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十年代前後,在偏遠山區服務的老師,學校行政公務繁忙,教師一人要身兼數職,又得超時授課,研習與進修不便,因此少有老師選擇偏遠山區學校服務,使得偏鄉學校師資不足。呂富美老師畢業於臺北女師,在其〈結緣在山中〉一文自述:「懊惱著在學生時代,因為沉迷小說,所以成績不理想,以致,從台北女師畢業後,被分發至宜蘭縣大同鄉的大元國小任教。」因此她別無選擇的懷著忐忑不安的沉重心情,提著簡單的行李,坐上開往羅東的火車。從其自述可知,偏遠山區的師資和城市地區的師資是有差距的。
因為大元國小位於海拔約1000公尺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她先到縣政府問明交通路線後,前往羅東蘭陽林區管理處搭乘客貨兩用的大卡車上山。「當交通車離開廣興後,進入一條乾枯的河床,佈滿大小不一的鵝卵石,車子開始左搖右擺,顛簸不已。河床上的車子像跳舞似的劇烈搖晃.......火車上懊惱的情緒再度襲來,」她回憶50年前初上路的心情,面對「未知的學校,遙遠的路程,惡劣的路況.......」百感交集,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後悔著在學生時代,因為沉迷小說而疏忽課業的下場。輾轉乘車終於抵達大元山工作站,好心人指引著她下車,正要分辨東西南北,耳中聽到「呂老師,我們來接你了」原來李校長帶著韓老師來迎接她了,因為熱心的家長早已打電話通知校長「新來的女老師要到了」,心思細膩的校長,用她慣有的和藹笑容,親切的聲音,歡迎她的加入。這時呂老師感受到「如沐春風,溫暖極了。」
初抵大元山,沒分配到宿舍,所以暫住校長家。學校的小朋友一聽呂老師是住台北來的,大家都很好奇,有人連聽都沒聽過台北,到底台北有多遠﹖台北人是什麼樣子﹖記得韓老師又說笑:「台北人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大概像山上的孩子沒見過腳踏車、三輪車及一幢幢火柴盒的樓房,更是好奇不下雪的夏天吃冰棒。
山上的孩子,因為家長收入微薄,生活艱苦,普遍營養不良,個個身體孱弱面有菜色,有一天校長在報紙上,看到台北縣土城,有一家種兔養殖場,引進國外的兔種,成長迅速,繁殖力強,兔肉可供食用,於是動起腦筋想養些兔子補充點住宿生的飲食,於是校長囑託呂老師趁著放假返家回台北之便,去養殖場參觀,順便帶回幾隻小兔子飼養。呂老師帶回來的兔子,經過約半年時間,小兔子成功繁殖幼兔,身兼管理宿舍的王老師,篩選出種兔,其餘的成兔交給陳嬤、林嬤兩位廚工烹調,香噴噴的紅燒兔肉爲學校的學生加了菜。因為韓老師喜歡吃青蛙肉,所以呂老師要韓老師把剝下的青蛙皮,蒙在空罐上用線纏緊,再放到陽光下曬乾,就成了自製的小皮鼓了。有此成就,韓老師還想把兔皮做成皮衣,可惜始終沒做成。
因山上氣溫低,五十年代的學校設備資源缺乏,在天寒地凍的冬天,必須靠生「火龜仔」火爐取暖。不過學校規定氣溫10度以下方能生火,但學校卻遍尋不著溫度計可以測溫,當時呂富美老師遠從台北帶回一支令人亢奮的溫度計,學生每每到校就會頻頻去看學校唯一的溫度計,以期可以生「火龜仔」火爐取暖。
呂老師給學生最深的印象是說得一口標準國語,因為當時的幾位山東、河南、安徽籍的老師,都帶些鄉音,她不只糾正同學的國語音讀,還適時改正學生平常的用詞,她在〈溫馨童心〉一文中回憶起:「有一次收假返校時,一年級的陳同學興沖沖的跑來找我,『老師!老師!你看我媽媽去羅東幫我買的衣子和爺子』一面不忘比著身上穿的新衣和腳上穿的新鞋。我恍然大悟,連忙糾正『不是衣子、爺子,是衣服、鞋子啦』」小朋友還天真無邪童言童語的問老師:「可是老師不是教我們桌子、椅子、桃子、李子嗎?」,他只是急於把他所知道的字彙用出來而已,令呂老師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