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歡喜,是純真帶來的。長大後的煩擾,是雜亂給予的。人活得累,是由於左右你心境的東西太多。並不是所有的幸福都能用錢買到,山裡的日子艱辛困苦,那群「目不識丁」的林工,雖不識佛法,講不出至理片言,卻是個個至情至真,是真正有「佛」的眾生。
組頭,台灣早期林業每一作業組都採此制,如伐木組、各集材組、各段索道組、鐵道組、機關車組均設有組頭及苦力頭。組頭及苦力頭彼此合作也互相牽制。組頭是負責與上級單位溝通並承接任務,也負擔各組財務,招僱技術勞工。苦力頭負責管理技術勞工的工作,分派任務,掌握員工家庭的生活狀況。
這種組頭及苦力頭的編制結構,組頭必須負責各作業組的財務盈虧,容易造成苛薄剝削員工,中飽私囊的現象。也因此造成許多家庭的不幸。
由於山區取得生活必需品相當困難,若從平地羅東購買糧食必須耗費至少兩天的時間,因此補給都仰賴蘭陽林區管理處設置的員工消費合作社,然後從員工薪資裡扣除。蘭陽林區管理處對待林工,不僅工資極低,還利用採購運銷制度哄抬物價抽取利潤。購買日常用品及果菜肉類先賒帳再從薪水扣除,山區食物取得比平地困難且昂貴許多,使工人痛苦承受此不合理剝削。飽受壓榨蹂躪的悲慘命運,永難翻身。許多林工的薪水袋內經常空無分文,月底唯一的盼望卻是一紙「欠條清單」。這種賒帳方式對於子女超過三人以上的家庭往往都是悲劇,這些家庭若薪資無法負擔生活時,便必須組頭出面承擔,造成子女超過三人以上的員工家庭,成為燙手山芋,組頭唯恐避之不及民國50年左右,許多員工反應組頭及苦力頭編制的缺失,遂改為監工制。監工不須負擔員工的賒帳,有固定的薪資及工作績效獎金。
大元山林場的集材機組作業勞工有另一特色,除宜蘭當地外,多數來自彰化田中、社頭、二水以及南投民間四鄉鎮相鄰區塊,可能是其時生活艱苦,風聞宜蘭大元山林場大量招募林業勞工,呼朋引伴相互提攜前去。這群遠離家鄉到深山謀求生計的勞工,山頂人一概以「下港人」統稱。「下港人」裡最年輕最有成就的是游杉期叔叔。杉期叔叔,祖籍南投縣名間鄉三光村,務農,雖有山野田園可以耕作,但兄弟八人,人口眾多,種植的農產品所得有限,「僧多粥少」下無法溫飽,民國40年隨著叔伯到大元山林場為討生活。
游杉期叔叔有「路尾王」的稱號。「路尾」是晴峰山地運材鐵路線翠峰湖至中興崗這段最末端的路段,據杉期叔叔稱整條晴峰山地運材鐵路線長約18公里,路尾段長約12公里。「路尾王」的稱號是當時大元山工作站主任林清池給的綽號,讚譽著其對大元山林場晴峰鐵路線路尾段及三星山集材地形生態的熟稔程度無人能及。
杉期叔叔雖然只有小學三年的學歷,出口無法成章,但為人善良豪爽,笑容滿面極得人緣。深具領導統御的能力,加以勤奮負責深得上級賞識、倚重,時常賦予重責大任。杉期叔叔於民國40年隨著叔伯到大元山林場,在5號蒸汽集材機任低層林工,5號蒸汽集材機是大元山林場最早機械動力集材的機組。
此時林場採「全伐」的方式,需要大量機組和技術勞工投入,於民國41年奉派赴太平山拆遷9號蒸汽集材機,安置於大元山林場9號溪(坑),組頭為徐昭文。9號蒸汽集材機安置完成後成為該機操作員(山區稱為駕駛司機),負責操作集材作業。大元山山區最巨大的神木,甚至可以說是全台林業史上最巨大的神木,伐木組就在此時奉上級命令砍伐,由9號蒸汽集材機負責集材作業。此株神木枝葉茂盛,生命力旺盛,阿里山神木的2倍大,從砍伐至胴割廢時月餘,需三趟蹦蹦車運送,每趟拖10節運材車。
杉期叔叔於民國44年入伍服役,民國45年退伍回到大元山區。因善良純樸,工作勤奮,民國46年獲組頭徐昭文賞識,招贅為婿,婚後夫妻鶼鰈情深,嚴守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家庭和睦,育有一子一女。
民國47年之後,翠峰山地鐵路線所處的十六分山林木已經全部開發,除2號機組繼續往望洋山腰推進外,其餘機組都移往晴峰嶺(現改為遭難山)。此時集材機所在的晴峰嶺已接近山頂,溪水枯竭。蒸氣集材機是以砍伐原木後裁餘的枝木為燃料,煮沸鍋爐裡的水形成水蒸氣當動力去牽引機具運行。民國48年夏季,水源突然斷流,一時沒有察覺,鍋爐缺乏水源補充,導致過熱引燃潤滑的機油而燃燒,大火無法撲滅,整座機組完全銷毀,雖然試圖修復,最後依舊無法運轉。全體員工陷入恐慌,疏忽可能造成必須賠償的法律案件,尤其組頭和操作員的責任最大。
幸好,憑藉組頭阿文伯(童年時對組頭徐昭文的稱呼)的靈活手腕將困局化解。林場派員瞭解後並沒有責怪,反而體認必須改為柴油機的契機。9號蒸汽機成為大元山首部改裝的機組。
民國51年,改監工制,成為9號柴油集材機組監工,集材移至翠峰湖邊山區。杉期叔叔出身寒微,很能體恤下屬勞工,注意作業安全,對同樣遠離故鄉的「獨身下港人」尤為照顧。更難得的是他身強力壯能跋涉深入山區親自監督集材狀況,與勞工一起圍著吃便當,常將嬸嬸準備豐盛的肉塊、雞蛋分享給勞工,平日以醃菜、罐頭果腹,鮮少能聞到新鮮肉香味的這群勞工,自然感激萬分,因此大家團結與共,從未有結怨甚或造成嚴重傷亡職災事件。杉期叔叔聲名因之享譽深山,
民國55年集材機移至望洋山作業,所處位置約在現今山毛櫸步道入口處不遠,作業地點因地形限制無法順暢運作,杉期叔叔苦思後,大膽使用雙主機同時運轉相互支援作業的方式,這項空前絕後的創舉是台灣林業史上僅見。
杉期叔叔於民國57年,奉派至晴峰運材鐵路路尾段負責三星山集材任務,被當時擔任工作站主任林清池稱之為「路尾王」,此時晴峰山地鐵路已經逐步推進至中興崗,「中興崗」碑匾即為他奉當年蘭陽林區管理處長王國瑞之命所立,「中興崗」碑匾,係以原木樹瘤剖半刻字,自羅東運送至山區嵌在樹幹上。
民國62年完成大元山晴峰運材鐵路線與太平山三星運材鐵路線接軌,當時大元山林場集材範圍已達極限,在稍遠距離的和平溪山區必須另外闢路始能作業,蘭陽林區管理處選擇從宜蘭與花蓮交界的和平溪入山,此為「和平工作站」。「和平工作站」成立後,員工多為大元山林場遷來,需要一位能領導令人心服首肯的監工,其領導統御的能力深受肯定倚重,被委以此項職務。「和平工作站」與大元山林場翠峰湖邊高山處同屬和平溪範圍,距離不遠,每逢無風雨的深夜可以遙望微弱的煤油燈火。
杉期叔叔於民國77年「和平工作站」裁撤,奉調太平山工作站,仍為監工職務,負責工作站設施的安全與維護,任內奉命拆除已經腐朽,不堪使用,危險至極的仁澤索道,也將土場改建完成。
民國83年退休。蘭陽林區管理處感念其功,復因信賴,又委以造林與「每木調查」工作,時間長達約10年。民國95年,以其對木材的熟知,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獲台中港與高雄港當局的肯定,延攬為進口原木「檢尺」,也受蘭陽林區管理處之邀負責原木「檢尺」業務。民國98年,身體仍然硬朗健康,高齡75還可以深入森林,縱橫山野,回到往昔工作地點「中興崗」緬懷往事。
杉期叔叔擁有超強記憶力,晚近10餘年,每逢大元山有關各類疑難前往請教,都會如數家珍,不憚其煩,釋疑解謎,詳加解說,簡直就是一本大元山的活字典,令後生晚輩敬佩感激!
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偉大出自平凡,像杉期叔叔無怨無悔,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創造出不平凡的偉績,雖是平凡的工作,卻因他的付出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