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難行
撰文:大元國小校友 陳 祝
埤仔索道(翠峰湖索道) 山路
這段索道是台灣林業開發史裡絕無僅有的索道,一般索道的原理是藉助下滑載運木材的重量將沒有載運木材的的材車往上牽引,但這段索道卻是將下方埤仔線鐵路載運木材的的材車往上拉到晴峰線鐵路,然後經晴峰線鐵路、翠峰線鐵路、四公里線鐵路,最後經古魯運至羅東竹林。最早期是運用首尾兩根集材柱,架以單條纜線,以集材機作業方式將整台載運木材的的材車吊起,送至晴峰線鐵路上。
此懸吊式索道以巨型柴油發動機當動力。
這段山路經翠峰湖邊的聚落和招待所,可以邊走邊捉青蛙,只是天色逐漸昏暗,實在沒有心情捉青蛙,趕緊回家才重要。
每逢寒暑假開學,翠峰湖周邊適齡學童在父母協助下攜帶棉被、盥洗器具、書包順著湖邊山路爬上山地運材鐵路,撘乘機關車拖拉的客車前往50多公里外的大元國小上學。
由於路途遙遠無法當日往返,只能寄住學校宿舍,隔二周才能放假三天,自小過著獨立生活。 《圖片來源: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 後製圖片》
居住翠峰湖周邊山區聚落的大元國小住宿生父親多為林場底層員工,生活艱困,由於路途遙遠無法當日往返,只能寄住學校宿舍,隔二周才能放假三天,自小過著獨立生活。深知唯有勤奮讀書才能脫離貧困,冬季放假結束即使積雪深厚也不辭辛苦趕赴30公里外的學校上課。 《圖片來源:大元國小校友 陳東元 後製圖片》
翠峰湖晴峰運材鐵路線聚落與埤仔運材鐵路線聚落以及具落間互通的山路。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