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8 知名畫家陳東元致贈畫作給創價典藏
肯定創價推廣藝術文化的努力與貢獻 |
享有台灣黃金水彩「領頭羊」美譽、知名畫家陳東元的個展,自2012年1月起,陸續在雲林景陽、台南安南、台北錦州、台中等藝文中心展出,吸引超過4萬人次蒞臨觀展,獲得民眾與學校師生熱烈迴響。 |
陳 東 元
陳東元,1953 年生於宜蘭翠峰湖山區,自小浸潤在大自然的洗鍊,對於農村鄉野的情悻格外濃厚,牽繫著對生長土地的關懷與熱愛,透過繪畫的彩筆,忠實反映出陳束元「原鄉」的心靈波動,在平易中雋永獨特的真情。
197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時期即獲獎無數,早期在藝壇中,以乾筆水彩描繪鄉土題材而為人稱道,近年更遠赴中國,翱翔於峰巒巔頂間,奔馳在廣問的高原上,深入少數民族部落探訪,盡情揮灑彩筆於天地。多次舉辦水彩、油畫個展,作品廣為國內外美術館讚譽與收藏。
心繫台灣 胸懷大地 陳東元個展
Embracing the Land in His Heart A Solo Exhibition of Chen Tung-yuan
從小生長在群山懷抱的宜蘭,深受大自然洗禮的陳東元,大學時期即在藝壇嶄露頭角,可說是台灣黃金水彩引領風騷的「領頭羊」。他近40 年的創作,揮灑彩筆於天地問,不論是平易雋永的鄉土寫實,或是奔馳在廣闊的高原上大山大水的作品,都不斷突破與挑戰,展現新的風格,並在作品中散發出他對這塊土地的誠摯熱愛,及人與自然萬物共存的生命力。
陳東元,1953 年出生於有「薄霧中的少女」之稱的宜蘭翠峰湖山區,從小就很喜歡坐在運木材的鐵道遠眺蘭陽平原。在湖光山色的薰陶下,養成喜與自然為伍,追逐雲彩的飄逸個性。但對陳東元而言,如詩般夢幻的翠峰湖是他成長的養份,卻也是童年成長的夢魘。
父親是林務局最底層的林班工人,終年在惡劣環境中作業,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儘管如此賣力,家中還是過著難以溫飽的日子;6、7 歲時,他就必須隻身離家到往返需二天的大元國小就讀。住校求學的過程雖磨練出陳東元獨立的個性,卻又是一段苦不堪言的煎熬。當時他每餐飯只能配著4 、5 片沒有任何油味、鹹味的菜葉,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所幸校長李有權是個非常有愛心的教育家,藉由校長的敔發,讓有繪畫天分的陳東元立志要當一個畫家。
高中時期的陳束元開始臨摹蘭陽知名畫家藍蔭鼎的作品。高三那年,他興起報考美術系的念頭,但家人認為「畫圖沒前途」。正當茫然之際,他考上了可兼顧興趣又有工作保障的師大美術系就讀。進入師大後,他理性的考量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花費較少的水彩為主要的創作媒材。同時他觀察到,當時台灣水彩最盛行的畫風中,一是席德進與張杰的渲染畫法,另一個是李澤藩不透明、厚塗的技法,他心想如果以國外已興起的透明水彩做為主要創作的方向,應該可以讓他闖出一片天。
他非常幸運的值遇了徐寶琳、李焜培二位教導透明水彩的名師,加上王秀雄教授扎實又深厚的理論教學,· 讓他在水彩的表現突飛猛進,學生時期即獲獎無數,老師甚至對著其他學生說:「你們不會畫水彩,就去看陳束元怎麼畫就好。」
雖然陳東元年輕時期就在畫壇享有盛名,但他卻思考到外界的掌聲對一個畫家的重要性如何,以及難到畫要賣得好才算是個好畫家這些問題。此時,他敬愛的母親因早年勞動過度而深受病痛所苦,讓他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加上為了走出魏斯的畫風,要與繪畫照片的風格切割,他毅然拋掉駕輕就熟的水彩畫,大膽改用油畫,並創作「心靈呼喚」一系列的作品,來敘述自己心靈底處的靜謐之境。
之後陳東元沈潛於教書生涯。而1991 年一趟新疆之旅,意外的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他決定要將旅途中所見的壯麗風光及少數民族的善良人性,展現在畫布上。十多年來,他創作出許多遼闊雄偉、巍峨令人驚嘆的大幅油畫,這共創作融合了達文西黃金分割構圖原則,也深受宋代畫家范寬〈 谿山行旅圖〉 的影響。
綜觀陳東元的創作歷程,從台灣鄉野的懷鄉描述,到大陸重山萬象的異鄉探索,他都不斷的在心中重新構圖,挑戰新的視野,孕育出更純粹廣闊的境界。
2012創價藝術文化系列,策劃「心繫台灣胸懷大地一陳東元個展」中,其不斷創新的繪畫世界,帶給了我們對土地及萬物問獨特的視野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