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 吳世全
那是一個全台群起共憤,掀起民族意識,尋求認同,企圖挖掘自己文化的年代。1971年的4月發生「保釣運動」,當年的10月又以「漢賊不能兩立」之信念退出聯合國。之後一連串的國際斷交,激起民眾反美、日本帝國主義的熱潮,蔣中正總統則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激勵國人。1979年元旦長期盟友美國和中華民國斷交。當全國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際,劉家昌適時作曲〈中華民國頌〉,費玉清高唱著:「只要長江黃河的水不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千秋萬世,直到永遠」。本土化之思潮於此時開始萌芽。
早在1966年,在尉天驄、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七等生等人的理念下,《文學季刊》創刊,企圖離開現代主義,開始走向寫實台灣社會現實的意向。1971年英文版《漢聲》雜誌出刊,並在1978年元月改以中文版發行。其創辦人黃永松說︰「如果能以中國人的身分和立場,來辦一份『認識傳統中國文化』的雜誌。在平衡東西文化交流的意義上,該是可以成立的吧!」
席德進於1977年亦說:「我們要把傳統推向現代。這要我們對過去歷史及現代精神充分的了解與透徹的明晰。……做一個中國現代畫家,被迫要將五千年文化做一個結算,來把它推向科技時代的浪潮裡,與西方文化融匯。」
於是70年代的台灣是「鄉土意識」思潮發展的年代。從「校園民歌」的形成,「雲門舞集」的成立,皆是社會意識的一種藝術表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5月間,黃永松與作家黃春明一同去南鯤鯓採訪時,無意間看到了洪通和他的作品,而引薦給媒體。在雜誌社與報社的推波助瀾下,草地人洪通突然成為這個年代最具台灣本土性之畫家。楊英風為其來自三義雕刻師傅的學生朱川泰改名為朱銘,並指導朱銘透過斧劈刀法,具寫意木雕風格,表現台灣鄉情之內容,如牛車、關羽和媽祖等等題材,因而與洪通變成當年鄉土美術的寵兒。
還有一位,係來自宜蘭鄉村的師範生陳東元,在台北美國新聞處圖書室閱讀到美國寫實大師安德魯-魏斯(Andrew Wyrth,1917-2009)鄉土情懷作品。魏斯終其一生,運用寫實的筆調,一筆一畫,刻劃家鄉的景致、人物與生活,在冷靜的時空裡,詮釋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使陳東元大受感動。因此,陳東元巧妙融入照相寫實的水彩之技法:「試著以從小就喜歡的鄉村題材為內容,故以日常年節必備的年貨做為描繪對象。」於是創作〈年貨〉一作,獲得無數掌聲,亦為台灣鄉土寫實水彩風格,揭開了序幕。其描繪台灣鄉野田園之現實情景,掀起畫壇風尚,使陳東元崛起於當時「鄉土美術」的風潮間。
由鄉野情懷走入心靈舒放臻至袤廣大地之歌詠。從「西方現實」走到「東方境界」,經「水彩」到「油畫」。由「繁」入「簡」,由「寫實」至「空靈」,近期陳東元油畫創作,孕育著幽境,悠然且深遠,畫境巍峨崇高,恢宏之勢令人驚嘆,其姿態頗具北宋山水之格局。將中國水墨畫之元素融入油畫之間,巧妙製造出「中西合璧」之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