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在呼吸間 — 命繫一線的伐木工

       大元山林場的林業勞工每天都在極度危險的環境裡工作,深知安全的重要,無不戒慎恐懼面對生命挑戰,兢兢業業如履薄冰踏出腳步,但很多時間生死卻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取決在「無常」變化。

       「伐木工」即是,縱使經過仔細觀測預估閃躲的安全位置,但樹冠茂密只要微風輕拂就能改變樹倒方向,或者樹倒剎那遭低矮枝幹彈跳就會改變位置,甚或碰觸地面石塊也會造成折斷改變預估位置。削枝、分段、「胴割」造材作業結束,各段原木雖然安穩不動,但不小心碰觸四周小枝椏或小塊岩石就會釀成悲劇。

       「無常」變化,在山區林工心靈深處還摻雜著各種「山神」、「魔神仔」、「水鬼」、「魑魅」、「湖神」的複雜因素。

       伐木不僅危險且在毫無人煙的山嶺深處工作,每次到山區工作都得有「九死一生」的心理準備。

       伐木需要熟知伐木相關知識和技巧,最重要的是具有敏銳觀察力和判斷力,到達砍伐地點首先依據當時氣候風向、地形起伏、周遭植物草叢情況、擬定樹倒時跳脫的方向和位置、.......。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大元山林場早期以鐵鋸伐木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相關伐木基本知識概述如下:

       一、一般伐木規則

       1、一株立木若已開始砍伐,務必當日完成工作,切勿中途停止,留待翌日進行,以防休息期間發生變化,致遭損害。

       2、伐木前,應先清除作業附近灌木、枝條、岩石及其他障礙。

       3、伐木前,應預先確定走避方向及地點,通常站立與倒向成直角之兩側,並離立木位置稍遠,以防倒木跳躍而傷及作業人員。

       4、烈風吹襲時應停止伐木,因強風常使倒向難於控制,倒下時間不易確定,影響作業安全。

       5、倒樹時應先作信號,警告過往人員,倒下後亦應以信號報告,示工作進行的安全。

       6、多風折或雪害的地方,應自風向相反方向進行,山坡則自下坡向·上坡砍伐。

       7、除指定伐採立木外,不可誤伐保留木。

       二、伐區之劃分

       1、砍伐區位置:應考慮伐木、造材與集材等各種作業之便利,通常合乎林、小班範圍,或以稜線及溪谷為界,製成伐區圖,供集材計畫之基礎。

       2、伐區面積:視作業種類、地況、伐採木疏密度、樹種、直徑級、伐木工人數、伐木技術等因子而決定,通常以同一集材系列劃入同一伐區為佳。

       3、伐區形狀:宜自溪谷向陵線作帶狀之縱向區分,避免橫向區分,因水平區分時,影響下方作業安全,且倒木混亂,驗收困難。

       三、工作分配

       同區之伐木工人應先分組,並公平分記每組之砍伐地點與面積,因伐區廣闊,立木疏密度、地形各不同,其工作難易有別,工作分配有下列優點。

       1、避免工作混亂,有利於伐木造材作業之進行。

       2、便於監督指導及伐木造材之驗收、工資計算等。

       3、避免伐木工人捨難就易,或將困難施工之林木殘留不伐,易生糾紛。

       四、伐木倒向(圖 01)

       立木伐倒時,須先行決定預定找倒之方向,惟應將作業安全列為第一考慮的要件,其他應行注意事項如:

       1、避免伐倒木本身發生折裂或抽心等損傷。

       2、避免損及保留木或鄰接木,尤其應保護幼齡林不使遭到傷害。

       3、勿損毀附近之設施物。

       4、顧及造材及集材。

       平地林木之伐倒,如樹冠正形,樹幹正直者,可以潠擇任何倒向。但山坡林木之砍伐,其倒向之選擇較難,一般如圖 01所示。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1立木倒向平面

       過去,現場作業重視材質損傷的防止,特別要求其伐倒方向要朝向斜坡上方,因倒下角度小,傾倒力亦弱,常不能使折片全斷,易生劈裂,抽心等現象,並有危險性,從安全方面及作業效率而言,並不理想。

       伐倒方向如朝向斜坡下方,作業本身雖容易且安全,但伐倒時衝擊最大,樹幹的折損及劈裂必多,且鄰接木及林地之損害亦大。

       一般沿斜坡面上下方所伐倒之木材,乍看好像停留穩定,實際上,多數均極不穩定,伐倒後施行削枝、造材作業時,每易伴生危險。

       伐倒方向如朝向斜坡橫向,即林木根部之水平線,則伐倒時之衝擊及資材的損傷較少,並易於安定、削枝、造材時亦不易發生危險。

       故理想之倒向,不論地形如何,以斜坡面之橫向方向為宜。然其側向之地表如有突起物、灌叢、根株或岩塊等障礙物時,應先清除,以免使倒材碰損(圖02)。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2 立木倒於岩石或根株

       此外,尚應考慮立木樹冠之形狀、樹幹通直度、風向、風速、倒向口深度及倒向口的變化等對立木倒向的影響。必要時,尚可配合使用楔等物,使伐倒作業達於理想。

       急傾斜地,若朝橫向伐倒有困難時,倒向可稍偏斜下方,並應限制倒向直接朝向下方之方向。

       五、伐點高(stump一height〉

       代木之切口,務須接近於地面,以免木材浪費,山坡林木之伐採點,以接觸上坡地面為準,通常以不超過離地面 0.3公尺為度。

       根株約佔全木材積的 2~3%,以前伐木因受地形、地表物及根張之影響,針葉樹斧伐法常留根株 0.6~1.2m高,甚至有達 3m之多。其中以根張影響最大,故宜先剷去根張或清理地表物,以盡量降低伐採點。根株留存過高不僅損失有用木材,且留存於林地對造材、集材作業及將來更新造林均有不良影響。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森林砍伐完畢,浩劫之後整座山頭光禿禿,一片狼藉,滿目瘡痍。 《大元山工作站退休員工劉青茂‧大元國小校友程鈺娟提供圖片》

       伐木也是高度技術的專業,日據時期非常受到尊重禮遇,理想的伐木過程可以減少材積的損失,造材的高超技術足以造就更多的林業收入,減少森林破壞的程度。

       但國民政府時期的森林經營卻是肆無忌憚伐戮,其時全民經濟皆仰賴林業,是台灣山林受到破壞最嚴重的時期,造成的禍害災難將永無止境達數百年之久。

       台灣是個命運多災多難的島嶼,尤其是森林被砍伐殆盡最為悽慘。以後的數百年台灣,山崩持續不斷,土石流更形氾濫,災難不會停歇。

       台灣大規模的伐木事業開始於日本時代,為日本治台留下一頁山林的血淚悲歌,20萬公頃以上的林地遭廢。 總計在1912年~1945年間,官營的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三大林場共砍伐森林約18,432 公頃、材積約663萬立方公尺,平均每年伐木20萬立方公尺左右。

       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後,一連串耗竭式的伐木政策,鑄下台灣森林全面淪亡的悲劇,也帶給土地無止境的災難。總計,國民政府來台後,共砍伐34萬4千多公頃的林地,面積超過三座玉山國家公園。

       材積約4,456 萬7千餘立方公尺,如果以長10公尺、載重15 立方公尺的運材車來計算,車車相連全長可達三萬公里,足足可以繞行台灣數十圈。

       國民黨當政時期,台灣森林砍伐量是日本殖民期間的近7倍!

       日本殖民期間與國民黨當政時期砍伐開發的時間約略相等,日本殖民期間以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林場、舊太平山林場為主。國民黨當政時期則以的林務局所轄以大元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和平工作站、木瓜山林場、林田山林場、六龜林場.....等為主;另一是國軍退除役官兵委員會所轄宜蘭森林開發處的棲蘭山。

       造成國民黨當政時期台灣森林砍伐量是日本殖民期間的近7倍的主要原因是伐木機具及運輸機具的改良。

       日本殖民期間使用的是人工的鐵鋸,國民黨當政時期則逐步改用汽油添充的機械鏈鋸。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日本早期以鐵鋸伐木。《圖片來源:テーマ「白黒」カラー写真が無い時代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各式鐵鋸。《圖片來源:大工道具市集

       大元山林場早期開發約在民國35年左右,伐木作業以人力鐵鋸砍伐,民國50年以後改使用以汽油填充的機械鏈鋸。

       一株直徑2公尺的神木,使用鐵鋸需2-3天,汽油添充的機械鏈鋸只需1小時。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當年伐木工使用的鏈鋸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伐木工整理鏈鋸將鋸齒磨銳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民國50年以後大元山林場改使用以汽油填充的機械鏈鋸伐木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大元山林場常以「礦工是活著已先埋,伐木工則是死了還沒埋」這句形容伐木工的艱險,伐木是非常危險的工作,加以當年蘭陽林區管理處從未在林工工作地點提供任何醫療急救藥物,甚至一滴藥水、一吋紗布,萬一受傷只能撕下沾滿泥垢骯髒的褲管充當硼帶紗布止血包紮,且山區工作地點距離平地醫療處所遙遠,往往需四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獲得急救,一旦不小心重傷只有聽天由命,十之八、九會死亡,無數林工因此枉送性命,高階主管喪盡天良,沒有人性,草菅人命,視低階員工生命如螻蟻任意踐踏,造成無比悽慘痛苦世界。

       「伐木工」是台灣林業史危險程度僅次人力開發時期的「木馬工」。

      伐木傷亡事件時有耳聞,其中一起悲劇發生在民國57年左右,造成整個山區轟動,因為死亡的是「女性伐木工」。

      事隔數十多年,又眾說紛紜,真實情況言人人殊,整理之後大致情況如後。

      事關事件後代感受,以化名撰寫此文。

      阿祥嬸(化名)是山區非常聰慧的傳奇女子。

      阿祥嬸體能超好,勝過一般婦女,覺得可以就近照顧阿祥叔,決定連袂組成伐木小組。

      伐木通常兩人為小組,除配備工具沉重外,更要有默契,在杳無人煙深山必須彼此信賴相互照顧。

      平日伐木工腰身繫「開山刀」、小鐵鋸,還得攜帶「草刀」,肩扛超過50公斤的鏈鋸機,隨手提超過10公斤以上汽油,兩人分擔重量才能深入山區展開作業。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父親遺傳的開山刀 《大元國小校友陳東元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草刀 《圖片來源:不如龜去

       未開發的黑森林處女地,伐木工是第一批進入的林工,只有他們才能親眼目睹原始森林的風貌。

       大元山林場已經開發至望洋山深處。

       一日,公雞初啼(那時,手錶尚未普及,貧困林工都以公雞啼叫做為計時依據。),阿祥嬸早早起床做早餐,也準備豐盛午餐便當。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伐木工攜帶的便當盒之一 :早期 便當盒 蘭花 立體 鋁盒 《圖片來源:阿公的舊情人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伐木工攜帶的便當盒之二 :早期鋁製三件式便當盒飯盒 《圖片來源:庄腳柑仔店

       天剛亮,兩人一組便從翠峰湖邊埤仔鐵路旁的伐木組工寮出發,前往望洋山溪谷深處監工分配的巨大台灣扁柏位置,一路以「草刀」砍開高過身高的芒草和箭竹,遇到擋路的灌木叢還得以「開山刀」砍斷清除,硬是闢出勉強行走的小路,路上崎嶇不平高低起伏,數小時後終於到達地點。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翠峰湖埤仔運材鐵路線聚落,最下端三間工寮為伐木組及埤仔山地鐵路道班住處。航照圖提供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民國57年大元山林場在望洋山深處伐木作業。 航照圖提供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伐木前置作業完成,伐木過程順利,機械鏈鋸機速度快,約一小時便將身高粗的神木砍倒。

       伐木完後的造材作業,由於原木體積龐大,需要削枝、分段、「胴割」成數段或數塊,方便吊掛搬運。

       砍倒的原木,有時過大或過重,超出集材、運材設備能力範圍,必須先將橫生的樹枝清除,再將樹身鋸成數段或「胴割」切成數塊,此種工作謂之「造材作業」。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削枝作業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分段作業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造材結束,伐木已經作業完成,準備收拾工具返回工寮休息。

       就在此時,整天勞力消耗已經身心俱疲,走路踉蹌,阿祥嬸不小心踢到削枝時殘留地上的小枝椏,這枝椏竟將稍大樹枝牽動,失去支點的巨木突然滾動,從山坡上方滾下輾過阿祥嬸身體,當場血流不止。

       巨木輾過造成胸骨斷裂,地面突出石塊又造成脊椎和骨盆碎裂,頓時無法動彈。

       阿祥叔不相信慘狀發生,不敢移動妻子身軀,急忙喊叫附近伐木同夥前來協助處理。

       眾人商量後,深覺如果以背負方式必然造成更大傷勢,只好用「開山刀」砍倒小樹枝並以箭竹或芒草綑綁自製簡易的擔架,以沾滿泥垢骯髒的褲管充當硼帶紗布止血包紮,初步處理後,平穩抬上簡易擔架,從受傷發生地點運送至鐵路邊的集材機時已經氣息微弱,還沒到達工寮住處便往生。

       眾人悲慟之餘,不斷唏噓,但又能如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使用鏈鋸機切割原木,進行「胴割」作業。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森林砍伐後的現場 《圖片來源:花蓮林區管理處》

       世間的萬物有生有滅,人世間的生老病死,這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千古定律,人類雖然聰明,但是依然主宰不了那些已定的結局。所以佛教以「無常」這兩個字,來指出這個世間自然的真理。生命,存在的時候,不曾感到它的鮮活,離去的時候,才知道是如此脆弱。悲慘的林工,不知道下一瞬間會發生什麼事,這就是悲慘林工的宿命。

       佛陀言﹕「無常」不是只有消極的「苦」,「無常」也代表「希望」,因為有無窮的「希望」,所以生命就有「無限」的可能。阿祥嬸因伐木意外而離世,時年36歲,雖然林場不能事前給林工安全的工作環境,事後又無法給予急救的措施,環境造就人生,痛苦是帖良藥,能讓人頑強支撐。所幸有個大元國小,使這些悲慘的林工可稍減後顧之憂。所以阿祥叔嬸的兒女,也因在大元國小就讀時所培養成的獨立堅毅,積極努力的精神,個個奮發精進,事業有成。老天是公平的,它一邊給你苦難,一邊讓你快樂,賜給這所山中如家庭般的小學,育我、撫我大元山林工的第二代,過往父執輩的艱辛痛苦,成就了林場昔日輝煌的歲月,而今大元山林工的第二代我們,有許多遺憾要彌補,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有太多夢想一直落空,無奈下希望一一記述父執輩種種血淚交織的疼痛歲月,讓後世子孫不忘先祖,以先祖為榮,也藉以補上林業史上所缺的地圖。

 

附錄:伐木法及伐木技術注意事項

壹、伐木法

一、鉈伐法

利用鉈刀將立木砍斷而後造材的方法,因鉈刀小而重量輕,工作效率低,費時費力,通常用於伐採竹材、幼林木、被壓木、小徑木等。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3 鉈伐法

二、斧伐法

用斧在立木倒向方向接近地面30公分處,砍一倒向口使深達樹心,再於反向樹幹稍高於倒向口處砍一切口,直至砍倒為止。此法之優點為立木倒向可以確定,但易生劈裂,木材之損失極大,故純採用此法者甚少。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4 斧伐法

用斧在立木倒向方向接近地面30公分處,砍一倒向口使深達樹心,再於反向樹幹稍高於倒向口處砍一切口,直至砍倒為止。此法之優點為立木倒向可以確定,但易生劈裂,木材之損失極大,故純採用此法者甚少。

三、鋸伐法

凡小徑木用鋸在伐點高鋸入,直至鋸倒為止,如為大徑木,則先於立木倒向面行初鋸口深達樹徑之1/4~1/3,再於背面稍上方行次鋸口,至樹倒向為止;有時因木材木身壓力過重,行鋸困難,可持楔插入,用鎚擊之,至能行鋸為止。此法因倒向常不確實,鋸倒大樹時,工作人員易生危險。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5 鋸伐法

四、斧鋸並用法

在立木倒向面伐點高處用斧切取倒向口,倒向口宜達樹徑之1/4~1/3,而後用鋸在其背面鋸入,直至樹倒為止,是為鋸口。鋸口略高於倒向口之底線。

此法對倒向及倒下時間較有把握,但有時在大徑木砍伐時,往往因鋸口之不足或衝力過大,易導致抽心或劈裂,影響木材品質及利用。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6 斧鋸並用法

五、韓博德(Humbldt)伐木法:

美國1936年倡用木法,為動力鋸伐木法發展過程中優良方法之一,其要點為在立木倒向面伐採點向下鋸切約45。之倒向口,此種倒向口特稱倒斧口(Humbldt notch),再於反向鋸切背口至伐倒為止。此法之優點為將45”切口之損耗部分不在可利用原木之基部,而在殘留根株部分,故較普通伐木法可多獲 3~7%之木材,且可避免回衝,並減少劈裂與抽心現象。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7 韓博德(Humbldt)伐木法

六、穿孔伐木法:

先在立木倒向面伐採點處切取倒向口至樹徑1/4~1/3後,於倒向口背面稍高處用穿孔螺旋鑽鑽取一孔,再用尖頭鋸(鼻入鋸)穿入孔內鋸向樹心,待鋸路較寬後,改換伐木用鋸繼續進行,最後用鋸或斧切斷鋸弦,樹即倒下。本法如用單人鏈鋸,可直接插入不需鑽孔尤為簡便;此法可確定倒向及倒下時間,又可防止抽心或劈裂之褻生,故最適合巨大木及貴重木之砍伐。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8 穿孔伐木法

七、特殊伐木法:

立木形狀種類很多,有時上述伐木法不適用時,須依賴各種特殊的技術及方法始能完成,玆舉三種方汰簡單說明:

1、雙生木伐木法:

雙生木伐倒在使用手工具伐木時代,可算危險且困難的作業,但於鏈鋸普及之今日,及伐木技術改進後其代倒已較容易進行。玆就圖 09所示說明其伐倒步驟。

a、設A株立木之伐倒較易進行,則可在A株選取儘可能較低位置。

b、次從雙生木中問部位b往下垂直鋸切,直達於倒向口上端稍低位置。

c、再從C點的位置插入鏈鋸導板鋸切成背口,以完成A株的伐倒作業。

d、A株伐倒後,B株可依普通伐倒方法作業。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09 雙生木伐木法

2、三段式伐木法:

此法適於嚴重偏心或易於折裂樹種等立木之伐倒作業,其優點為作業容易、省力等,可取代穿孔伐木法,玆以圖 10 說明其伐木順序。

a、鏈鋸導板從伐採點中央部位緊扣插鋸穿入。

b、往倒向口邊作背向鋸切,留下約直徑約1/4程度供作倒向口。

c、鋸切倒向口。

d、導板再穿入鋸口,往背口方向鋸切,鋸至與倒向口邊同樣程度的殘留部分位置為止。

e、在距伐採點約有導板寬度較低的位置,鋸切背口。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10 三段式伐木法

3、邊切口伐木法:

多用於傾斜樹之伐倒,其法如圖11 所示依順序伐倒。

a、先鋸切倒向口,且應較正常倒向口為深。

b、再於倒向口兩側鋸切約30。角之邊切口以輔助伐倒。

c、最後鋸作背口,使立木在伐倒時不致發生抽心、拔裂等現象。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圖 11 邊切口伐木法

貳、伐木技術注意事項

一、倒向口(Undercut)

倒向口亦稱斧口,立木伐倒時,於立木根株頭部預定伐倒方向之伐採點,即以不超過離地0.3公尺處作倒句口,其深度約為伐木直徑之1/4~1/3外,倒向口的角度以 30~45“為標準,過大則所需工作時間與勞力多,且頭少之損失大,過小則易生劈裂,木材利用率降低,工作人負危險,尤其是倒向口工作不完全時,產生劈裂、抽心之後果較倒向口過少為甚。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作倒向口之目的為:

1、使伐倒作業容易進行,並可確實控制伐倒方向。

2、伐倒時可減緩倒下速度,並減少落地時的衝擊。

3、可防上樹幹劈裂、抽心,減少損失。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二、背口(Backcut)

背口又稱鋸口,位於倒向口背面,一般伐倒順序為先作倒向口後再作背口,正常之背口應在倒向口底線之略上方,使倒木因受根砧之抵制乃得落向前方,並保持預期之倒向,如背口低於倒向口底線時,倒下時極易發生劈裂、回衝等現象,使工作人貝增加各種危險。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若大徑木背口不能一次完成時,可行多次分鋸。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三、抽心的防止

抽心即伐倒時,原木心材中有一部分發生抽裂現象,而抽裂部分殘留在根株之上。抽心後首段原木品質和利用價值大為降低,故宜儘量避免。一般使用鏈鋸時,倒向口形狀如圖所示 。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容易引起抽心或劈裘,因此宜採預防措施,其法為在倒向口作成後,可將鏈鋸導板刺入樹心部分作深入的鋸切,如圖所示 ,先將易發生抽心的心材部分予以鋸斷,此法效果良好。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若用斧頭作倒向口時,其形狀宜如圖所示,發生抽心的機會較少。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四、倒向的控制

倒向的控制,即指限制立木不使其倒落於重心的方向, 而能夠倒落於作業者希望的方向而言。立木若直立而無偏斜時,則倒向控制容易,在傾斜地之立木,其重心通常偏向傾斜的方向,立木亦將朝此方向倒覆,其控制較難,惟除重心極偏斜之立木,應列入特殊伐倒技術外,大多數立木均可由背口鋸切方向來控制倒向如圖所示,立木重心偏向山谷方向,如欲使其向重心的斜下方伐倒時,倒向口如圖示鋸切,背口鋸切至實線位置,再以所留控制部,配合「楔」之使用發揮強有力的效果,立木即可如作業者所希望往箭頭所指方向伐倒。

「楔」的作用在頂開笨重的樹幹壓住鋸子,讓鋸子能夠來回抽動,因此質量必須承受整個立木的重量,通常都以質地堅硬的「赤皮」為主。

「赤皮」質地堅硬不浮於水面,連鐵釘都難敲入,通常製作木馬或斧、開山刀、拄櫓(以人力移動或調整原木的工具)、鋤、.......的把柄。

以往歐美常用推桿控制倒向,木省近年來控制大徑木倒向,採用繫留伐木作業極為有效,乃是利用集材機為動力,以鋼索及滑車繫妥伐採立木,逕行伐倒,倒樹時因有鋼索牽引,故能循指定之方向,徐徐倒下,即不損材質,亦無撞壓鄰接木,甚至傷及人員的危險。現行繫留作業,因鋼索捆繫的方式而有單索、雙索及三索等。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控制立木倒向之伐木法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控制倒向之木楔及立木伐倒瞬間 《圖片來源:宜蘭森林開發處 》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