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母親第八個冥誕日前—飽含親情餘味不盡的打滷麵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母親年輕時的照片保留下來的很少,基本上全毀于剛抵台即遇上二二八,這張照片是後來從大陸親人那裏索回的。大約是母親二十歲左右就讀北京輔仁大學時拍的,穿著旗袍,因是黑白照,分辨不出花色。惟面頰豐潤,一頭烏髮瀑布般流瀉在背後,眉清目秀,清麗絕俗。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經是一位青春洋溢、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女孩,身為兒女的我們,卻鮮少知道這一路以來她經歷過多少艱辛勞頓,把自己被現實生活折磨後的生存智慧教給我們。歲月記載著她的辛勞,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望著母親年輕時的照片,才驚覺偷走母親青春的不是歲月,而是我們。

       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四季的變化,催促著世事的變化,世事的變化,推動著歲月的變化,歲月的變化,締造著人生的變化。轉眼又到農曆的七月初三您的冥誕日,時間是時間的概念,節日有節日的意義,而我又該以怎樣的心情,在時間的長河裡感知冥誕日的意義。也許,唯有思念,才能讓生命充實豐盈。悠悠歲月,思念是生命永恆的主題,漠漠華年,人因思念而變得美好,因思念而懂得情真。美好的事物不會失落,無論是在夢裡還是在夢外,同樣值得我們回味。如同那飽含親情滑潤美味的「打滷麵」,會永遠保留在記憶的長河裡,成為一道鮮活亮麗的風景線。

       打滷麵是山東壽宴的壓桌菜,母親在我們生日時一定會做上一碗打滷麵。母親口中的打滷麵,我總以為是大滷麵的山東音,追究之下母親寫下「打滷麵」三字,才知道不是大滷麵。在台灣打滷麵不見了,只剩下「大滷麵」或者是更離譜的稱「大魯麵」了。母親告訴我「打滷」是動詞,是做這種麵碼的方式,和臊子、澆頭、蓋澆是同一類食物,只是在南北方各地用料不同,叫法不同。母親說打滷麵注重的是手擀麵條的筋道口感,而打滷的精髓在於一鍋好湯。打滷分「清滷」又叫「汆兒滷」(汆燙),混滷又叫「芡兒滷」(勾芡),無論清滷或混滷都講究好湯。用雞湯、骨頭湯、白肉湯等,然而最好的是口蘑丁熬湯。可是在台灣成長的我們,不知道口蘑是何物?母親告訴我們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蒙古口蘑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所以被稱為「口蘑」。打滷就是將各種的配料一一料理過後,煮成一鍋,然後勾芡成滷汁淋在熟麵上。打滷可以有茄子滷、白菜肉片滷、西紅柿番茄滷、三鮮滷…等。

       吃打滷麵,麵條不要太細,也不要太爛,不然一放麵成坨,就拌不開了。麵條最好是手工切麵或拉麵,這樣的麵條,吃起來才有勁道,不會爛成一團。母親都自己做麵條,和一團冷水麵,接著揉到手光、盆光、麵光的三光。要訣是水少許,麵團要硬些,揉一揉,醒一醒。醒一醒的時間要夠,擀開成一大片、折疊後切條,如果再拉一下,就是俗稱拉麵了。打滷時,鍋內倒入高湯,湯微開後,放進白煮後的肉片,焯過的筍片、木耳、金針、蘿蔔片、或大白菜等,加醬油、酒、鹽。滷子呈淡褐色,鍋開後,撇去浮沫,略勾薄芡,雞蛋打勻澆在滷上,起鍋前炸熱花椒油趁熱往滷上一澆,這時麵條剛好撈出來,澆上滷子即可上桌。然而母親最懷念的是類似打滷麵的蓬萊傳統名吃「蓬萊小麵」。做小麵,麵條為人工拉製(抻面,俗稱「摔面」),條細而韌,這和麵可是個技術,最見功夫。講究三遍水、三遍鹼,水和鹼不可一次加足,要在反覆揉搓過程中不斷加入。過軟過硬都不可以,過硬了,麵的勁太大不好拉,若是過軟,拉出來的麵沒有筋道,口感不好。打鹵時用曬乾的加吉魚骨或老母雞熬成湯,剔下的魚肉配以醬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具有獨特的海鮮風味。加吉魚就是鯛魚的另外一個名稱,孩提時一直以為是「甲級魚」三字。為何叫加吉魚呢?據《煙臺水產志》中記載﹕「因魚名貴,是上等人必食之物,又因體色豔紅是吉慶之意,故名甲級,宴席上有它可代替雞,故又稱家雞。」而在《老福山縣誌》和《牟平縣誌》當中,它又被寫作加級、嘉鯕,字雖不同,但讀音都差不多,後來演化統一為加吉魚。母親說老家家裡的長工,一到加吉魚盛產季節就整簍的挑回曬乾,可供一年開滷子用。有時用渤海灣的對蝦,反覆煸炒出蝦腦,用五花肉爆香打滷澆在蓬萊小麵上,口感鮮滑,Q彈十足。但這種味道僅止於母親的口述,我們吃到的是母親用開洋(醃製曬乾後的蝦仁乾,北方人叫海米)替代對蝦做出的蓬萊小麵。至今我還感覺到母親不疾不徐的說著,我聽得出神,聲音還在空間迴蕩,但母親卻早已離開我們了。從小,我們習慣了父母的呵護,無論發生什麼大風大浪,前面永遠有人替自己擋著,直到成家立業,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後,才明白沒有所謂的「應該」,父母的付出全都出自於「愛」。以前總覺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有很多,等到自己事業有成,可以陪著父母歲月靜好,一切都可以彌補。卻不知,世間最無情的是時間。人生不能重來,在想念的節日,只能在自我意識中倒帶,依稀嗅到「母親的味道」,那是我永遠思念的味道啊!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