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林業試驗所報告第091號
一、緒言(Introduction)
紅檜(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n,),臺灣扁柏Chamaecyparis taiwanensis Mas. Et Suzuki)為本省溫帶林區內,主要林木,俱有甚高經濟價值,亦為本省主要植物群落型之一分佈於海拔高1,300~2,800m.全省各山地,常與闊葉樹混交,有時成塊狀純林,此林型在本省林業所佔地位之重要,已為國內外林業家所重視。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環境因子,植物社會結構與組成,伐採跡地二次植被之變遷,天然更新狀況與指示植物之探求等,藉供林業從業人員及植物學上之參考焉。
野外調查及資料採集,於民國51年10月完成,本研究資料採自本省北部大元山及太平山兩工作站,所屬第一施業區內,海拔高1,800~2,600m,全部面積約計4,154.5公頃,茲述其實施方法如下:
(一)調查本事業近四年來氣象變遷情況,及土壤理化性質。
(二)設置樣區計大元山九區,太平山九區,合計十八區,面積為10×10m每一樣區記載海拔高,方向,坡度,植物社會結構及組成,高度,胸徑,株數,被覆度,生活形等。
(三)觀察紅檜,臺灣扁柏,伐採後5.10.15.20.25年之林班,調查二失植被變遷之概況。
(四)觀察不同環境和地表植物,探討天然更新幼黃發生情況,與指示植物(PIant Indicator)並以帶狀漂準區(Line strip method)1X20m測定之。
本計劃之完成得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之補助,野外工作承蘭陽林區管理處,大元山及太平山兩工作站之便利與協助,工作期問蒙業師林所長渭訪之指導,文稿復承賜予核閱斧正,哀心鈞感,謹此一併誌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