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照圖提供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工研院歷史航照影像加值實驗室
臺灣各個林場集材作業所及範圍即是該山區紅檜、台灣扁柏原始森林分布區域。
大元山林場集材設備一覽表 |
||||||
種別 | 機械番號 | 集材機馬力數(HP) | 裝載機馬力數(HP) | 工作人數(人) | 作業可能範圍(徑間) | 遷入時間 |
蒸汽機 | 2號機 | 80 | 50 | 17 | 600M | 民國45年 |
蒸汽機 | 5號機 | 50 | 30 | 300M | 民國40年 | |
蒸汽機 | 7號機 | 80 | 50 | 17 | 600M | 民國43年 |
蒸汽機 | 9號機 | 80 | 50 | 17 | 600M | 民國41年 |
汽油 | 1號機 | 100 | 8 | 民國39年 | ||
汽油 | 2號機 | 50 | 6 | 民國39年 | ||
汽油 | 3號機 | 50 | 6 | 民國39年 | ||
汽油 | 4號機 | 50 | 6 | 民國39年 |
民國39年七號坑(翠峰)索道竣工,在七號溪至八號溪之間的鐵道上方集材,為著裝材作業於八號溪附近配置1號汽油機,同時在深山配置三部小型汽油機方便集材作業。
民國40年之後,大元山林場從太平山林場遷移四座蒸氣集材機和拖拉材車的機關車,開始全面機械化作業。
四部汽油機改為配合蒸汽集材機,配置在深山方便中繼或息木集材作業。
台灣早期蒸汽集材機使用購自美國之集材機,名為「Lidgerwood skidder」蒸氣集材機,特徵為集材機有配置 7 個捲筒,利用薪材為燃料。
蒸汽機因燃燒木材,整曰冒著水蒸氣,所以當時以「水煙」一詞來取代其正名,其作業每段徑距可達500公尺範圍,集材能力每月可達1,000立方公尺為其優點;但配置人員需18至22人,組織龐大為其最大缺點。
蒸汽機以燃燒木材燒水聚汽做為動力,每天要消耗昂貴木材達3─5立方公尺之多,燃燒的木材來自裁斷原木時的樹梢部位,或是樹身中空腐爛無利用價值的原木,可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若以經濟觀點,蒸汽機比汽油機節省燃料成本,購買汽油需另一筆數目不小的支出。
一個蒸汽集材機團隊內分為:
組頭及苦力頭各 1人負責管理集材機所有事務。後期合併組頭及苦力頭為監工。
司機 1 至 2人負責操作與簡易維修集材機。
信號手數人(看集材距離與地形遠近不同),用以傳達捆材、集材、放線、定位、停止等動作。
捆材手四人負責將木材綑綁至掛鉤上。卸材工 1 人負責等木材到達集材場後將木材放下。
裝材工四人,依人負責發號司令,決定每輛車裝載之木頭數量與位置,其餘負責捆材、吊材。
火伕一人負責將蒸汽集材機添材火、加水,注意蒸氣集材機之狀況,裝材時當司機。
劈材工數人,因為蒸氣集材機每日需消耗木頭甚多以做為動力使用,故需劈砍木材以備使用。
大小各型蒸汽集材機,其構造皆可分開而獨立負擔集材或裝載之工作,其各重要項目的數字如表所示;
各型蒸氣集材機之主要性能 | ||||
項目 | 單位 | 大型機 | 中型機 | 小型機 |
可能集材之徑間 | 公尺 | 750 | 500 | 350 |
轉動1次可能蒐集之材積 | 立方公尺 | 7 | 5 | 4 |
集材1次所需時間 | mm | 25 | 20 | l8 |
集材用引擎馬力 | HP | 120 | 80 | 40 |
集材用汽缸徑X行程 | mm | 305X305 | 254X254 | 200X250 |
集材拉上軸軸體上可容納之鋼索量 | 公尺 | 800 | 600 | 400 |
可能裝載之木材材積 | 立方公尺 | 7 | 5 | 4 |
裝載用引擎馬力 | HP | 80 | 35 | 30 |
裝載用汽缸徑X行程 | mm | 254X305 | 228X257 | 180X250 |
裝載用軸體上可容之的鋼索量 | m | 120 | 100 | 80 |
汽鍋之傳熱面積 | 立方公尺 | 70.0 | 60.0 | 48.0 |
機器總重量 | t | 33 | 28 | 12 |
資料來源:陳文濤,《臺灣林業季刊》,1966年 |
蒸汽集材機鍋爐(boiler)所需之薪柴,其計算單位為棚。所謂1棚,乃直徑5寸左右之木材,截作1.5尺長後,堆成6尺X6尺的一堆,設其間空隙為35%,則其容積為6尺x6尺x1.5尺/0.35= 35.1立方尺,即約為1立方公尺。放置1棚之薪材,約當於1立方公尺的原料材。1個汽鍋於1日約用薪材7~8棚,設1年之工作日數為320日,則用作薪材之原料材,應為(7~8)X320=2,240~2,560立方公尺,平均為2,400立方公尺。
蒸汽集材機構造簡單,保養容易,能力大,可集較大、較遠之木材,但需要薪材多,移動需時費力,而安置地點亦頗費周章,必須水源充
翠峰山地運材鐵路線興建時以方便木馬和木流籠(即木滑道)的人力作業方式,因此集材作業均在鐵軌上方,因此蒸氣集材機早期仍在鐵軌上方進行集材作業。
直至民國43年至民國46年二號蒸汽集材機和九號蒸汽集材機遷至九號聚落附近山區,才開始往鐵路下方集材。
二號蒸汽集材機負責鐵路上方範圍,九號蒸汽集材機則負責鐵路下方至溪谷的範圍。
民國40年之後全面機械化,四座蒸氣集材機沿著翠峰山地運材鐵路線上作業,民國45年之後三座蒸氣集材機陸續遷往晴峰山地運材鐵路線上作業,並改為柴油集材機,只剩二號蒸汽集材機仍舊沿著翠峰山地運材鐵路線作業,民國55年翠峰山地運材鐵路線林木告罄,就地廢棄,組員移至翠峰湖山區,集材機改為柴油集材機。
1947~1957年(民國36~46年)大元山事業區立木開發材積調查表如下,其中130及131林班屬四公里鐵路範圍,是民國36~39年人力集材為主的時期:
1947~1957年(民國36~46年)大元山事業區立木開發材積調查表 |
||||||||
林班 | 位置 | 面積(公頃) | 前農林處林務科調查材積(立方公尺) | |||||
扁柏 | 紅檜 | 鐵杉 | 針葉樹合計 | 闊葉樹 | 共計 | |||
130 | 四公里鐵路(大元山工作站,四公里,南澳北溪溪底苗圃附近山區) | 298 | 3380 | 2,262 | 5,642 | 30,050 | 35,692 | |
131 | 四公里鐵路(五號坑,六號坑附近山區) | 152 | 10,983 | 5,983 | 16,966 | 10,078 | 27,944 | |
132 | 翠峰鐵路(七號坑,十號聚落附近山區) | 150 | 40,184 | 28,418 | 68,602 | 16,428 | 85,030 | |
133 | 翠峰鐵路(十號聚落,翠峰招待所聚落附近山區) | 264 | 44,840 | 32,285 | 77,125 | 15,680 | 92,805 | |
134 | 翠峰鐵路(晴峰索道附近山區) | |||||||
135 | 晴峰鐵路(晴峰嶺山區) | 363 | 84,312 | 22,062 | 32,010 | 138,384 | 2,376 | 140,760 |
136 | 晴峰鐵路(晴峰埤仔大聚落附近山區) | 184 | 41,650 | 20,246 | 3,216 | 65,112 | 1,320 | 66,432 |
137 | 翠峰鐵路(九號聚落附近山區) | 240 | 21,656 | 1,328 | 52,984 | 10,141 | 63,125 | |
138 | 翠峰鐵路(九號聚落溪底附近山區) | 221 | 1,890 | 10,692 | 12,582 | 20,242 | 32,824 | |
共計 | 民國36~46年 | 1,872 | 248,895 | 153,276 | 35,226 | 437,397 | 107,215 | 544,612 |
資料來源:周楨,〈台灣之太平山林場〉,《台灣銀行季刊》,第九卷 第二期。 詳細資料請至羅東林區管理處查詢 |
民國36~46年的總材積已達544,612立方公尺,平均每年已接近55,000立方公尺。民國36~39年完全人力集材,年產材積不多,民國40年才有五號蒸汽集材機,民國41年九號蒸汽集材機加入,七號蒸汽集材機約在民國42~43年遷入,二號蒸汽集材機最晚約民國45年,因此可以確認民國46年之後完全機械化,每年可達80,000立方公尺,是台灣所有林場之冠,將太平山林場(新太平山林場)遠遠拋之於後。
上列統計表說明: 依據周楨,〈台灣之太平山林場〉,民國46年 《台灣銀行季刊》,第九卷 第二期。第126~127頁內容提及蓄積針葉樹約有50餘萬立方公尺。據已調查材積如次表: 本網站採信前農林處林務科調查材積之內容,主因是:生產材積是作業地檢尺依據實際情形做出計算,呈報工作站及林場,並詳細核實無誤,伐木工、集材工、運材工、甚或行政人員及主管皆依據該調查材積之數據核發薪資。工作站及林場每年度再詳細核實無誤後,將統計內容呈報前農林處林務科(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 何以層級較低的林管處會再次實地調查材積,原因不詳。本網站無法採信該數據之主因為:有些林班(如130林班)經10多年歲月已經雜草、雜樹叢生,甚至長得比人高,之後再前往實地調查,如何計算開發面積?如何尋覓遺留的根株?如何計算樹高?如何計算樹圍?如何研判計算樹身藕朽、空洞、腐壞情形?倘若林管處會實地調查材積屬實,將調查內容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核示,若追究責任,必然涉及重大瀆職,株連甚廣,會有多少行政主管會因此受到處分,林工溢領的薪資也須繳回,將會造成極度貧苦的慘狀越發悽涼,10多年辛勞換得無端累積欠債,無異雪上加霜,有些或許被逼走上懸樑絕路,所牽涉範圍無法想像,該項毫無根據及意義的實地調查材積是何動機用意,疑竇叢生,讓人費解。 此類謎團在大元山林業發展史不時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