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畫於 1826 年展出,康斯塔伯有意重新拾起被自己擱置許久的畫風,特別是回到根茲巴羅時期的作品風格。康斯塔伯雖然曾經以不屑一顧的口吻說:「這幅畫比我其它的畫,更能令人一飽眼福,但是,我不會為了討好他們而屈就自己。」這裡的「他們」是指那些買畫的大眾,但是現在,他反而想把這些畫賣給他們。因此在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康斯塔伯試圖迎合大眾的口味,和根茲巴羅作品的聯繫也更顯而易見:小徑和水塘出自根茲巴羅的《科拿森林》;左側的枯樹也使人聯想到根茲巴羅,特別是對樹木生動的處理方式,也出現根玆巴羅的影子。任何農夫也不會把麥子種在溪邊,因為這根本無法收割;任何牧羊人﹝見左側趴在溪邊飲水的人﹞,也不會任由羊群遛躂在通往一大片成熟麥田的大門。雖然,康斯塔伯如此地迎合大眾的口味,但他的畫風實際上並沒有多大改變。
這幅畫原本是一幅寫生草圖,康斯塔伯依照個人的繪畫習慣,對同一題材做了數幅畫稿,以便將它修改到最完善的境界。通常他會選擇一個不同的視角,而找到構圖的最佳平衡。他也常常在同一天的不同時刻裡,繪製不同的速寫,將光線的變化記錄下來,以便呈現真實的感染力。從東伯格霍特穿過田野,到達戴德漢姆的這條小路,給康斯塔伯留下許多回憶,他的許多作品就是取材於這些回憶。
康斯塔伯和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n Turner﹞,是十九世紀兩位英國最偉大的風景畫家。雖然他們差不多生在同一時代,但兩個人的畫風、個性及生活卻大相逕庭。泰納終生以倫敦為家,並遊歷過許多國家,他的繪畫技巧早就超越前輩大師,因此年紀輕輕就已經功成名就。康斯塔伯剛好與泰納相反,他從未離開過英格蘭,而紮根於他的故鄉索夫克,那裡的樹木、雲彩、水渠幾乎無時無刻地伴隨著他的左右。經過一番奮鬥,年過半百的康斯塔伯,才成為皇家美術院的正式成員,而泰納早在二十九歲時就已贏得這一項殊榮。
康斯塔伯喜歡描繪眼前的大自然,而不是去仿效他人作品或受外界的不良影響。除此之外,他對那些表面上看來「很入畫」的景物,如荒涼的修道院或月光下的城堡也不感興趣,但是,這些不但是當時流行的題材,還受到托瑪斯.吉爾亭這一類畫家的青睞。
康斯塔伯很忠於自我情感的抒發,並視之為最高境界。他的畫看起來明白易懂,也令人感到愉快而又不失質樸。在他的繪畫生涯裡,都一直喜歡畫一些有人居住,以及經過精心修飾的景觀,例如《弗萊特佛磨坊》一畫;而不喜歡畫暴風驟雨,或是令人感傷的風景畫面,也不願採用文學作品中的素材。他的繪畫題材非常簡單,描繪的都是身邊經常看到的日常事物,例如多風的晴空、翠綠的河邊牧草地和磨坊...等等。康斯塔伯並不在乎學院派畫家批評他的畫黯淡不生動、且缺乏英雄氣魄,雖然當時的學院派對歷史和聖經題材十分青睞。在繪畫風格方面,康斯塔伯較接近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那些讚美日常生活和描述低階層勞動者的荷蘭傳統繪畫風格,而不是著眼於克勞德‧勞倫和普桑,那類名噪一時的義大利與法國大師,所拿手的宏偉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