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照圖提供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工研院歷史航照影像加值實驗室
大元山於日據時代由南邦林業公司經營,台灣光復後由台灣省林產管理局太平山林場接收,成為大元山分場。
民國39年結束以人力的作業方式,翠峰鐵路線開始改為大型的纜線架空索道以及使用汽油機關車拖運材車,由太平山林場調撥至大元山分場,約在民國41年完成,開始進行大元山森林大量砍伐的作業,巨大原木經汽油機關車拖拉、索道放送源源不絕載往羅東竹林。
1960年,羅東山林管理所與太平山林場合併成立蘭陽林區管理處,大元山分場也因生產材積遠勝太平山林場正式獨立為大元山林場,此時是台灣林業最輝煌時期,支撐台灣經濟命脈。
大元山林場民國62年林木砍伐殆盡, 加以民國62年大元山運材鐵路晴峰線與太平山運材鐵路三星線於中興崗接軌,兩線接軌也註定大元山林業結束,民國63年六月底工作站裁撤,員工分別調至太平山工作站及和平工作站。
大元山首任分場長是張雨峰先生,之後擔任分場長及後來改為工作站主任的依序為黃萬福先生、蔡佑之先生、黃萬福先生(再次回任)、丁濤先生、陳天璜先生、張炎梧先生、林木溪先生、林清池先生。
由於天候關係,早期無法每年航拍無法獲取完整臺灣全區航照資料,每個地區可能數年才會航拍,因此航照影像並非年年都有。
大元山林場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工研院歷史航照影像加值實驗室提供的航照影像共有七次拍攝時間:
拍攝年代 | 拍攝時間 | 提供單位 | 備註 |
民國38年 | 1月18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工研院能環所 | |
民國46年 | 4月6日 | 工研院能環所 | |
民國53年 | 9月4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民國54年 | 9月22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民國54年 | 11月19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航拍範圍跟民國53年類似 |
民國62年 | 12月23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 | |
民國64年 | 2月4日 | 中研院人社中心‧工研院能環所 | |
※本網站內容僅代表版主之參詳判讀,與網頁所提及相關圖資典藏機關無涉。 |
七次航拍任務,其中以民國53年9月4日、民國54年9月22日、民國54年11月19日三次密集任務最值得探索,拍攝範圍都是南澳北溪,西起上游的晴峰嶺,東至下游的南澳武塔。
民國53年9月4日、民國54年11月19日是晴朗天氣,民國54年9月22日則是雲層變化的範圍,猜測可能層峰想在南澳北溪興建水壩,其蓄水量應比石門水庫更大,53年9月4日是地質為主的任務,民國54年9月22日是雲層分析為主的任務,民國54年11月19日應是工程討論後奉命拍攝地質隔年的變化。