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黃金分割的實例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天使報喜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直線AB為畫面長邊的黃金分割線,是桌案、聖母右手、牆壁的位置。

直線CD為直線AB至長邊右端的黃金分割線,是聖母的位置。

直線EF為直線AB至長邊左端的黃金分割線,是天使的位置。

直線GH為畫面高度的黃金分割線,是圍牆的高度位置。

直線KL為直線GH至畫面高度頂端的黃金分割線,是聖母頭部高度的位置。

直線IJ為直線GH至畫面高度底部的黃金分割線,是草坪邊及聖母膝蓋的位置。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 (1452~1519)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繪畫方面,他把科學知識和藝術想像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當時繪畫的表現水準,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如代表作「最後的晚餐」壁畫,成功地描繪戲劇性衝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蒙娜麗莎」肖像畫,卓越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喜悅。   

繪畫理論方面,他把解剖、透視、明暗和構圖等知識,整理成為有系統的理論,對後來歐洲繪畫的發展影響很大。重要著作有「繪畫論」,並有大量的草圖速寫及有關自然科學,工程等的手稿存世。   

他的哲學思想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服從於客觀的必然性規律,認識起源於感覺;同時也指出理論概括的重要性,說人們必須“ 從經驗出發,並通過經驗去探索原因”。他強調數學和力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在地質學、物理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等方面,都提出在當時具有創造性的見解。

《天使報喜》(Annunciation; L΄Annociation又譯為《聖告》或《告知受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常見的宗教題材。題材的本身就蘊涵著神與人的關係,以及純真、善良、謙卑、犧牲等可貴的美德。畫家也經常藉由天使和童貞女的純潔和神性,來表現他心目中至真至善的美好形象。 大天使加百利(Gabriel)帶著象徵純潔的百合,以虔敬而優雅的姿態半跪在童貞的瑪利亞面前,舉起右手賜福給她,並告知她孕育聖胎的使命。被突然打斷了閱讀瑪利亞,抬起左手略顯錯諤,右手還穩定地按在經書上。

達文西沒有把瑪利亞畫成驚惶失措的神態,可能認為沉著的表現才能反映出信仰虔誠者遇事不驚的內在修為,也可能認為溫和平靜才適合表現出少女端莊優美的特質。

這幅《天使報喜》在傳統上一直被視為吉爾蘭達﹝Domenico Ghirlandaio﹞的作品,直到1869年才經過討論考證,才認為是達文西年輕的時候,在 1472 ~ 1475 年之間所創作的。畫面描述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來告知童女瑪莉亞﹝Maria﹞,她已獲選受胎,生子耶穌,即主所預言的救世主。瑪莉亞平靜地接受加百利的報訊成為這幅作品的基調,畫面因而顯得安謐而濃郁。矮牆把油畫布一分為二,形成兩個水平橫帶。在矮牆上,樹叢在畫面中央斷開,顯露出矇矓的遠景,與樹木的暗影相對照,此處靜止的樹木之深色輪廓和迷濛的遠景,也加強了這一基調。

這幅畫以遠近法所展現的畫面結構是很清楚的。消失點位於巍莪山丘旁邊,匯集了由右方石牆、窗子、石棺上部的輪廓所形成之許多消失線,以及左方欄杆開口上的一條消失線。畫面結構亦不對稱,右側安置聖母的空間是金字塔造形,並且經由矮牆向左延伸,彼處的矮牆並非用來分離內院與背景,而是用來連接它們。閱讀台的台座所用之石棺係採用當時佛羅倫斯派雕刻家韋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作品中常見的形式,然其雕刻的堅實性又因為獸形足和葉狀漩渦的生動扭曲而被淡化。

長期以來,受胎告知,始終是畫家喜愛的主題,拿達文西的作品同前人的作品作一比較,可以看到一些突出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使他的作品不同凡俗。傳統風格的聖母形象是冷漠而虛假,其他人物相對於風景則是呆板,只具平面感,所有這些問題在達文西的話中都通通消失了。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聖母、聖嬰和聖安娜﹝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

G.S.R. AE:AC=AC:AB=CE:CD

MS:MC=MC:OC=OC:PC=MO:MN=CS:QS=QS:RS

達文西於1510年前夕回到佛羅倫斯後創作了這幅現藏於巴黎羅浮宮的畫。在 1507 ~ 1508 年之間,他曾以類似的主題在硬紙板上畫過一幅現收藏於倫敦國家畫廊的素描。為了豐富構圖,達文西在這幅畫中使人物的身姿在空間裡輕柔舒展地鬆開,並以籠罩在灰濛大氣中的重岩疊峰為背景。與任何傳統描繪聖母的畫相反,達文西安排瑪莉亞橫坐在她的母親聖安娜的腿上,充滿愛意地探身向前去扶持想要騎上小羊背上的愛兒,聖安娜則面露微笑地看著這情景。﹞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蒙娜麗莎﹝Mona Lisa﹞

G.S.R. AF:CF=AC:BC=CF:CE=CE:DE

MR:MC=MC:OC=OC:PC=MO:NO=CR:CQ

臉部 NO:UO=OP:OW=OW:OV=WP:WX

西洋美術中最有名的畫作,恐怕就是《蒙娜麗莎》了。這幅以神祕氛圍的山岳風光為背景的佛羅倫斯女子肖像,可以說是肖像畫中的極品。   

十五世紀之前,在義大利畫肖像畫幾乎都是描繪側面,能表現出生命氣息的作品比較少,原因之一是受到羅馬錢幣上側面肖像畫的影響。最初會訂購肖像畫的人,只限於財力豐厚、地位崇高的階級,他們所要求的是要能彰顯個人權力的畫像,但是到了十五世紀的時候,肖像畫開始在富裕的商賈階層中普遍起來,這些新興的藝術贊助人比較不喜歡呆板而制式化的姿勢,而偏好能傳達畫中人個性的正面肖像畫。據說蒙娜麗莎是佛羅倫斯商人喬宮達〔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第二位妻子,當她 24 歲那年,喬宮達為她訂製了這幅畫像,因此,畫像有時又稱為《喬宮達》﹝La Gioconda﹞。 

《蒙娜麗莎》中的人物描繪手法可以說是自然主義的先驅,因此在繪畫史上具有轉捩點的重要地位。達文西運用了一種稱為「暈塗法」的技法,也就是將透明的油彩層層塗上,使底層色彩的明暗界線逐漸模糊,同時他也去掉礙眼的輪廓線,讓人物柔和的浮現出來。蒙娜麗莎的微笑永遠帶著一層柛秘的面紗,是因為她那微微翹起的嘴角左右不太平均,嘴唇的輪廓不清晰所致,加上暈塗法使光與影微妙的融合,成功地顯出獨特的效果。  

蒙娜麗莎的眼神非常的優美、溫柔,帶著股深不可測的意味看向前方。不過若仔細看收藏在羅浮宮的這幅畫,她既沒有睫毛,也沒有眉毛。這或許是因為考量到當時佛羅倫斯所流行剃眉的美容術,於是便將眉毛和睫毛都修掉了。她的右手輕輕地搭在左手上,姿勢十分優雅,也流露她平和、沉穩的心境。這個手臂和手的姿勢,使身體形成一個安定的三角形構圖,引導觀者的目光隨著她的周遭而轉動,益顯畫面的動態感。  

襯托蒙娜麗莎優雅姿態的背景,則是一片廣漠荒涼的山岳風景。畫這片風景的技法是「大氣透視法」,亦稱「空氣遠近法」,由於空氣具有密度,使物體離我們愈遠時,其輪廓也就愈模糊,色澤就愈趨於暗淡而帶藍色。在蒙娜麗莎身後的溪谷和山巒中,有正在蒸發的濕潤空氣,好似輕煙,隱隱籠罩著若隱若現而蒼茫的大地,而蒙娜麗莎和風景之間產生的立體感及其位置所具有真實的空間深度,在達文西細膩地掌握下,大自然似乎更具有神秘的力量。 

比起她面部精細地描繪,背景的筆觸就顯得輕快多了。達文西對偏好描繪散發神柲氣息而動人的自然景觀,因此在這幅畫中,除了中景部份蜿蜒的道路和橋樑之外,其餘則完全不像是真實世界的景緻。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直線AN與MR分別是畫面寬邊與高度的平分線相交於O點

G.S.R.

G:AD=AD:AC=AC:AB=GD:DF=DF:EF=GV:GK=GK:GJ=GJ:GI=GI:GH=KV:KU=KU:KL

MO:NO=NO:NG=OR:PR=PR:QR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這幅畫面的情節是發生在一個優美雅靜的樹林裏,美麗端莊的維納斯位居中央,她以閒散幽雅的表情等待著春之降臨。不過,與《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相比較,這幅畫的維納斯顯得缺少歡樂情緒。相反的,在她右邊的三位「優美」女神﹝阿格萊亞、賽萊亞、攸夫羅西尼﹞,右邊的一個象徵「華美」,中間一個象徵「貞淑」,左邊一個象徵「歡悅」;她們沐浴在陽光裏,相互攜手翩翩起舞,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

在維納斯的左邊,季節女神弗羅娜﹝Flora﹞正以優美飄逸的健步向觀者迎面而來,她全身披戴著飾花的盛裝,身後跟著春神莎菲爾和風神。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風神看來沒有貴族氣息,形象比較生動,在一定程度上倒很像是中間美神維納斯的僕役,而畫面上唯一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則是最左邊那個好象在採摘樹上果子的墨丘利﹝Mercury﹞,實際上這位眾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驅散冬天的陰霾。他是眾神的信徒,在這裡是報春的象徵。  

此外,在維納斯的頭上,還飛翔著被蒙住雙眼的小愛神邱比特﹝Cupid﹞,他正朝著左邊的人準備把金箭射去。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產生如癡似狂的愛情。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寫照,他把詩人的讚美以豐富的形象手段象徵性地鋪陳在這一幅畫上。  

對於人性的讚美,加上秀逸的風格、明麗燦爛的色彩和流暢輕靈的線條,使波提切利的作品在文藝復興諸大家中獨樹一幟。由於他極善於運用線條,與東方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深得中國及日本研究者對其作品的重視。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