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蝕現象,是網站版主自己新創的新辭。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侵蝕作用。 侵蝕作用(英語: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語: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斷受到風、水的磨損。這個過程,陸地除了被侵蝕之外,蝕出的物質還會被帶走,堆積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積在海裡。 侵蝕由水流、冰移或風吹造成。 而由雪、霜、陽光、雨水對地表的作用則叫做風化作用,暴露在空氣中的岩石會受到天氣影響,長期冷熱交替,有些岩石會因而開裂。岩石中的水結冰時會膨脹,這個也會使岩石開裂。石頭受到重力的擠壓後突然減壓,也會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變岩石內的化學物質。植物的根和穴居動物也會加速風化。 因為風化而碎裂的石塊會由水、冰、風帶走,而如果水、冰、風內如有石塊,即使非常細小,也能大大加強侵蝕的作用,改變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於自然環境引起的,譬如地勢陡峭,突發大量降水,或者地質變化。但更多的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的[來源請求],譬如過度放牧,開墾土地,採伐森林,進行各項工程建設等等。 害處侵蝕是自然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由於水的流動,帶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變得貧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壞,生態惡化。 這種自然現象可以是循環作用的,生態惡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態更加惡化。於是土地退化,無法耕種。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惡劣的生態又更導致氣候的變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環境變壞。 水土流失還會使得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暢,水質混濁,甚至導致洪水泛濫,河流改道,就如中國的黃河。 風化與侵蝕的區別。風化是破壞後改變物體形狀,而侵蝕是轉移物體,從而改變地貌。 |
侵蝕作用並沒有根蝕現象,但在台灣卻處處可見。
根蝕現象,簡單地說:就是深埋在岩層深處的樹根腐爛之後,雨水順著樹根大量滲入,因而造成崩塌。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急劇推擠的地帶,造成岩層多屬斷裂破碎的頁岩,如果發生崩塌很容易形成斷崖。
位於這些岩層的高山湖泊,多是只有注入湖泊的溪水,卻沒有從湖泊流出往山下的小溪,這些高山湖泊形成獨立小盆地,在雨季時湖水並未發生滿溢,卻可以在短時間恢復原貌,其原因是滲漏現象。最著名的是翠峰湖、嘉明湖。
台灣高山地區這類湖泊很多,碎裂滑動的頁岩產生滲漏現象力道兇猛,往往形成悲劇,翠峰湖就發生多起落水溺斃的不幸,盛傳是魑魅(魔神仔)所為。
登山如遇這類湖泊應持嚴謹態度,可以近水,可以取水,但千萬不要入水。
斷裂破碎的頁岩,如果發生崩塌很容易形成斷崖,但早期台灣卻是個森林茂密的綠色大地,甚少發生走山坍方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台灣高山遍佈檜木林。
檜木過去遍布在台灣中海拔「霧林帶」之中,靜宜大學楊國禎教授形容,檜木林帶在過去如同一層「金鐘罩」一般,將台灣脆弱的大地牢牢地抓住,既能保護地質,也能涵養水源,使台灣在大雨時不至於土石流,在乾旱時也能讓溪流依舊源源不絕。可惜在經過五、六十年代的大量砍伐之後,如今僅剩下棲蘭森林的黃檜原始純林,其他地區僅有零星的檜木分布。
這些檜木林樹根(根株)往往超過數公尺,往往需數人才能合抱。
台灣在林業枯竭,林務單位籌措財源,常以處理「殘材」名目進行深掘鋸斷,以致造成坍方嚴重走山。
台灣,廣袤葱郁的森林,葡萄牙語"formosa"就是福爾摩沙,被稱為美麗的寶島。
但最近數10年何以山崩路毀,土石流氾濫, 究其原因是強風烈雨造成山壁滑落。
造成山壁滑落的主因是大量砍伐森林。
林業枯竭,新栽的樹苗無法快數成長添補往昔巨木老樹緊抓岩層的功能, 只能眼睜睜看著災難發生卻無法阻止。
往昔巨木老樹被砍伐後經過數10年甚至近百年的腐敗,植根亦跟著腐爛, 不再具有緊抓岩層的功能,反倒成了引導流水進入岩層的導管,當初植根在岩層有多深,現在引導流水進入岩層就有多深,植根有多密,導管就有多密。
大元山林場和太平山林場均屬脆裂滑動的不穩定頁岩岩層,不穩定的脆裂滑動頁岩純靠巨木的樹根深入岩層穩住抓地力,以往多是木造房舍,地質還算穩定,但巨木被砍,樹根經過數十年的腐壞,原本的樹根不但失去抓地力,反而變成導引輸送水份的大水管,每遇豪雨大水大量往岩層深處灌注,太平山莊正面臨重大危機,不僅是屬滑動頁岩,更是順向坡,停車場下方岩層不停崩落,後山鐵杉林自然步道出現多條裂縫,最重要的文史館(原本的太平山招待所)已經塌陷移位,無法原址修復,附近的建築及地基、路面也都龜裂,岌岌可危,如不設法改善,一昧迎合旅客口味想拼命賺錢,不停建造笨重的水泥建築,將來整片山壁勢必從鐵杉林自然步道開始走山移位滑落溪谷。
蹦蹦車鐵道2012至2018年共六年嚴重坍方,地基掏空無法營運便是最佳佐證, 倘若勉力強加整修只會造成更為大面積的山壁崩落。
植入地錨,功效有限,地錨有原來植根那麼深那麼密嗎?只能拖延些時日而已。
太平山莊及其上方鐵杉林自然步道的災難或將形成,很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