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與家畜

 

大元山每遇颱風或豪雨,時常發生山崩災害,有時須花長久時間才能修護完畢,交通中斷時間,食物補給不易,家家戶戶除種植蔬菜外,還得飼養家禽及家畜,以雞、鴨為主,鵝、火雞比較少。

不過自翠峰以上必須時常搬遷,飼養家畜則沒有看見,如:豬。

雞在山區是很重要的家禽。

山區普遍貧窮,手錶是奢侈品,可能全聚落裡沒有幾人有手錶,司晨叫醒的工作就靠公雞,當凌晨微明,公雞的第一聲劃破寧靜的天際,便是工人起床的時候,有些工人還得用手電筒照明走山路上工,工作地點是在數公里外的山頭。 

在平時,羽毛鮮艷的公雞可是雄糾糾,氣昂昂地守護家族,任何風吹草動,危機出現,牠都會奮不顧身迎接挑戰。 

母雞的工作則是生蛋,但是牠卻非常聰明,知道已經生出幾個蛋,應該到達可以孵蛋的時候,就會開始鬧情緒,纏著主人要孵蛋,公雞也不敢靠近,直到將蛋放到雞窩裡為止,孵蛋期間,甚少喝水啄食,羽毛掉落到稀稀疏疏也不在意,等待小雞即將孵化,牠會用嘴喙戳破蛋殼,幫忙小雞破殼而出;第二天開始便會帶著小雞群四處覓食,時時刻刻在教導小雞如何面對環境,遇到小雞不敢嘗試的食物,會在旁咯咯叫鼓勵催促,到了小雞羽毛完全豐滿,可以自行覓食時,會毫不留情,棄之而去,如果還有依戀不肯離去的小雞,便會以嘴喙啄之,迫其離開。不久,公雞可以靠近,又開始受精生蛋。如果雞蛋被吃完沒有蛋可以孵,或者沒有公雞受精的雞蛋可以孵,必須等幾天後,情緒鬧夠,才會再開始生蛋。 

這些家禽及家畜只在過年過節時才會宰殺。 

豬的飼養以大元山工作站及四公里比較普遍,校友游麗珠與蔡美齡描述當年殺豬的情況: 

養的家禽中養豬的時間較長,大多養兩條。每當從羅東買回小豬仔時,也就是殺大豬請客的日子,殺豬在山上是件大事,通常選在農曆初二、十六或三大節(過年、端午節、七月半)宰殺豬隻,每到年底豬肥了,經申請許可,等到要殺的那一天,家裏就會像辦喜事般熱鬧,鄰居也會在清晨四五點左右來幫忙,孩子們這時就趴在窗戶觀看整個過程,借來大火爐燒了一大鍋滾水備用,父執輩及鄰居手腳俐落的走進豬寮,抓起耳朵將其絆倒並迅速綑綁,然後抬出屋前已備妥的長條木板凳上再用繩索固定,鋒利的長刀往喉嚨一插再抽出利刃,瞬間流出一大桶的豬血。接著將豬隻抬至水泥地上,滾燙的水一冲數支刀子齊下刮毛,瞬間清清潔溜溜,記憶裡會有一位較專業的操刀,開腸剖肚切成二大塊交給員工消費合作社販賣,豬的內臟及豬頭還有尾巴留下,但每戶殺豬人家卻甚少看到販豬所得,或許是用來抵銷合作社賒帳。 

這一天家人可有得忙,結束後主婦就開始忙碌,須先將豬油榨出來供全家日後食用,再將內臟料理出一道道美味佳餚,請叔叔伯伯們吃以答謝大家的幫忙。 

酸菜豬血湯外加炸好的棗餅、酥餃、豬油渣左鄰右舍都有份,『吃人一斤也要還人八兩 』,炒米粉、炒豬肝、炒腰子(豬肝、腰子當時可是很貴的食材)......至少有12道菜加上紅露酒,保證讓每個客人盡興而歸,一桌不夠,二張矮桌一拼再一桌,大通鋪上席地而坐又開一桌,客人愈多表示主人人緣愈好,划拳賞酒笑鬧聲不斷,寧靜山區頓時熱鬧起來。 

第二天加些筍乾便成可口的菜尾,只是沒前一天豐盛,宴請對象是昨天沒到的朋友,菜尾可以再分給鄰居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區肉類食物來源甚少,除上述家禽及家畜外,還必須捕獵野獸維生,海拔較低山區可以捕捉野山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海拔較高的翠峰湖山區則以捕食青蛙為主。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養豬。《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提供圖片》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殺豬。《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提供圖片》

山珍美味

山區肉類食物來源甚少,除家禽及家畜外,還必須捕獵野獸維生,海拔較低山區可以捕捉野山豬、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竹雞、猓子狸、各蛇類,海拔較高的翠峰湖山區則以捕食青蛙為主。

每年到了夏天大元山工作站及四公里對面山上常可看到一群群的猴子,常常會來偷拔員工種植的地瓜,因為生活清苦加上食物取得不易,青菜是自己種的,所以便會設陷阱井捉猴子,剝去皮毛炒薑絲,真是美味,當時這一帶人家吃了不少的猴肉,大家都不覺得可怕,因為山區沒有肉可吃。

蛇,剝皮後煮湯,那更是美味,據說可治療皮膚病且不易長瘡,還聽說煮蛇不能在室內,如果爐灶的煙灰掉到蛇湯裡會有劇毒,是否真的至今還是個謎。

魚就非常缺乏,大元山工作站及四公里距離南澳北溪頗近,這一帶人家時常利用到溪底苗圃做工的午休時間利用雨布引流溪水,可以帶回整盒便當的溪哥ㄚ跟苦花。

每個人都喜歡吃新鮮的肉類,孫在琹及張慕陶兩位老卻不一樣,喜歡將豬肉或雞隻懸掛在戶外,等到爬滿蛆,再用棍棒敲打,以盤子盛滿,稱之為“肉筍”,然後或炒或炸,他們都說是美味,真是匪夷所思。

另外趙小姐喜歡吃孵化未破殼的小雞,也是一絕。

翠峰湖以盛產青蛙著名,由於沒有魚類等天敵,數量多得不得了,讓人瞠目結舌,在繁殖季節,湖畔的青草上都為之變色,到處都沾粘纏繞著成團成簇的白色蛙卵,就像有人刻意遍地散佈的棉花團。

每次放假回家,到翠峰湖抓青蛙,都可以有大半個麻袋的活青蛙,這正是一家人未來幾天,甚至 一兩 個星期的佐餐佳餚。

媽媽們通常會先處理近兩天要吃的,其他放養在大型木製水缸裡。工寮裡家家戶戶都有大木蓄水缸,總有些工寮暫時沒人住,工寮裡的木製水缸便是放養青蛙的好地方,每隻木製水缸都備有木板蓋子,一旦蓋上,青蛙插翅難逃。而牠們生命力強,在蓄水的木桶裡活個兩三個星期毫無問題。

媽媽們宰殺青蛙的方法是,用菜刀逐一把青蛙的頭剁掉,然後在青蛙肚皮上劃一刀,順勢即可將青蛙的皮剝掉,同時掏掉內臟。烹煮時,可依家人喜好口味蒸煮炒炸。

掏掉的內臟可以飼養雞、鴉、鵝等家禽。

只要吃過青蛙的人都知道,牠的肉質比雞肉、豬肉都細嫩鮮美許多倍,因此才叫「水雞」。

抓水雞也變成每一位曾經住在翠峰湖周邊最獨特的童年記憶。

晴峰及翠峰湖一帶的箭竹筍,每年五月是盛產期,在食物奇缺的山區可以救急,不過箭竹比人高,採集時容易迷路。箭竹的莖柔靭堅硬,大人喜歡拿來抽打不乖的小孩,山區的人叫“秀協ㄚ” (音譯),用繩子或鐵絲綑綁可以做掃帚。

山區的蕈類新鮮又美味,有香菇、白菇、木耳……,全山區均可採集,但翠峰鐵路末端的望洋山腰最多,因水氣在此凝結上升,故特別潮濕,腐木奇多,是蕈類最佳生長的環境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峰湖捉青蛙以補充肉類食物欠缺。《大元國小校友 陳明來提供圖片》


Back to top

本網站專屬藝術家 陳東元 ‧ 所有網頁自行製作並架設網站

藝術家 陳東元為台灣水彩黃金時期領頭羊 ‧ 後專司雄偉遼闊油畫創作 ‧ 晚年全心重建童年經歷的林業史

藝術家 陳東元 專屬 E-mail 郵件信箱 》 taiwanland.tw@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