使是在學校教師生涯也只是短短五、六年的時間從事繪畫教學,絕多數時間都在教圖學、電腦,鼓勵學生往工業設計、建築設計、裝潢設計、傢俱設計發展。台灣數十年來政府企業對文化不重視,周遭許多文化藝術工作的朋友無力感,無法專心投入純藝術創作,畫家們連最起碼的衣、食都沒有著落,必須從事其他工作以求溫飽,但還是有好多藝術家日子過得非常辛苦,只能慘澹經營,只能苦中作樂。
美好的人生應該是在精力充沛的年輕歲月熱衷知識技藝的追求,為奉獻社會做好準備,一旦立足社會,便須努力奮鬥耕耘,雖然過程是那般艱辛,充滿血汗及淚水,卻可以將辛苦所得積攢,安享晚年。
其實,最能夠享受人生應該是退休後的晚年歲月,如果可以衣、食、住、行都不虞匱乏,便能夠含飴弄孫,可以子孝孫賢,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處處可以彰顯生命的光輝,時時可以呈現人性的尊嚴。
藝術家通常都喜歡將內心世界的感受透過作品創作展現給群眾以獲得認同共鳴,進而博取掌聲讚美,甚至於能夠得到實質的回饋。藝術家的執著狂熱,帶著世俗無法理解的傻勁,這莫名的衝動時常讓自己受到傷害,陷入無法自拔的地步,有時連家人都無端被捲入犧牲。藝術家通常都不善理財,為了創作,可以不顧周遭的感受,一意孤行,總想拋棄諸多羈絆,沉浸在自我認同的盲目氛圍裡,加以社會普遍無法予以肯定,最後到了晚年,許多藝術家處境堪憐,晚景淒涼,落得三餐不繼,久病無法醫護的地步,最讓人知曉的是陳達、洪通. . . . . .。但仍有許多隱士,雖然作品精湛,卻無法得到等量的對待,在欣賞蕭如松、胡笳、周夢蝶. . . . . .的作品時,心底油然肅敬,但也不禁感嘆唏噓。
經濟不虞匱乏才是藝術創作的立足點,妥善的生涯規劃才能顯現人生的價值,要過著最起碼有尊嚴的晚年歲月,說得坦白現實,依目前的台灣物價計算,就是需要有一間沒有貸款壓力的房子,以及在都市生活約五百萬、在鄉村生活約三百萬的存款(2010年底物價飛漲,改為在都市生活約八百萬、在鄉村生活約五百萬的存款。2012年油、電、瓦斯調漲造成物價飆漲,再修為在都市生活約一千萬、在鄉村生活約七百萬的存款。),這些存款還不能拿去投資,存款當然包括退休金及養老保險金。
當今世界上只有一種產業可以一本萬利,甚至可以獲利數億倍,而且還不會造成水土空氣污染,這就是文化產業。歐、美、日等國家最近30年已經逐步脫離獲利微薄、重污染性的產業,轉換為潔淨的智慧性的文化產業,將重污染性的交給那些不重視智慧開發的國家、地區代工生產。
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只需要一部陳舊的電腦或打字機便可以寫出一部膾炙人口的文學巨構,但周邊的經濟效益豈是幾個工業區、科學園區所能比擬。
“米老鼠”原創者華德迪斯尼,其卡通影片及華德迪斯尼樂園,帶給兒童無比歡笑的歲月,影響所及無遠弗屆,豈能以數字去衡量。
宮崎駿以無比細膩的手法出品的卡通影片,是那麼令人期待,其深入人心的影響力豈是世俗經濟效益所能估算。
時下讓舉世喜好不減,不斷有新創意的航海王(One Piece)、哈囉Kitty、小叮噹、櫻桃小丸子、臘筆小新. . . . .. 這些工作室需要數十公頃的廠房嗎?需要數十億的設備嗎?會造成水土空氣嚴重污染嗎?其產值及智慧財產權的附加價值可能教人瞠目結舌。
一幅作品如果受到收藏家及媒體肯定,同樣的其經濟效益豈能預估,每次熱絡的國際性藝術品展覽會、拍賣會均可見其盛況。
當然此類文化產業不能祇侷限在內需或社區性質,著眼點應放諸國際,並具有世界觀,它最需要的是國家政策的支持,行政部會領導者的眼光,社會的肯定,企業長遠的投資贊助。
臺灣是海島,資源比較缺乏,應該是以開闊胸襟縱橫四海,不應該封閉退縮趨於保守,五十年長期戒嚴抑或教育使然是否造成面對寬廣的世界卻畏首畏尾的現象。
文化是潛移默化的工作,憑的是滴水穿孔的毅力,絕對無法一蹴而成,無法立即見效,而是數十年後才可以展現成績,但這種影響力是深入人心的,當各自的努力凝聚成強大力量,國家文化一旦建立,便是儼然不可侵犯的,便是千古無法更改的,因此每一個文明高度發展的國家莫不重視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身陷鐵幕五十年,飽嘗附庸屈辱的東歐諸國,至今能昂首挺立,所憑藉的便是心底隱藏的文化根基與認知,反觀被世人稱羨的台灣經濟奇蹟,竟然短短數年演變為資金大量外流,造成如今經濟困窘的局面,追根究底,不重視文化進而造成迷失矛盾,極有可能是其中原因。
台灣五、六十年來只注重工商表面的經濟,卻不重視深層文化的灌輸,小的影響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無力感,大的影響是民眾價值觀的淪喪,甚至造成國格的迷失。
潮流無法阻擋,已邁入21世紀,科技凌駕各領域,將人類以往認為不可思議的事物一一呈現在日常生活裡,電腦是人人日常必備的工具,網路虛擬世界將使人類視野改變,身處資訊發達的時代,台灣當然無法置身事外,但政府企業重視的只是硬體的代工生產,以致造成環境無法承受負荷嚴重污染,得到的只是微薄的利潤,卻失去純淨的大地,這值得嗎?而知識軟體的研究開發卻始終無法得到充分支援,實屬惋惜。台灣想在其中佔重要一席,非得努力迎頭趕上,所依仗的就是文化的深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能夠走出純學術研究的象牙塔,為文化產業盡一分心力,重新撿拾台灣數十年來發展工商而被忽略的點點滴滴,進而肯定台灣的價值,雖然跨出的每一步都很艱辛,但以無比的勇氣面對挑戰,值得讚許,應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